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分系统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6816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3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评分系统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师评分系统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师评分系统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师评分系统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师评分系统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评分系统Word格式.docx

《教师评分系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评分系统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评分系统Word格式.docx

 

河北金融学院学生评教体系探究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金融学院学生评教体系问题。

首先针对现行评教体系进行评价,在保持原有优点上,新体系就评价方式单一,评教内容单一,效果滞后,学生心理影响等方面做出了改进。

其分为三部分:

指标建立/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在指标建立中,经过对本校学生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本体系就测评形式进行扩充分为三个方向:

评价轴,反馈轴和现场数据统计。

评价轴包括形成性评价问卷(期中问卷)和终结性评价问卷(期末问卷);

反馈轴为下学期问卷;

现场数据统计轴包括学生出勤成绩和学习气氛。

在数据处理中,经过对本校学生的大规模问卷调查,用Matlab得出五指标各自权重。

其次,将五个指标数据分数化,并将各指标最小项作为数据处理单元,最后通过权重求和公式得出教师的最终总成绩和单项的成绩及排名。

以及教师自身成绩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结果分析中,在体系内容上,五个指标的建立弥补了评价方式单一的缺陷,针对不同学科设置不同问题,更好的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的要求,解决了评教内容单一问题。

将课堂真实情况纳入指标,能加强数据的真实性。

在数据体现上,不仅得到了每位教师总成绩排名,还获得了其在每一小项的成绩,使教师能查到病因,加快进步。

在时间上,形成性评价问卷(期中问卷)能让教师在教学中就得到改正,真正让学生体现到即时效果。

在心理上,反馈问卷的设立,使学生摆脱了期末成绩的影响,基本解决了心理影响问题。

考虑到评教体系的人性化,本体系对每一位老师在时间上应用移动平均法以期中,期末和下学期测评结果为周期求平均值,得出每位老师自身进步情况。

最后,在模型改进中,本文提出建立计算机评教系统,通过计算机自行运行程序来改善数据处理较多的问题。

当然,本体系还有一定缺陷--耗时较长,可在以后试行时不断改进。

关键词评教体系三维评教轴matlab移动平均法

一、问题背景:

教育评价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其中学生评教又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评价的功利性目的越来越占上风,评者、被评者应付和防卫心理严重,评价的手段被异化为目的。

从高校学生评教的设计、实施、反馈环节看,学生评教多被视为形式化的行为,并未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研的目的。

【1】现行的河北金融学院学生评教体系在实践中优缺互有,因此,应对其进行科学性及其合理性评价,以对劣势加以修正,得到新的学生评教体系。

二、问题分析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现行的评教体系优点在于:

1.对当期教学水平、教材选择、网上课堂、课外辅导等项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2.各标准分配了不同的分值,主次分明。

3.横向排名效果明显,便于横向对比。

4.全部同学参加并匿名填写,保证数据量和学生利益。

保证了数据的代表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行体系能够对我院教学进行较科学地评价。

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不可避免问题:

1.评价形式单一,体系的体现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问卷不能代表综合实力,缺乏有效性和灵活性;

2.问卷形式单一,缺乏对学科类型、学科性质的考虑;

3.时间滞后性,在学期结束时,学生对全校所有任课教师的教育活动结果进行评价。

即使评估、鉴定的结果是准确、客观、真实的,也没有留给教师在该学期“亡羊补牢”的机会。

【2】

1、学生评教心理影响准确性。

学生评教的时间多安排在考试之前,学生有顾虑。

影响问卷的真实性;

针对现行体系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方法,以下是新的学生评教体系概括图

图一(新体系图)

在指标的建立中,本文针对各指标的种类,分为三个大方向进行评价,分别为:

反馈轴、问卷轴、现场评价轴。

(2)三维坐标图

对教师和学生进图示如下:

问卷分为两种:

一种是形成性评价问卷,一种是终结性评价问卷。

两者的内容有同有异。

形成性评价问卷在期中进行。

主要是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学热情、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互动等方面进行评价,检查教与学活动的进展

情况,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中某些不适的环节能起到很好的改进作用。

终结性评价问卷在期末进行主要是对教师的教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综合评价。

以判断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以便为作出各种决策提供教学上的依据。

【3】

针对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求解各指标所占比重。

量化指标

三、模型假设

1,参与调查的学生都是理性的;

2,全部同学参加,数据是可信的;

3,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差异;

4,学生组织只统计课堂人数,对学生成绩无影响;

