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9453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丝分裂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有丝分裂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有丝分裂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有丝分裂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有丝分裂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丝分裂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

《有丝分裂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丝分裂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丝分裂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

3、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4、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形成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3、养成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和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生物课的学习也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

虽然他们在初中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在当时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

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复杂,所以课前我会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关于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课本是安排了一个模拟探究实验,这个实验操作过程简单,但是,实验后的讨论题却有相当的思维力度,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去分析好实验数据,能够让学生采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结果迁移到真实细胞。

通过模拟探究使学生了解了细胞增殖的必要性,明白了生物体的生长还要靠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量。

在讲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时,我采用了FLASH动画逐步演示并结合黑板板图分步讲解,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这样可使学生了解到认识和分析一个生命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即除了一般的文字描述外,还可以用图形描述特点,用图解突出重点,用曲线描述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验证生物学知识等,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过程分析

四、板书设计

一、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2、细胞中的DNA数量是一定的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

三、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的概念2、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3、染色体、染色单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DNA数量变化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十分紧凑,教师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

为此,我充分运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法”,尽力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逻辑推理等能力。

本节课教学内容十分抽象、微观,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困难。

为此,我很注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

通过课件逐步演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很好地让学生感受了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

黑板板图的应用又克服了多媒体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较好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还将模拟实验引入课堂,通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模拟方法,更有助于知识的建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亲身探究、生生互动的教学场景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但是,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好引导、指导工作,如何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物质跨膜运输

一、教材内容及地位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即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而基本生命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就是控制物质进出的大门。

本模块第3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大致的功能,本章着重介绍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

第1节通过水和无机盐的跨膜运输为实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通过性膜。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故第2节着重介绍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体现它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还表现在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不同上,因此为让学生加深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第3节就探讨了物质进出细胞的不同方式。

本章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通过完成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通过对生物膜探索历程的分析,可以让学生体验人类认识自然的一般规律;

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

二、教材处理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能灵活运用教科书这一载体,在完成新课标任务的前提下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因此,为了适应教学实际,本章可以与第3章细胞膜的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在遵循人们探究事物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细胞膜功能的探究和认识,进而引申出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究。

本课时将跨膜运输的实例和跨膜运输的方式合为一节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而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将在下一课时完成。

三、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对物质交换有了很肤浅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生物学有了较浓的学习兴趣,他们很渴望更深的了解有关细胞的功能。

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7中属B类学校,而我所教的班是理科重点班,他们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和实验操作技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较好的完成一般的探究实验。

在生物课外小组的带动下,学生对生物课有很浓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2、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进行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2、难点:

1)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如何设计实验过程3)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4)主动运输

六、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种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有关渗透作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等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点评法和点拔法

本节课把点评法和点拔法自始自终贯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目的在于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同时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

同时,适时得当的点拨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

3、自学导思法

本节课依据“自主学习”的原则,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归纳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质壁分离的条件、三种跨膜运输的区别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比较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4、微格教学法

将复杂的问题细分为若干小的问题,降低了学习探究的难度,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七、学习方法指导

1、合作学习法: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互相讨论,发挥群体智慧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本节课学生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设计实验、分组实验、观看动画、结合教材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2、实验探究法:

在生物小组课前完成渗透作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本节课设计了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探究实验;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我解决问题。

教师适时进行点拔,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

同时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八、教学程序

[生活常识引入新课]:

你吃比较咸的食物如咸菜或连续磕带盐的瓜子时,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

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

萎蔫的青菜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会变硬挺。

[引导学生提出有关问题]用白菜做馅时水分从哪里来?

为什么会有水分渗出?

萎蔫的青菜放入水中为什么会变硬挺?

水分是如何进出细胞的?

教师点拨,突破“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一难点。

展示渗透实验装置,由课外小组的同学介绍他们的探究实验结果:

1、水分子为什么能够扩散?

由于单位体积内清水中的水分子比单位体积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多,所以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烧杯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的数量,比由漏斗透过半透膜进入烧杯中的多,因此液面上升。

(教师展示相关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2、渗透作用发生的必需条件是什么?

① 

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同

[具体实例发现问题]:

出示红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图片,结合开题所留的生活常识的思考,通过类比,从而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如:

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渗透作用相同吗?

什么情况下失水?

细胞内有半透膜吗?

[分组探究]小组讨论,根据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教师点拨]

1、提出的问题要有探究的价值

2、要与结合相关信息,利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提出假设,并且,猜想和假设要能进行检验

3、设计实验要注意材料的选择,仪器、设备、技术条件要符合实际;

实验步骤要安全、科学、易操作、可重复等

4、要根据自己的假设确定实验预期,确定要获取的实验证据与事实,并准确记录

5、根据实验结果及现象,结合自己的假设,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6、将自己的探究过程及结论与其他人交流时要实事求是,并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实验方案做必要的修改

[成果交流]教师出示成熟植物细胞图,提出原生质层的概念,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得出结论:

1、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2、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3、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复原)

教师出示有关细胞选择性吸收离子的数据资料。

引导学生发现并探究出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吸收量不同,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吸收量也不同,得出结论:

4、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拓展延伸]如何用已有知识和技能鉴别两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

用0.1g/mg0.8g/mg的蔗糖溶液分别做前面的探究实验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

[问题探讨]:

1、水分子可以很容易的进出细胞膜,蛋白质可以吗?

2、水分通过什么方式进出细胞?

离子和蛋白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相同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