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中考试题历史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6662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7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厦门中考试题历史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厦门中考试题历史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厦门中考试题历史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厦门中考试题历史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厦门中考试题历史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厦门中考试题历史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

《福建厦门中考试题历史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厦门中考试题历史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厦门中考试题历史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3.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作是()

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北京故宫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4.考古专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论语》,某报刊评论:

“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

”“大风气”指的是()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尊孔复古D.“打倒孔家店”

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有关知识。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此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5.“一带一路”构想赋予古代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丝绸之路是()

A.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B.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通道

C.南北经济交流的通道D.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的航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外交往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

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

“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所以ACD不正确,故选B。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6.专家通过考证推断:

厦门开发时间最迟可以追溯到唐朝。

下列各项中,能得出这一结论最权威的证据是()

ABC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盛世经济的繁荣

7.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C

此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相关史实。

题干中有明确的提示词:

唐太宗时期.唐太宗的年号贞观,他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快速,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其统治为“贞观之治”。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选C。

“贞观之治”

8.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水经注》D.《本草纲目》

【答案】D

明代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9.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不包括()

A.抗击匈奴B.册封达赖和班禅C.设置驻藏大臣D.设置伊犁将军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0.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黄埔军校D.清华大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创立于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1.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赔款4.5亿两白银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拆毁大沽炮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漫画的寓意是清朝统治者被外国人所控制,替外国人办事,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就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

“革命尚未成功,统治仍须努力。

”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13.图4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

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是因为中国在巴黎和会中的外交失败而引发的。

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4.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CCTV-发现之旅《美丽中华行》栏目推出“忆红军,寻红旅”系列节目。

该节目正确的“红旅”设计应该是()

①遵义②泸定桥③赤水河④吴起镇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答案】C

红军不怕远征难

15.“张杨赤子心,不堪国土丧,无奈施兵谏。

联中共,齐抗日,复河山。

”这首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有关知识的认识。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难忘九一八

16.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卢沟桥保卫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1938年,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

这次战役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血肉筑长城

17.观察图5,厦门华垦火柴厂的改造属于()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服务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18.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社会保障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所以此题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19.毛泽东曾对来访的尼克松说:

“(我们)过去22年总是谈不拢,现在从打乒乓球起不到10个月就谈成了。

”“谈成”的直接结果是()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B.中国重返联合国

C.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

20.“1978年后,农村地区不断繁荣,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城市生活越来越丰富、开放、宽松,与外国的贸易和科学往来飞速发展。

”这利益于()

A.土地改革B.第一个五年计划C.“大跃进”D.改革开放

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作用。

依据所学知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21.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能代表古埃及文明成就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金字塔C.阿拉伯数字D.基督教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22.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最有利于()

A.市民阶级B.封建主C.国王D.教会

此题考查的是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根据课本所学,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

它进一步分化手工业和商银行家等等。

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中古欧洲社会

23.列表能有效梳理历史知识。

右表“?

”处就填()

人物

国籍

作品

但丁

意大利

《神曲》

莎士比亚

英国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C.《蒙娜丽莎》

D.《哈姆雷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有关知识的认识。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

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

英国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体现了人文主义。

【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上·

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24.名人传记《归来没有统帅》记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