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5766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文件下载.docx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创新人教地理选修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Word文件下载.docx

3.旱灾与涝灾的关联性

(1)时间上的交替性

①现象:

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再转旱等。

②地区:

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

(2)空间上的交替性

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

②原因:

受不稳定的季风气候影响。

4.灾情

(1)状况

(2)原因

①干旱发生季节与作物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

②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地区。

二、台风灾害

1.源地

西北太平洋是热带气旋的主要发源地。

2.分布

(1)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

(2)杭州湾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

(3)广东和海南东部沿海的台风频次约占50%左右。

3.危害

(1)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灾情最重。

(2)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

(1)发生时间:

9月至次年5月。

(2)高峰期:

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

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

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

(1)偏西路径:

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2)偏北路径:

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3)东北路径:

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4.地形影响

(1)东西向山脉:

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

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2)南北向山脉:

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两广地区。

5.灾情区域差异

(1)北方:

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

(2)南方:

降温、冻害、雨雪等。

四、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

1.气象灾害种类

(1)最常发生:

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

(2)主要:

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

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

②冬季风的通道。

③邻近沙源地。

④蒸发强烈,植被覆盖度低。

(2)人为原因

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

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

3.华北旱灾

(1)特点:

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灾情最重。

(2)类型:

春旱、初夏旱、春夏连旱、夏秋连旱、春夏秋连旱甚至连年干旱等。

(3)灾情

①变化:

有加重趋势,为我国最缺水的区域。

国家首都所在地,各类产业发达,工程设施密集,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需求量都很大。

1.干旱区年年干旱,旱灾发生频繁。

(×

2.随着科技的进步,对台风灾害监测的加强,台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减轻。

3.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寒潮造成的低温、大风对农牧业危害严重,属寒潮高峰期。

4.台风有过也有功。

(√)

5.关于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形成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和锋面系统

B.我国冬半年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

C.台风是由发展强烈的冷锋造成的

D.我国的各种气象灾害中,影响面积最广的是干旱

6.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D)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

C.江淮地区D.华北地区

7.关于寒潮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A)

A.强冷空气南侵B.冷锋南下

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

                  

知识点一

干旱灾害

1.我国旱灾的特点及成因

2.我国四个旱灾多发区及其成因

[对点演练]

干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下图反映了我国旱灾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解析:

(1)题,理解题目中“旱灾最严重”应是因旱灾损失的粮食和旱灾面积在全国各大区中所占比重最大。

即B和C最高,由图中信息可知②区B为32%,C为51%,均是全国最高。

(2)题,②区位于华北平原,春季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带还没有移到本区,因此,降水少;

而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这里太阳高度增大,气温回升很快,土壤水分蒸发旺盛,造成②区春旱严重。

夏秋季节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③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炎热干燥,形成伏旱。

第(3)题,①地区是我国东北,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林区,由于干旱而导致树木缺水、枯枝落叶干燥易燃,很容易引发森林大火。

利用遥感技术可及时发现着火点的位置及火区的范围,为迅速组织扑救提供可靠的资料。

答案:

(1)②区。

依据:

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②区:

春季降水少;

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

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

遥感技术。

知识点二

台风灾害

影响我国的台风

灾害总特征

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

源地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区

台风生成区

菲律宾以东洋面;

南海中北部洋面

发生时间

盛夏至秋初

集中区

东南沿海地区

范围

南起广西,北至辽宁的漫长海岸时常受台风袭击,大多数内陆省份可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

差异

沿海重、内陆轻

南方重、北方轻

杭州湾以南频次高,杭州湾以北频次低

广东、海南东部沿海频次最高,浙江、台湾东部、海南东北部沿海次之

移动路径

西移

路径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西移,进入南海

在广东、海南沿海、越南沿海登陆

西北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岛和琉球群岛

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苏沿海一带登陆

转向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移动后,转向东北

袭击我国东部沿海、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

灾情

严重

损失约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15%~20%

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变化

灾害损失有逐年增加趋势(与沿海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种自然灾害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出该种灾害的危害,列举其对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利影响。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为该自然灾害的影响区域,且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力最大,由此可判断出该自然灾害应为台风。

(2)题,台风带来的危害主要为狂风、暴雨、风暴潮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台风产生的有利影响包括能带来降水、净化空气、调节热量平衡等。

(1)台风。

影响最严重地区位于东南部沿海的台湾等省区,其影响力从东南沿海向内陆及北部地区递减。

(2)危害:

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引起洪涝灾害并导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有利影响:

带来了丰沛的降水,缓解旱情;

调节热量平衡,消除酷暑;

改善空气质量。

知识点三

寒潮灾害

1.寒潮的路径、影响

时间

冬半年

9月至次年5月

高峰期

春季高峰期:

3~4月;

秋季高峰期:

10~11月

源地形成

北方大陆、冰雪洋面的极地冷气团,气温很低,干冷空气堆积,形成高密度冷气团,发展成为冷高压后,在西北气流引导下大举南侵

偏西路径

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

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

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地区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影响差异

山体北侧

山体北侧阻挡南下冬季风,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

山体南侧

山体阻挡南下冷气流,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影响范围

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两广地区

寒潮

灾害

影响农业

低温、大风对北方农牧业有重大危害

地区差异

北方地区因秋末寒潮带来的初霜使晚秋作物遭受冻害,牧区因寒潮霜冻使牧草和牲畜受灾

北方

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

南方

降温、冻害、雨雪

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2.地形对寒潮的影响

(1)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南下的影响

①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寒潮的南下,使寒潮的势力越向南越弱。

②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2)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不易受寒潮影响的原因: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上界,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

寒潮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重重阻挡及地表摩擦力影响,势力逐渐减弱,加之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所以也不易受寒潮影响。

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1)题,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变化、延伸方向及弯曲状况进行描述。

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变化趋势。

一是总体分布变化趋势,二是受地形影响的局部差异。

总体上等值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表明寒潮发生总次数自西北向东南越来越少。

长治盆地处等温线向南凸,表明该处与同纬度的高原山地相比,数值较大,寒潮发生次数偏多。

(2)题,浇水可以增加地面的热容量,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趋势,有利于减少寒潮的影响。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纬度位置;

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知识点四

气象灾害多发区

分区

旱灾类型与特点

东北区

在盛夏季节,特别是辽河与嫩江流域,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旱灾

华北区

全国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特别是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长江区

旱灾多发生在7~8月,故称“伏旱”,有时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水电和城市供水

华南区

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

桂西则以春旱为主。

沿海地区的旱灾频率与强度均超过内陆

西南区

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

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

伏旱发生在7~8月,以东部最为严重。

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是夏旱(5~6月)出现的高频区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春旱、暴雪、沙尘暴

D.洪涝、寒潮、泥石流

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1.A 2.D 根据图示灾害发生条件及关联性判断。

第1题,该地区降水少且变率大,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