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7607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

《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章末优化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文档格式.docx

A.(2012·

高考海南卷,9-D)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

Cl

B.(2012·

高考海南卷,9-A)NH4Br的电子式:

C.(2012·

高考天津卷,3-C)U和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D.(2012·

高考安徽卷,7-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解析] Cl中35为质量数,17为质子数,故中子数为35-17=18,A项正确;

NH4Br中Br-电子式错误,B项错误;

核素是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二者中子数不同,所以是不同核素,C项错误;

NaHCO3、HCOONa均属于盐类含离子键,酸根内部含共价键,D项正确。

[答案] BC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在高考中,本考点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主要考查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周期的一部分并以此为依托考查各微粒间的关系。

进行元素推断或以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用物质结构理论进行现象解释、定性推断、归纳总结、定量计算等。

(2015·

高考北京卷)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

H2SO4>

H3PO4

B.非金属性:

Cl>

Br

C.碱性:

NaOH>

Mg(OH)2

D.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

[解析] [答案] D

高考天津卷节选)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

Q与X同主族;

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写分子式)________。

(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D是淡黄色固体。

写出C的结构式:

________;

D的电子式:

________。

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判定元素种类,解决具体问题。

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结合它们都是短周期元素初步判断是ⅠA族的H和ⅣA族的C。

Q与X同主族,则Q为Na。

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可以判断是O和Al。

所以X、Y、Z、Q、R分别是H、C、O、Na、Al。

(1)H、C、O、Na、Al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Na>

Al>

C>

O>

H。

(2)H和C形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C2H2。

(3)由

转化及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可知C是CO2,D是淡黄色固体,则D是Na2O2。

CO2的结构式为O===C===O;

Na2O2的电子式是Na+[]2-Na+。

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B为Al(OH)3,A为NaAlO2。

NaAlO2转化为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2O+CO2===Al(OH)3↓+HCO或2AlO+3H2O+CO2===2Al(OH)3↓+CO。

[答案] 

(1)Na>

H 

(2)C2H2

(3)O===C===O Na+[]2-Na+

NaAlO2 AlO+2H2O+CO2===Al(OH)3↓+HCO[或2AlO+3H2O+CO2===2Al(OH)3↓+CO]

      元素性质、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该考点题目的呈现方式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选择题常常是判断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一些说法的正误,非选择题常常是综合性大题,把元素推断、概念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等整合在一起考查。

新课标要求,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这就要求学生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同周期、同主族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同时还要注意某些规律中的特殊性。

(双选)(2013·

高考广东卷)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

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R<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T>Q

[解析] 运用元素“位”、“构”、“性”的关系进行分析。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R为F,X为S,T为Cl,Z为Ar,Q为Br。

A项,非金属性:

Z<X<T;

B项,F、Br元素的电子数分别为9、35,相差26;

C项,非金属性:

F>Cl>Br,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Cl>HBr;

D项,非金属性:

Cl>Br,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HClO4>HBrO4。

[答案] BD

高考山东卷)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解析]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则W为N元素,结合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O元素,Y为S元素,Z为Cl元素。

B项,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则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但Cl元素的低价态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强于S元素,如HClO的酸性比H2SO3的弱。

C项,O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强,O2的氧化性强于S单质,则O2-的还原性比S2-弱。

D项,Cl2中Cl元素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与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4溶液等)反应表现还原性,与强还原剂(如Fe、H2等)反应表现氧化性,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中,Cl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答案] A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电子数相等的微粒

1.1~20号元素的特殊电子层结构

(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

H、Li、Na、K;

(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Be、Ar;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C;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

O;

(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

Li、P;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

Ne;

(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Li、Si;

(8)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2倍的元素:

Li、Mg;

(9)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

Be、S;

(10)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H、Be、Al。

2.10e-与18e-微粒

原子

分子

阴离子

阳离子

10e-

Ne

HF、H2O、NH3、CH4

F-、O2-、N3-、OH-

Na+、Mg2+、Al3+、H3O+、NH

18e-

Ar

HCl、H2S、PH3、SiH4、F2、H2O2、N2H4、C2H6

Cl-、S2-、HS-、O

K+、Ca2+

a、b、c、d、e、f、g、h为8种由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粒,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表:

微粒

a

b

c

d

e

f

g

h

原子核数

单核

双核

多核

微粒所带电荷数

+1

-1

+2

其中b的离子半径大于e的离子半径,d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四原子分子,c与f可形成两个共价型g分子,h和c作用可生成d和g两种分子。

试写出:

(1)a微粒的电子式:

      

(2)b与e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为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3)h和c作用可生成d和g的离子方程式(加热):

(4)用电子式表示g微粒的形成过程:

(5)写出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子式:

(6)c微粒是________,f微粒是________。

(填化学符号)

[解析] 常见10电子微粒中分子有CH4、NH3、H2O、HF;

原子有Ne;

阴离子有F-、OH-、O2-、N3-;

阳离子有Na+、Mg2+、Al3+、H3O+、NH等。

根据上述常见的10电子微粒后,再对照题干中给出的这8种微粒的结构特点,经对照比较,从而可以确定a为Ne原子,b为Na+,e为Mg2+。

d为多核不显电性,且为由极性键构成的四原子分子,只能为NH3。

由于f与c可形成两个共价型g分子,h和c作用可生成d和g两种分子,结合条件可以确定c为OH-,f为H3O+,g为H2O,h为NH。

[答案] 

(1)

(2)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