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综合实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7590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0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机综合实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装机综合实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装机综合实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装机综合实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装机综合实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机综合实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装机综合实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机综合实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装机综合实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

2009年11月日

2009年10月22日

1.实习题目

计算机装机与综合实习

2.实习内容

1、微机系统各种配件的拆卸和组装(使用第I机型)

实际动手拆卸、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重点内容如下:

整机的认识;

机箱、电源的认识;

CPU的识别;

主机板、内存的认识;

各类接口的认识;

各类适配器的了解;

硬盘、软驱、光驱及扁平数据电缆线的认识等。

要求:

在实习报告中完成所拆装微机的配置单。

2、微机系统CMOS设定(使用第II机型)

启动BIOS设置程序,学习系统BIOS设置的主要功能;

认识CMOS,常用CMOS系统参数的设置与优化。

3、微机各类跳线的设置和故障诊断(使用第II机型)

认识主板上的跳线;

改变CPU频率的跳线;

清除CMOS设置的跳线;

掌握主从IDE设备的跳线方法;

学习POST(PowerOnSelfTest)程序,根据故障时机箱中蜂鸣声诊断故障原因;

学习主板诊断卡的使用,依据诊断卡说明书查询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4、硬盘的分区、格式化及低版本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第III机型)

了解低级格式化的方法;

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和格式化操作;

安装较低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

解决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较高版本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软件的安装、使用(使用第III机型)

安装较高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

安装办公自动化、硬盘分区和系统优化等软件;

学习硬盘分区、系统优化等工具软件的使用。

 

3.实习目的

本实习旨在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中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

在计算机发生软硬件故障时,对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合理地维修、维护,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实习具体要求

实习的主要要求如下:

1、通过微机系统各种配件的拆卸和组装环节,熟悉微机系统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为今后的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微机系统CMOS设定和微机各类跳线的设置和故障诊断环节,掌握微机的CMOS参数的设置与优化,了解微机诊断的基本方法、步骤,提高诊断计算机故障和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

3、掌握在DOS下对硬盘的分区、硬盘格式化操作的方法,了解硬盘的低级格式化方法;

4、掌握安装不同操作系统的方法、步骤,提高解决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5、安装应用软件,学习掌握Windows下常用的各类工具软件的使用。

5.实习详细说明(包括部件的识别、步骤等)

(1)微机系统各种配件拆卸和组装

机箱:

它是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此外,电脑机箱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机箱有很多种类型。

现在市场比较普遍的是AT、ATX、MicroATX以及最新的BTX。

电源:

想必电源大家都不陌生,计算机电源有以下几种分类:

AT电源、ATX电源、MicroATX电源。

主机板:

在一台微型计算机里,主板上安装了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并具有扩展槽和插有各种插件。

内存:

内存是电脑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通常我们把要永久保存的、大量的数据存储在外存上,而把一些临时的或少量的数据和程序放在内存上,当然内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

硬盘: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软驱:

软驱有很多缺点,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些缺点逐渐明显:

容量太小,读写速度慢,软盘的寿命和可靠性差等,数据易丢失等。

光驱:

相对于读盘速度而言,光驱的容错性显得更加重要,光驱的读盘速度也很快,激光头是光驱的心脏,也是最精密的部分。

它主要负责数据的读取工作。

扁平数据电缆线:

扁平电缆线与多种,它可以清除了电磁场,两端接上高密度连接器,可以优化设备的结构,也可焊接缩小设备的内部空间。

显卡:

显示卡要插在主板上才能与主板互相交换数据。

与主板连接的接口主要

经历了ISA、EISA、VESA、PCI、AGP等

拆卸:

打开机箱盖:

拔下所有外设连线后就可以打开机箱了,无论是卧式还是立式机箱,机箱盖的固定螺丝大多在机箱后侧边缘上,用十字螺丝刀拧下几颗螺丝就可以取下机箱盖;

拆下适配卡:

显示卡、声卡插在主板的扩展插槽中,并用螺丝固定在机箱后侧的条形窗口上,拆卸接口卡时,先用螺丝刀拧下条形窗口上沿固定插卡的螺丝,然后用双手捏紧接口卡的上边缘,平直的向上拔下接口卡;

拔下驱动器数据线:

硬盘、软驱、光驱数据线一头插在驱动器上,另一头插在主板的接口插座上,捏紧数据线插头的两端,平稳的沿水平方向拔出即可。

拔下驱动器数据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拉着数据线向下拔,以免损坏数据线;

二是注意拔下的方向以便还原,驱动器数据线的边缘有一条红线(线1),此线与驱动器、主板驱动器接口上的脚1相对应,在驱动器和主板驱动器接口插座旁大多有1的标识;

拔下驱动器电源插头:

硬盘、光驱电源插头为大四针插头,软驱电源插头为小四针插头,沿水平方向向外拔出即可,安装还原时请注意方向,反向一般无法插入,强行反向插入接通电源后会损坏驱动器;

拆下驱动器:

盘、软驱、光驱都固定在机箱面板内的驱动器支架上,拆卸驱动器时请先拧下驱动器支架两侧固定驱动器的螺丝(有些固定螺丝在面板上),即可向前抽出驱动器。

拧下硬盘最后一颗螺丝时请用手握往硬盘,小心硬盘落下,硬盘轻轻摔一下就会损坏。

有些机箱中的驱动器不用螺丝固定而采用弹簧片卡紧,这种情况只要松开弹簧片,即可从滑轨中抽出驱动器;

拔下主板电源插头:

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电源插座上,ATX电源插头是双排20针插头,插头上有一个小塑料卡,捏住它就可以拔下ATX电源插头。

AT电源插头为两只六针插头P8、P9,平稳向上拔出即可。

最后还原AT电源插头时请注意方向,六针插头P8、P9中间的黑线应靠在一起向下插入,方向错误将导致电源短路。

安装:

如果是初学者,拆卸时有必要记住它的具体位置,特别是CPU的拆卸与安装

都要小心平放,还有就是CPU的散热风扇,要将它固定好。

下面简单阐述一下装机步骤:

在安装前,用手摸一下水管,放掉身上的静电。

因为静电对计算机硬件的伤害很大。

1. 

