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87582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枢纽区右岸裂隙较发育,主要有如下几组:

①、N40~45°

W/SW∠85~88°

,均为卸荷裂隙,大多张开,具延伸长,切割深的特点,间距1.5~2.0m/条;

②、N10°

E/NW∠82~85°

,与①组形成共轭节理,可见延伸长度>1m。

1.2地质条件

1.2.1电站厂区边坡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

厂址位于下游约300m左岸河床,河床地形平缓,宽43~48m,后缘为陡崖,陡崖头至河床高差达300多米。

地层岩性:

第四系覆盖层厚10~20m,为粘土夹碎石及沙卵石,分布于河床;

岸坡基岩裸露,出露基岩为三叠系关岭组第二段第一层(T2g2-1)薄至中厚层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钙质泥岩;

第二层(T2g2-2):

为灰色、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瘤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

第三层(T2g2-3):

中下部为灰色-深灰色薄层泥质灰岩、灰岩,上部为厚约3m的灰、深灰、灰黄色等杂色砂质泥岩、钙质泥岩,炭泥质灰岩及泥质灰岩;

第四层(T2g2-4):

厚层瘤状灰岩,中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

地质构造:

厂房位于宽缓向斜核部略偏上游,此外无大的构造发育,岩体较完整,岩层平缓,产状45~60°

∠7~8°

地表短小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裂隙统计见下表1-1:

表1-1厂房后边坡节理裂隙统计表

编号

产状

间距

(m)

性质

备注

走向

倾向

倾角

N0~30°

E

NW

60~70°

0.3~2

张性

裂面平直,延伸较短,一般不超过2m,①组局部张开夹岩屑及泥。

N40~70°

NW或SE

0.5~1

压、扭

N70~90°

85~90°

0.5~2

N60~70°

W

NE

经钻孔及取样试验资料,灰岩强风化厚度为6.5m左右,岩石强度较高,饱和抗压强度为42~81Mpa,基础置于弱风化灰岩岩体上,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建议物理力学参数:

允许承载力:

强风化基岩f0=0.7~0.8MPa,弱风化基岩f0=3.0~3.5Mpa。

表1-2厂房区岩石常规试验主要试验值(饱和状态)统计表

地层

取样深度(m)

抗压强度(MPa)

弹性模量(GPa)

泊桑比

波速(m/s)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T2g2-2

3.0-11.0

58.08

43.83

50.96

48.83

0.27

6121

8.0-10.0

72.44

42.88

57.66

49.47

5989

T2g2-1

18.0-22.0

81.13

58.28

69.71

51.15

5185

1.2.2拱坝坝肩边坡地质条件

左坝肩:

左岸岩层走向与河流流向近于平行,岩层缓倾,岩体为层状结构,岩层缓倾左岸偏下游,层面与软弱层是岩体内的主要薄弱面,对左坝肩抗滑稳定不利,但左坝肩下游受力岩体雄厚,近顺河向裂隙不很发育,未发现控制坝体抗滑稳定的控制结构面(裂隙),岩体较完整,抗滑稳定问题不突出。

层面与软弱层是岩体内的主要薄弱面,计算以层面和软弱层作为底滑面,平行河床的NW向的陡倾角裂隙为影响坝肩稳定的不利侧滑面,与河床大角度相交的NE向裂隙面为不利的横向切割面,层面、横向切割面、侧向切割面和其他结构面的不利组合对坝肩抗滑稳定影响较大。

右坝肩:

岩层走向与河流流向近于平行,岩层缓倾,岩体为层状结构(部分为次块状结构),岩层缓倾左岸偏下游,为缓倾顺向坡,层面与软弱层是岩体内的主要薄弱面,且近顺河向(NW方向)裂隙较发育,其与软弱层面(泥化夹层及软弱层)组成不利组合,坝肩抗滑稳定问题突出,计算应以层面和软弱层作为底滑面,平行河床的NW向的陡倾角裂隙为影响坝肩稳定的不利侧滑面,与河床大角度相交的NE向裂隙面为不利的横向切割面。

坝肩岩体的层面、横向切割面、侧向切割面和其他结构面的不利组合,对坝肩抗滑稳定性影响较大,建议设计根据层面与各种裂隙面的不利受力方向进行稳定分析,必要时需采取抗滑处理措施。

据I-PD4平硐揭露,平硐内分布有控制坝体抗滑稳定的裂隙结构面(L1),其延伸长,切割深,可能延伸至坝肩,使坝肩岩体的完整性遭受破坏,且坝肩分布有一层泥化夹层及两层软弱层,L1裂隙与层间夹层组合后为一剪出楔形体,对坝肩抗滑稳定很不利;

建议设计必须对其进行稳定分析,并采取可靠的处理措施,建议对裂隙充填物进行置换并对裂隙强灌浆处理以提高岩体完整性,必要时可考虑抗剪墙及锚固等处理措施,而软弱层亦是控制坝肩抗滑稳定的决定因素,建议设计应考虑抗剪平硐等处理措施。

1.3边坡支护设计情况

电站厂区的最高边坡高度为62m,设为4级边坡,开挖坡比为1:

