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省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8826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省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某某省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某某省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某某省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某某省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某省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某某省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省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某省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1.6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引进武昌鱼亲鱼600kg;

新建早繁日光温室2250㎡,改造旧鱼池95亩,新建实验、生产及管理用房150㎡,打机井1眼;

改造供电线路1100m,衬砌“U”型渠300m,硬化场区1100㎡,新建渔场围栏1530m,沙石硬化道路4000㎡,绿化工程1000㎡;

配套仪器及生产设备48台(套)。

1.7产品方案

年新增生产武昌鱼乌仔800万尾,夏花160万尾,鱼种25000公斤。

1.8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07.6万元,占总投资的48.91%;

附属工程投资31.95万元,占总投资的14.52%;

设备购置费用54.25万元,占总投资的24.66%;

引种费4.2万元,占总投资的1.91%;

其它费用22.0万元,占总投资的10.0%。

1.9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需资金220.0万元,其中:

申请中央资金200.00万元;

地方配套资金20.00万元。

1.10效益分析

年新增生产武昌鱼乌仔800万尾、夏花160万尾、鱼种25000公斤,年销售收入78.0万元,年生产总成本34.45万元,年利润总额30.02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1项目建设是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的需要

张掖市提出“工业强市,产业富民,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三大战略。

其中产业富民通过加快调整结构,整合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发挥资源优势等措施实施,按照引进一个品种,形成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群众的思路,结合我市水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发展空间大、前景广阔的实际,建设水产良种工程,为渔农提供良种,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水产业富民的主攻方向,也是加快水产业发展,促进渔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农业产值比重的重要举措。

2.1.2项目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这一新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依靠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近年大力调整农作物结构,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加之中央实行减免农业税政策,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农业收入增加,农民日渐富裕。

但从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来看,种植业与养殖业发展不平衡,影响着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就张掖市而言,种植业发展潜力越来越小,而养殖业的发展将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尤其渔业发展的潜力很大,若注入一定的经济量,提高科技投入,引进适合本地区养殖的水产良种,可带动本市及周边地区渔业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2.1.3项目建设是加快当地水产业发展的需要

我市水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具有广阔的水产业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市地处交通要道,为河西走廊必经之路,毗邻武威、酒泉、内蒙等地,交通便捷,为水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方便;

黑河流域从我市横穿而过,具有广阔的水域,南靠祁连山,保证了黑河水源远流长;

滩大湖广,自然湿地辽阔,天然水草品种杂、数量多,为我市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注重科技含量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但由于地域限制,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主要原因是科技含量、水产品附加值较低,尤其是养殖品种单一,名特优新品种占有率低,没有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受季节制约,不能随时供应苗种,水体利用率低等因素。

因此,引进适合本地养殖的优良品种,建立上规模、上档次的水产良种场已是势在必行。

2.1.4项目建设是推动通联县水产良种场生产能力提升的需要

某某省通联县水产良种场是目前张掖市唯一一家市级水产良种场,始建于1990年,占地142亩,有池塘100亩,近年来先后生产、销售鱼种25万公斤,为本市及周边地区的渔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良种场自建场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由于池塘老化、生产设备简陋、新技术的运用不够、经费短缺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良种场的正常生产,已成为良种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逐渐下降。

因此,加快良种工程设施的改造建设已成燃眉之急。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2.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

《渔业法》第二章第十六条第一款明文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水产优良品种的选育、培育和推广”;

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渔业发展的意见》中,把发展武昌鱼养殖作为我省重点发展的产品;

我国“十一五”渔业发展目标和重点指出,为实现“两确保、两促进”的目标,着重抓好四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加快转变渔业增长方式,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量,重点要在水产新品种的培育、遗传改良等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

2.2.2项目建设符合当前渔业工作的重点

在年初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渔业专业会上,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强调:

“要加大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力度,组织实施水产良种二期建设工程,重点加大对品种改良和良种选育项目的投资力度,提高品种改良和良种覆盖率”。

2007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把积极推进水产养殖良种化进程,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作为渔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

省农牧厅在全省渔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做为“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工作纳入规划。

2.2.3项目建设符合张掖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我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提出重点发展棉花、蔬菜、制种、草畜、旅游五大主导产业,畜牧渔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1/3。

我市南靠祁连山,北依黑河,水域广阔,滩大湖大,饵料丰富,交通便利,具有水产业强劲发展的条件,水产业的发展符合我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2.2.4项目建设地自然条件优越

我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海拔高度1260m至3140m,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308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30mm,项目建设地气候条件适宜武昌鱼等水产苗种的生长。

2.2.5项目建设地饵料资源丰富

项目建设地天然饵料相对丰富,尤其是适合武昌鱼摄食的植物性饵料种类繁杂,主要有萍莎、浮藻、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青菜、黑麦草等;

商品饲料广泛,主要有豆饼、豆粕、豆渣、菜子粕、油渣、麦麸、稻草、麦杆、蚕豆杆、油菜秸、玉米秸杆、紫花苜蓿等。

2.2.6项目建设地技术力量雄厚

以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为依托,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水产技术人员。

