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8594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9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6、项目性质

开发、整理

7、项目类型

县级

8、地貌类型

高丘

9、建设期

4

10、水资源利用

地表水(池)

二、土地平整工程

1、耕地土方移动

m3

9764

2、荒草地土方开挖

36360

3、爆破取石

26950

4、人工清理杂草

59.26

5、人工砍伐灌木、挖树根

6.44

6、耕地筑土坎

3611

7、荒草地筑土坎

14550

8、土地翻耕

53.25

9、耕地筑石砍

1854

10、荒草地砌石坎

12368

11、挖基槽

3934

三、农田水利工程

1、渠系工程

新修排水沟(12条)

0.3m×

0.4m(宽×

高)

m

1311

新修排水沟(10条)

0.4m×

0.5m(宽×

1773

新修排水沟(9条)

0.5m×

0.6m(宽×

2398

新建截水沟(2条)

271

新建截水沟(1条)

0.6m×

0.8m(宽×

1077

2、水利构筑物

蓄水池(容积:

50m3、100m3)

6、24

沉沙凼(容积:

主要、地边)

33、55

过田间道农涵

5

过生产路农涵

18

四、田间道路工程

1、田间道

维修田间道

(共2条,路面宽4.0m)

2493

2、生产路

新修生产路

(共34条,路面宽0.8m)

7982

维修生产路

(共1条,路面宽0.8m)

879

六、综合经济指标

1、年效益

65.32

2、静态回收期

8

第一部分实施方案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土地开发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

一方面土地开发整理可新增部分耕地,另一方面通过配套、完善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等措施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民增收提供可能。

这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是深化土地使用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退耕还林和非农建设对耕地的需求量却日渐增加,根据《酉阳县农村经济统计年鉴(2005年度)》,全县2005年度新增耕地5773亩,同期减少9321亩,全年耕地净减3548亩,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的难度不断加大。

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保持辖区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法定目标和加强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产量的政策要求,酉阳县国土资源局立足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酉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酉阳土家族苗族后溪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顺应后溪镇政府及当地人民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的强烈要求与迫切愿望,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项目区的实际,对荒草地和耕地进行田、水、路综合治理,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

在酉阳县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提出将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项目作为县级项目申报立项,并自筹资金。

受酉阳县土地整理中心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实施方案和预算编制工作,接受设计任务后,我公司派设计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实地察勘,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现有水利设施、交通道路、排灌设施和电力设施进一步核实,最终确定了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

1.2项目基本特性

1.2.1项目名称

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把竹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1.2.2项目性质及类型

项目性质为开发整理(其中开发64.41hm2,整理15.81hm2)。

项目申报类型为县级投资项目。

1.2.3项目建设规模、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后溪镇,涉及后溪村九社一个村民小组。

项目区东邻王家山脚,西至把竹山处,南达大水,北靠王家山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9°

05′19″-109°

06′17″,北纬28°

55′27″-28°

56′23″之间。

项目建设总规模为80.22hm2。

1.2.4地貌类型

酉阳县地貌属四川盆地巫山大娄山中山区,山体以八面山、武陵山为主。

项目区海拔高程在420m-670m之间,各小山丘相对高差多在30-120m,微地貌类型为高丘。

1.2.5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

项目区只涉及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一个行政村,土地权属均归后溪村九社农民集体所有。

1.2.6新增耕地

项目实施后,预计新增耕地面积53.36hm2(其中开发新增53.25hm2,整理新增0.11hm2),新增耕地率66.52%。

1.2.7主要工程内容及投资

根据规划设计,项目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工程三部分。

具体如下:

(1)土地平整工程

拟土地平整量为46124m3,筑土坎18161m3,人工清理杂草59.26hm2,人工砍灌木、挖根6.44hm2,爆破取石26950m3,干砌块石田坎14222m3,挖基槽土方3934m3,土地翻耕53.25公顷。

(2)农田水利工程

新建0.30m×

0.40m排水沟1311m,新建0.40m×

0.5m排水沟1773m,新建0.5m×

0.6m排水沟2398m;

新建0.3m×

0.4m截水沟271m;

新建0.6m×

0.8m截水沟1077m;

新修50m3蓄水池6座,100m3蓄水池24座;

新建主要沉沙凼33座,地边沉沙凼55座,新建田间道农涵5个,新建生产路农涵18个。

(3)田间道路工程

维修田间道及边沟2493m;

新建0.8m宽生产路7982m;