5,第一学期的反馈问卷已经在前一学期取得。

四、符号说明

代表学生

T

代表老师,Ti,i=1,2,3,4,5,6……

Xij

其中i表示第i个考核项目,1=<

i=<

m;

j表示第j个学生,1=<

j=<

n;

Tij

其中i表示第i个老师;

j表示第j个考核项目;

表示老师单个项目的成绩可以细化综合成绩

Sij

j表示第j个学生;

表示第i个项目的分数

表示第i个指标所占的比重

Zi

其中i表示第i个老师的综合成绩;

Za1

表示第一学期期中的平均分数

Zb1

表示第一学期期末的平均分数;

Zc1

表示第一学期反馈的平均分数;

Zd1

表示第一学期出勤成绩

Ze1

表示第一学期课堂效果成绩

ZA2

表示第二学期期中的平均分数

ZB2

表示第二学期期末的平均分数

ZC2

表示第二学期反馈的平均分数

ZD2

表示第二学期出勤成绩

ZE2

表示第二学期课堂效果成绩

ZP1

表示第一学期的总平均分数

ZP2

表示第一年学期期末、第一学期反馈、第二学期期中的平均分数

ZP3

表示第一学期反馈、第二学期期中、第二学期期末的平均分数

ZP4

表示第二学期期中、第二学期期末、第二学期反馈的平均分数

TZi

表示第i个老师期末的综合成绩

五、模型建立与数据处理

本节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各指标权重的确定,第二部分为数据的处理,第三部分为结果处理与分析。

针对第一部分,本文分为三个方向即:

问卷方向、反馈方向、现场调查统计方向。

细分为五个指标进行统计,分别为形成性评价问卷(期中问卷)、终结性评价问卷(期末问卷)、反馈性评价问卷(第二学期末问卷)、课堂实到率、课堂效果确定。

经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等多方式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得到结果如下:

比重图:

a=[11/351/51/5

3131/31/5

1/51/311/71/9

53711/2

55921]

因此,利用matlab得到结论,各项权重为:

=0.2964;

=0.3558;

=0.2274;

=0.0853;

=0.0352。

【4】

在运用层次分析法时,各项数据的处理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因此,可认为结果合理。

第二部分、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三种类型:

类型一:

课堂实到率;

类型二:

课堂效果。

类型三:

形成性评价问卷(期中问卷,见附录一)、终结性评价问卷(期末问卷,见附录二)、反馈性评价问卷(第二学期末问卷,见附录三);

针对类型一数据,本文实到人数除以班级人数转化为百分制分数。

     出勤成绩=实到人数/班级人数 *100……………………

(1)

针对类型二数据,评分为:

好=90分;

中=60分;

差=40分

针对类型三数据本文仅以对形成性评价问卷(期中问卷)的处理为例:

1,所有学生对一位老师各项成绩和每位老师的综合成绩评分如下:

以学生评价单个教师TI为例:

S1

S2

S3

……

Si

项目平均数

教学态度

X11

X12

X13

X1i

T11

学识水平

X21

X22

X23

X2i

T12

个性品质

X31

X32

X33

X3i

T13

教材选择

X41

X42

X43

X4i

T14

教学技能

X51

X52

X53

X5i

T15

教学组织

X61

X62

X63

X6i

T16

课外辅导

X71

X72

X73

X7i

T17

师生互动

X81

X82

X83

X8i

T18

教学风格

X91

X92

X93

X9i

T19

作业安排

X101

X102

X103

X10i

T110

课堂反应

X111

X112

X113

X11i

T111

讲课质量

X121

X122

X123

X12i

T112

知识拓展

X131

X132

X133

X13i

T113

S11

S12

S13

S1i

 

图(3)学生评价单个教师TI

其中:

老师T1单个项目的平均成绩:

…………………………………………

(2)

单个学生评价老师T1得出的综合成绩:

…………………………………………(3)

老师T1在期中问卷中所获得的综合成绩为Za1:

……………………………………(4)

老师

在每一项目的分数和排名情况如下:

综合成绩

项目1

项目2

项目3

分数

排名

T1

Z1

T2

Z2

T21

T22

T23

T3

Z3

T31

T32

T33

T4

Z4

T41

T42

T43

T5

Z5

T51

T52

T53

T6

Z6

T61

T62

T63

T7

Z7

T71

T72

T73

图(4)老师

在每一项目的分数和排名情况

老师T1第一学期的综合成绩TS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