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为下属的祁连冷水鱼良种场(地处张掖市)派驻了4名水产工程师(其中1人为副高职称),进一步加强了我市的水产技术力量。

全市共有从事水产的技术人员262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8人,助理级职称16人,技工32人,农民技术员194人。

部分技术人员参与完成了省、市渔业技术推广项目并获奖。

具有多年从事“家鱼”及部分水产新品种鱼苗繁育和鱼种培育的经验,有能力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2.2.7项目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完善

项目建设以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省水产研究所和湖北省长江水产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构建技术支撑平台,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合作,派人员外出考察学习,请专家驻点培训,充分利用科研最新成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良种场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2.2.8项目建设地养殖水平较高

我市池塘均实现集约化养殖,亩均产量达550kg左右。

水库部分实现精养及立体化养殖,养殖面积达26200亩。

主要养殖品种有武昌鱼、建鲤、澎泽鲫、革胡子鲶、南方大口鲶、草鱼、鲢鳙鱼、螃蟹等。

2.2.9项目目标产品销售渠道畅通

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养殖的鱼苗、鱼种,以优良的品质、较低的价格、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客户的青睐,不但在某某省内的武威、张掖、酒泉、玉门、安西、敦煌等地销售,而且还远销内蒙等地,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

2.2.10项目建设地具备项目改建的条件

某某省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始建于1990年,主要承担张掖市及周边地区水产苗种的供应。

经过近20年的滚动发展,现已初具规模,总占地面积142亩,池塘面积100亩;

有机井2眼,水电路畅通,基本配套设施齐全;

交通方便,环境条件好;

已由县政府核发了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取得了市级水产良种场资格,由市业务主管部门颁发了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见附件);

项目承担单位通联县县渔业工作站,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具备承担项目建设的人员及技术力量,现有干部职工12人,其中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工7人,符合农业部立项基本要求。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3.1主导产品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张掖市目前以鲤鱼、鲫鱼、草鱼、鲢鳙鱼为主养品种,2006年养殖面积达26200亩,养殖产量达2012吨。

但武昌鱼等水产新品种养殖范围小、产量低,市场销售供不应求,只能从外地调运,周边地区更是资源短缺,市场销售价格较高,且有上升趋势,新品种养殖前景广阔。

3.2生产能力调查与分析

我市及周边辐射水产养殖面积达10万亩左右,而武昌鱼养殖却不到100亩,主要是苗种供应不足。

全市及周边地区目前没有良种育种基地,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建成后,可建早繁日光温室2250平方米,改造高标准养殖池塘95亩,年生产武昌鱼乌仔800万尾、夏花160万尾、鱼种25000公斤。

3.3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通联县水产良种场多年来与武威、东风基地、酒泉、玉门、安西、敦煌、内蒙等地的渔业主管部门和部分养殖场(户)有业务往来,以优良的品种、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养殖户的信赖,建立了良好的产品销售渠道。

但近年来主要以常规鱼苗种养殖和销售为主,不能提供大批量的水产新品种。

根据多年对周边市场的动态分析,预计武昌鱼等新品种苗种的需求量在2000万尾左右,良种场建成后,可满足70%的苗种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可减缓水产新品种苗种短缺的局面。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该项目的承担单位通联县县渔业工作站,成立于1984年12月,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现有干部职工8人,其中:

中级职称4人,助理职称1人,高中级技工3人;

固定资产24万元,现有建筑面积328㎡。

下属的水产良种场由县渔业站经营,除渔业站8人外,另有自收自支技工4人,总占地面积142亩,现有池塘100亩,配备有主要生产设备21台(套)。

通联县县渔业工作站负责全县渔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渔业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疫病防治、水域环境检测等工作。

成立24年来为本地水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承担了《张掖地区淡水鱼基地建设项目》、《大面积丰产养鱼技术》、《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稻田养鱼技术推广》、《通联县县塑膜暖棚养畜禽技术整县示范推广》、《大水面河蟹养殖试验示范项目》等项目的建设,其中《大水面河蟹养殖试验示范项目》获张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联县县塑膜暖棚养畜禽技术整县示范推广》、《张掖地区淡水鱼基地建设项目》、《稻田养鱼技术推广》项目获张掖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先后养殖花白鲢、草鱼、鲤鱼、日本白鲫、澎泽鲫、武昌鱼、大口鲶、革胡子鲶、河蟹、牛蛙等14个品种,均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表4通联县水产良种场现有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名称

单位

数量

运行状况

增氧机

5

维修使用

投饵机

变压器

1

正常

低压线

500

老化

饲料机

粉碎机

喷药机

网具

2

发电机

水泵

3

陈旧

豆浆机

合计

21

第五章项目地点分析

5.1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通联县县城西1km处,高罗公路旁,月牙湖公园对面。

5.2项目建设地基本条件

5.2.1现有基础设施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