安装主板:

将计算机的机箱水平放在桌面上,将主板用螺丝钉固定在机箱的侧面。

2. 

安装CPU:

将CPU轻轻放入相应插槽,固定,安装CPU风扇。

3. 

安装内存条:

两手同时用力将内存条插入内存插槽。

4. 

安装显卡:

将显卡插入AGP插槽,并用螺丝钉固定。

5. 

安装硬盘和软驱:

将硬盘和软驱固定在机箱托架上。

并用螺丝钉固定。

6. 

安装光驱:

将光驱由外向里装入托架,并且固定。

7. 

连接各硬件的数据线、电源线:

8. 

将显示器的数据线和显卡连接:

9. 

打开显示器电源。

10.按下计算机面板上的开关按钮,计算机开始启动,如果启动正常,计算机顺利通过硬件自检。

计算机硬件安装成功。

11.如果启动过程中有任何异常现象,立即切断电源,以免损坏硬件。

(2)微机系统BIOS设置设定

标准CMOS设置:

设置CMOS时,只要简单的做一下步骤:

1、设置出厂设定值2、检测硬盘参数3、设置软驱4、设置启动顺序5、如果有必要可以设置密码。

BIOS属性设置:

从主菜单上选择“BIOSFEATURESSETUP”即进入“BIOS属性设置”菜单,此设置中第1项“VirusWarning/病毒防范”除了在安装操作系统如DOS6xx和Windows9x/2000/NT等的过程中须设置为“Disabled”外,其余时间应该都设为“Enabled”。

第2、3、4和5项是涉及CPU的。

其中“CPUInternalCache/CPU内部缓存”、“ExternalCache/外部缓存”用来管理CPU的L1Cache和L2Cache。

如果使用赛扬、PentiumⅡ和PentiumⅢ可全部设为Enabled。

第4项“CPUL2CacheECCChecking/CPU二级缓存ECC校验”一般情况下设为Enabled,但使用PⅡ233、PⅡ266时可设为Disabled,因为这两种CPU的L2Cache不具备ECC校验功能,设为Enabled时反而会降低系统启动速度。

第5项“Processornumberfeature/处理器序列号功能”用于控制早已闹得沸沸扬扬的PentiumⅢ编号(ID),我国有关部门要求设为“Disabled”。

另外一些是关于系统启动时的设置,其中“快速自检/Quickpoweronselftest”可设为“Enabled”,这样系统在启动时只对内存检验一遍,而设为“Disabled”时则在启动时将对内存检验三遍,自然要慢些;

“优先网络启动/BootFromLANFirst”项用于“网卡”等启动优先设置,除联网使用外一般都设为“Disabled”,;

“系统引导顺序/BootSequence”就是经常提到的从C盘或A盘启动设置,其中的设置选择较多,有光驱、“D:

”等优先启动设置等,但比较简明。

注意其中从“D”盘启动是指物理D盘(即所使用的第二块硬盘)而不是逻辑D:

盘。

“引导显示卡/VGABootFrom”用于设置电脑在使用双显示卡时以PCI还是AGP显卡作为启动时即显示的主卡,此项设置根据用户自己使用的显卡总线类型而定;

“引导时检查软驱/BootUpFloppySeek”意义明确,用户可根据自己需要分别设为“Enabled”或“Disabled”,但设为“Enabled”时,启动时软驱“吱吱”作响挺烦的。

“启动时副键盘状态/BootUpNumLockStating”决定启动后数字小键盘状态,设为“ON”时为数字输入有效(键盘上NumLock灯亮),反之为光标有效状态;

“密码使用选择/SecurityOption”设置有“System”和“Setup”分别是确定密码是每次启动系统(包括热启动)时都用还是仅在进入BIOS设置时才用。

“OSSelectForDRAM>

64MB”这项只在电脑安装使用“OS/2”操作系统时才用,因为目前大多数用户的电脑中多安装DOS和WIN9x之类,所以应该设为“No-OS/2”。

“HDDSMARTcapability”用于开启硬盘的“故障自监测报告”功能;

最后一项“VideoBIOSShadow”用于启动后将显示卡的BIOS程序映射在内存中(开辟保留区)中,这样从理论上可以提高电脑显示速度,所以可以设为“Enabled”。

芯片组功能设置:

从主菜单上选择“CHIPSET 

FEATURES 

SETUP”进入芯片组功能设置。

此项设置中的具体内容因主板而异,但基本上都包括对系统硬件状态监测、CPU超温保护设置和对内存、显存状态设置等。

“ResetCaseOpenStatus”和“CaseOpened”项用于设置电脑机箱(开启)状态监测和报警,一般设为“No”。

“SlowDownCPUDutyCycle”用于选择CPU降速运行比例,可分别选择“Normal”或“79%”及其它百分比。

“ShutdownTemp(℃/)”用于设置系统温度过高时自动关机初始值,同时用摄氏或华氏温度表示。

“***TempSelect(℃/)**”项为选择保护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