0.1,15m高差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均为1.5m。

边坡支护采用挂网喷锚方式:

锚筋采用HRB400Φ25,L=6m@2mX2m,钻孔直径40~50mm,灌注M20砂浆;

挂网钢筋采用HRB335Φ8@20cmX20cm;

喷C20混凝土,厚度10cm;

坡面留Φ100排水孔,孔深4.0m,间排距3.0m,排水孔上倾10°

除系统锚喷支护外,电站厂区边坡还布置1000KN预应力锚索,锚索长20~45m,间排距6X12m,共布置98根,其余坡面可结合开挖过程揭露的不利节理裂隙布置;

坝肩开口线与地形高程衔接,在开口线2m之外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底宽0.5m,沟深大于0.5m,内外侧边坡均为1:

0.3,沟底及内外侧边坡用砂浆抹面,厚度3cm。

右坝肩坝顶高程1340.00m以上开挖坡比统一按1:

0.2,具体开挖支护方式如下:

从开口线位置(高程为1390m左右)以1:

0.2坡比放坡至1385m高程留2m宽平台马道,再由马道外缘以1:

0.2坡比放坡至1370m高程留2m宽平台马道,以同样方式从1370m高程放坡至1355m高程,再由1355m高程放坡至坝顶1340m高程留4m宽平台马道。

高程1340.00m以上边坡一期支护采用挂网喷锚方式:

锚筋采用HRB400Φ25,L=9m@4.5mX4.5m,入岩8.85m,外露0.15m,顶部弯折0.1m,钻孔直径40~50mm,灌注M20砂浆;

挂网钢筋采用HRB335Φ6@25cmX25cm;

坡面留Φ50排水孔,孔深3.0m,间排距2.0m,排水孔上倾5°

除系统锚喷支护外,右岸坝肩上游边坡还布置1000KN预应力锚索,锚索长30~40m,间排距6m,共布置48根,其余坡面可结合开挖过程揭露的不利节理裂隙布置。

坝肩开口线与地形高程衔接,在开口线5m之外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底宽0.5m,沟深大于0.5m,内外侧边坡均为1:

0.5,沟底及内外侧边坡用砂浆抹面,厚度5cm。

左坝肩坝顶高程1340.00m以上开挖坡比统一按1:

0.1,2梯级边坡,15m高差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均为2m;

其余布置则同右坝肩,根据实际开挖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是否采用预应力锚索。

边坡开挖及支护布置详见相关设计图纸。

1.4设计适用标准及规范

1)《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DL/T5353-2006);

2)《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

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

4)《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212-98)

5)《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

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8)《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

9)《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国家标准》GB/T14370-2000

10)《水利水电工程喷锚支护施工规范》(DL/T5181-2003);

1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

1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13)各专项施工技术涉及的标准和规范

2材料要求

2.1钢绞线

2.1.1性能要求

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交货的产品标记应包含下列内容:

预应力钢绞线、结构代号、公称直径、强度级别、标准号。

如:

预应力钢绞线1×

7-15.20-1860-GB/T5224-2003表示为:

公称直径为15.20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采用GB/T5224-2003标准。

盘重:

每盘卷钢绞线质量不小于1000kg,允许有10%的盘卷质量小于1000kg,但不能小于300kg。

盘径:

钢绞线盘卷内径不小于750mm,卷宽为750mm±

50mm,或600mm±

50mm。

供方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盘卷尺寸。

7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每米参考质量应符合表2-1的规定,外线见图2-1。

表2-11×

7结构钢绞线的尺寸及允许偏差、每米参考质量

钢绞线结构

公称直径Dn/mm

直径允许偏差/mm

钢绞线参考截面积Sn/mm2

每米钢绞线参考质量/(g/m)

中心钢丝直径d0加大范围/%

7

15.20

+0.40

-0.20

140

1101

2.5

图2-11×

7结构钢绞线外形示意图

制造钢绞线用盘条应为索氏体化盘条,经冷拉后捻制成钢绞线。

捻制刻痕钢绞线的钢丝应符合GB/T5233中相应条款的规定。

钢绞线的捻距为钢绞线公称直径的12~16倍。

模拔钢绞线其捻距应为钢绞线公称直径的14~18倍。

钢绞线内不应有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的钢丝。

钢绞线的捻向一般为左(S)捻。

右(Z)捻需在合同中注明。

捻制后,钢绞线应进行连续的稳定化处理。

成品钢绞线应用砂轮切割,切断后应不松散,如离开原来位置,可以用手复原到原位。

7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2规定。

表2-2钢绞线力学性能

钢绞线公称直径Dn/mm

抗拉强度Rm/MPa

1860

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Fp/kN≥

260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力Fp0.2/kN≥

234

最大力总伸长率(L0≥400mm)Ag/%≥

3.5

应力松弛性能

初始负荷相当于公称最大力的百分数/%

80

1000h后应力松弛率r/%≥

4.5

供方每一搅和批钢绞线的实际强度不能高于其抗拉强度级别200MPa。

钢绞线弹性模量为(195±

10)GPa,但不作为交货条件。

钢绞线表面不得有油、润滑脂等物质。

钢绞线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有目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