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9279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7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中考语文课内必考文言文复习讲义Word文档格式.docx

原文译注

七上:

《论语》十则

1、子曰【子:

先生,指孔子】:

“学而时习之【时习:

时常地复习。

时,时常(又:

按一定时间)。

习,温习、复习】,不亦说乎?

【说:

通“悦”,愉快】有朋自远方来【朋:

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不亦乐乎?

【亦:

也】人不知而不愠【愠:

生气,发怒】,不亦君子乎?

【君子: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学而》)

2、曾子曰:

“吾【吾:

我】日三省【三省: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吾身:

为人谋【为:

替,给。

谋:

谋划,指办事】而不忠乎?

【忠:

尽心竭力】与朋友交【交:

结交,交往】而不信乎?

【信:

真诚,诚实】传不习乎?

【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学而》)

3、子曰:

“温故【故:

指学过的知识】而知新【新:

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以:

凭借】为师矣。

”(《为政》)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罔:

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殆(dà

i):

有害】。

”(《为政》)

5、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诲(huì

):

教,教导】知之为【为:

就是】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

此,这。

知:

通“智”,聪明、智慧】”(《为政》)

6、子曰:

“见贤思齐焉【贤:

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

看齐。

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内:

指内心】”(《里仁》)

7、子曰:

“三人行【三:

几个】,必有我师焉【必:

一定】。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善者:

指优点、长处。

善,好。

从:

跟从,这里指学习。

】”(《述而》)

8、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士:

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

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毅:

刚强,勇毅】,任重而道远【任:

责任、职责。

重:

重大】。

仁以为己任【以为:

把……作为】,不亦重乎?

【乎:

语气词,吗】死而后已【已:

停止】,不亦远乎。

”(《泰伯》)

9、子曰:

“岁寒【岁寒:

寒冷的冬天。

岁,指时间。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然后:

这样之后。

凋:

凋谢】”(《子罕》)

10、子贡问曰:

“有一言【一言:

一句话】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行:

奉行】”

子曰:

“其恕乎!

【其:

大概。

恕: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

想,希望。

勿(wù

不要。

施:

施加。

于:

给】”(《卫灵公》)

一、

文学常识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

宋代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被后人尊为“至圣”“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他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孔子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首。

二、

词语总结

1、【通假字】

(1)说:

“悦”的古字,愉快。

(2)女:

同“汝”,你。

(3)(是)知(也):

通“智”,聪明、智慧。

2、【一词多义】

(1)为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给)

②知之为知之(判断动词,就是)

③仁以为己任(动词,作为)

(2)自①有朋自远方来(介词,从)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名词,自己、自我)

3、【古今异义】

(1)有朋自远方来古义:

志同道合的人今义:

朋友、伙伴

(2)吾日三省吾身古义:

指多数或多次今义:

数词,三

(3)可以为师矣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可能,表示许可

(4)是知也古义:

代词、这今义:

动词,表判断

4、【词类活用】

(1)温故而知新故:

形作名,学过的知识;

新:

新的理解和体会

(2)见贤思齐焉贤:

形作名,贤能的人

(3)五日三省吾身日:

名作状,每天

(4)学而时习之时:

名作状,时常地

(5)传不习乎传:

动作名,老师传授的知识

5、【积累成语】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择善而从;

一日三省

三、

课文分析

【第一则】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问题探究:

(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①学习方法:

学后要时常复习。

②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

③为人态度:

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

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

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第二则】

属于个人品德修养,启发人们加强自律,多做自我反省。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什么?

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重视品德修养。

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

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

【第三则】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第四则】

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

只思不学,是空想。

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

【第五则】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要谦虚诚恳,实事求是。

强调不要不懂装懂。

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第六则】【第七则】

第六则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优点,反省自身不足。

(1)这两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

既要学习长处,又要借鉴短处,从而反省自己。

(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

取长补短。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第八则】

第八则是品德修养,鼓励树立远大目标,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为理想而奋斗。

(1)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鼓励门人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2)曾子为什么要强调“弘毅”?

“弘毅”是刚强、勇毅的意思,只有刚强、勇毅才能接受重任并为之奋斗。

【第九则】

第九则是品德修养,借松柏比喻社会现象,比喻仁人志士。

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

(深刻含义)

【第十则】

第十则是品德修养,讲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

“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

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1)“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诠释。

(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

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

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四、

迁移运用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以正确的学习态度、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补充课本中提及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

五、

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要求人们对待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2008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京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⑦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补充:

⑧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注释:

敏,天资聪颖/好,喜好/耻,以……为耻/问,请教)

⑨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者,流逝的时光/斯,指河流/不舍,不停/译文:

时光如水流,一去不回头;

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

⑩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

知,懂得/之,指学问和事业/乐,以……为乐趣/好,喜好、爱好/理解: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效率,加深理解)

第2节桃花源记(陶渊明)

世外桃源;

理想社会;

美好愿望

八上: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

作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

沿着、顺着】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夹岸:

指(桃花林)夹在溪流两岸。

数:

几】,中无杂树,芳草鲜美【鲜美:

(花草等)鲜艳美丽】,落英缤纷【落落英:

落花。

缤纷:

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

【异:

对……感到诧异】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

穷尽,指走到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得:

发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放佛: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便舍船,从口入【舍:

丢下、弃置】。

初极狭,才通人【狭:

窄。

才:

仅仅、刚刚】。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

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

】。

土地平旷【平旷:

平坦空旷】,屋舍俨然【俨然:

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类】。

阡陌交通【阡陌:

田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