维修0.8m宽生产路879m。

项目预算总投资457.88万元,亩均投资3805元/亩,建设期4个月。

2项目区概况

2.1酉阳县简况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渝东南边缘,渝、黔、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东连湖南的龙山县,西濒乌江与贵州省的沿河县隔江相望,南与秀山县及贵州东北部的松桃县、印江县为邻,北和黔江县、彭水县及湖北省的咸丰县、来凤县接壤。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

18'30″—109°

19'02″和北纬28°

19'40″—29°

24'20″之间。

幅员面积5173km2。

受地质构造影响,境内山脉多呈东南-西南走向。

境内地势起伏,河流交错,呈现立体地形,多元地貌特点,全县最高海拔1985米,最低海拔260米。

土壤种类较多,根据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显示:

全县共有5个土类,10个亚类,21个土属,104个土种。

其中以黄色石灰岩(土)、水稻土所占面积最大,分布亦广。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4.3~16.0℃,全县历年平均日照数为1131小时,年积温沿江河谷一般为6628℃,到中山区则递降到4341℃,平均年降雨量1100~1500mm,无霜期280天。

按照地形、地势、土壤条件和耕作制度特点,全县划分为平坝、丘陵、低山、中山四个农业自然区。

全县辖39个乡镇,278个行政村,有土家、苗、汉等17个民族,是重庆市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大县,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正处于发展价段。

2004年底总人口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5%左右,全县财政收入1121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663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745元。

酉阳县位于渝、黔、湘、鄂四省边区结合部和乌江中游地区,处于武陵山区、和乌江干流沿岸地区两个经济开发区之间,319国道纵贯酉阳县境,酉水和乌江可全段通航,对外交通方便,具有综合开发、发展区际贸易经济的区位优势,随着渝怀铁路的通车,酉阳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新一轮建设高潮。

2.2后溪镇简况

后溪镇位于酉阳县东部,地理位置介于109°

02′-109°

11′,北纬28°

49′-28°

57′之间,东接沙田,南与秀山县接壤,西与亮垭、米旺相连,北靠酉酬镇,距县城89km。

全镇土地总面积168346.1亩,其中耕地18608亩,共辖7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796人,其中农业人口16133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418万元,是酉阳县社会经济较贫穷落后的地区。

2.3项目区基本情况

2.3.1项目区简况

项目区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后溪村,距镇驻地1.2km,东邻后溪村九社王家山脚,西至后溪村九社把竹山处,南达后溪村九社大水,北靠后溪村九社王家山中部。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5.48hm2,只涉及后溪村九社一个村民小组,权属归后溪村集体所有,土地开发整理实施面积80.22hm2,地貌类型为高丘。

2.3.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居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形成的酉酬背斜,项目区属河谷高丘区,微地貌以高丘为主。

海拔高程在420m-670m之间,各小山丘相对高差多在30-120m。

项目区地形总的趋势是南部地势较低,由北向南倾斜,其中项目区南部马家槽较低,地形海拔在420m左右。

项目区内各丘顶地形坡度多在6°

-15°

之间,而山丘侧面地形坡度多为15°

-25°

,少部分山丘侧地形坡度在6°

,区内无大于25°

的坡耕地。

(2)水文与地质

酉阳县岩层属古生界和中生界沉积岩,岩性以碳酸岩和碎屑岩为主,加上新华夏构造运动所形成的断裂,为地下水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境内地下水从类型上分有三大类: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小坝一带,蓄水性差,地下水贫乏;

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分布最广、贮量最大,是最好的蓄水性岩层;

基岩裂隙水(碎屑岩类),分布面积不大,地下水贫乏。

项目区虽处于地下水丰富的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区域,但出露低,又因地高水低,利用很不充分。

项目区内及附近无水文、雨量监测站,根据《酉阳农业区划资料汇编》的径流深等值线图,项目区多年平均径流深910mm,常年平均降雨量1500mm,常年平均蒸发量660mm,降水量是蒸发量的2倍多。

项目区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位居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形成的酉酬背斜,出露地层出露地层绝大部分为沉积岩,岩石种类以白云岩、灰岩为主。

(3)气候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但冷暖不均;

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

农业气候条件较好,较适合农作物生产。

境内耕地利用以粮食作物为主,属酉水流域粮油柑麻亚区。

根据酉阳县气象局资料显示:

项目区年平均气温为15.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3.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9℃,极端最高气温为36.2℃,极端最低气温为-6.5℃,≥0℃的年积温5584.8℃,≥10℃总积温43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