实现共同的理想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9530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现共同的理想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实现共同的理想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实现共同的理想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实现共同的理想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实现共同的理想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现共同的理想教案文档格式.docx

《实现共同的理想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现共同的理想教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现共同的理想教案文档格式.docx

3、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在教学过程中,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

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四、教学时间:

五、教学准备

1、自制电脑课件;

2、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我们的共同理想

二、导入新课

小康——最早出自《诗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邓小平首先提出。

师:

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很多同学的父母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这次教育活动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

如何实现这一理想?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共同理想》。

三、讲授新课

在中外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曾经为建立一个理想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甚至付诸于实践。

请同学们把你们搜集的有关资料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劳动成果。

学生1:

在欧尼中国古代曾把理想社会称为“大同”,其核心是:

“天下为公”。

学生2: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中把大同社会幻想成“无帮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

学生3:

我想给大家介绍十九世纪初三个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他们是法国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思想家欧文。

圣西门设计的理想社会叫“实业制度”;

傅立叶的理想社会的基层组织叫“法郎基”;

英国的欧文创办的理想社会叫“新和谐公社”,他耗费了几乎全部财产建立的这个“天堂”只存在了四年就解体了,自己也为此一贫如洗。

学生讨论回答。

因为他们都把建立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身上,所以不可能成功。

因为他们的设想缺少支持,所以不能成功

?

?

师归纳:

同学们分析的有一定道理,在阶级社会,主要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而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幻想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的方式,和平地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所以只能是一种空想。

而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一)走进共同理想

【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

没有战争,世界是和平的。

没有国界,没有贫富差距,人人平等,产品将非常丰富。

所有的工作都由机器人来干,人们只需要操作机器人。

学生4:

医学更发达,人的寿命将会延长。

学生5:

没有犯罪,人人和睦相处。

学生6:

将有更多的同学能上北大、清华,而且是通过远程教育,不用到北京上。

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将是(课件展示)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经济上: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眉开眼笑,过上清闲殷实的日子;

﹡政治上:

民主制度极大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政通人和,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文化上: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精神生活充实,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教育上:

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享有更加良好接受教育的机会

【活动】○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历史启示我们:

﹡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共产主义理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

﹡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它始终是激励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断奋斗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

——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③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共产主义理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和许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

在今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共同理想)是什么呢?

这一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之间的关系怎样?

(二)同绘小康蓝图

【我眼中的小康生活——制作图片】

小康水平基本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

既包括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图表和数据,或许你会对我国目前的小康水平有一个新的认识。

1、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联系你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找出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答:

a、民主法制还不尽如人意。

b、用电、饮水、看电视等还没有很好地解决。

c、家庭开支过大,支付教育费用还很困难等等。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2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篇二:

理想教案】

课题理想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模仿课文的写法,写短小的诗句。

树立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朗读训练,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

板书设计脉络:

总----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分----2、3两节“理想的历史意义”;

4、5、6、7节“理想的人格意义”;

8、9、10、11节“理想的人生意义”。

总----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

诗人在诗歌中写道: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

是指理想的境界。

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个人就会不畏劳苦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

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

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

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2、作者: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

作品出版20种。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正音、正字

蜕饥寒离乱缀连远行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诅咒浓阴海天相吻

3、释词

寂寥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

4、学生默读,感知课文内容:

(1)理想究竟是什么?

(2)理清文章脉络

(带领学生边读边理清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理想有时代性,理想有层次性。

第3节,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第4节,理想使人明确方向。

第5节,理想给人力量。

一是乐观,二是斗志,三是活力。

第6节,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就顾不得个人发财,也顾不得种种个人利益,他所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牺牲的是其他个人利益。

第7节,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等,而不是个人荣誉。

第8节,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第9节,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第10节,要把理想视为生命。

第11节,正反对比,突出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

第12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探究此诗脉络)

第l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2、3两节“理想的历史意义”;

4、5、6、7节“理想的人格意义”;

四、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从哪可以看出来?

(学生默读后小组讨论,回答,互相补充)

要点: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五、作业:

抄写字词

完成学探诊第六课1-8题

第2课时

一、语段赏析

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

(同学自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代表回答。

不求一致,重点是赏析语言。

二、语言运用

1、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2、修辞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