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570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汽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上汽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上汽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上汽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上汽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汽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

《上汽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汽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汽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docx

上汽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19年上汽集团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19年4月

 

一、2018年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2018年受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年度负增长,全年国内市场销售整车2814.6万辆,同比下降3.8%;其中,乘用车销售2369.4万辆,同比下降4.7%,汽车消费升级的趋势仍在延续但势头有所受阻,同时新能源汽车成为车市最大的增长亮点;商用车销售445.2万辆,同比增长1.4%,虽然客车市场总体低迷,但货车市场受基建投资、物流、国三及以下排放车辆更新等需求的带动,增长超出预期。

面对车市寒冬,上汽集团整车销售实现逆势走强,经营业绩继续稳中有进。

全年公司实现整车销售705.2万辆,同比增长1.8%,高出总体市场增速5.6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销售616.2万辆,同比下降0.4%,商用车销售88.9万辆,同比增长19.8%(不含微车的一般商用车同比增长22.8%);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4.1%,同比大幅提升1个百分点,进一步扩大了在国内市场的领先优势。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021.94亿元,同比增长3.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09亿元,同比增长4.65%,主要业绩指标增速高于销量增速,公司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2018年上汽集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新四化”战略,在车市负增长、体量基数大的背景下,充分展现了稳健增长实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公司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整车销量增速继续跑赢大盘,主要经营业绩指标稳步提升;经营发展进中有新,新能源汽车、国际经营等创新业务显著增长,“新四化”战略的创新驱动力显著增强,公司以更高质量的发展和更富创新的姿态,不畏冬寒、布局春来。

1、自主品牌逆势强劲增长,合资企业销量国内领跑

公司荣威和名爵品牌全年实现整车销售73万辆,同比增长36.5%,增速在国内乘用车行业领先;其中,荣威RX5年销量超过20万辆,i5等新品上市后快速热销;名爵ZS成为新的全球车型,新MG6市场表现稳步提升,年销量双双跻身10万辆级阵营;新能源和互联网汽车销量占比超过40%,创新产品引领品牌向上。

上汽大通(含跃进)实现整车销售12.6万辆,同比增长14.5%;V80宽体轻客销量保持较快增长,T60皮卡等新品表现较好,大规模个性化定制(C2B)“蜘蛛智选”平台的集客效应逐步显现,房车租赁车队规模国内领先。

公司三家主要整车合资企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继续占据国内整车销量前四强席位;其中,上汽大众整车销量排名国内第一,并连续四年蝉联乘用车市场销量冠军。

同时,公司整车合资企业积极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在高端产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布局:

上汽大众途观、途昂等高端产品市场表现优异,上汽奥迪项目完成奥迪入股上汽大众相关法律审批手续,MEB新能源汽车工厂启动建设;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品牌继续保持强势表现,销量增长超过三成;上汽通用五菱宝骏510和五菱宏光等产品销量继续在细分市场名列前茅,并以宝骏新标识及新品发布为契机,全面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形象。

2、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翻番,智能网联关键布局成果显现

2018年上汽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14.2万辆,同比增长120%,连续第五年实现“翻番式”增长;其中,自主品牌荣威和名爵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7万辆,同比增长119%;上汽大通燃料电池轻客产品在上海等国内3座城市率先实现商业化批量运营;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等合资企业加快完善新能源产品型谱,加大产品投放力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取得显著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新一轮“三电”核心技术创新和全新电动车专属架构开发等项目持续推进;上汽英飞凌IGBT产品实现批产交付;成立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整合燃料电池领域技术人才等核心资源,加快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发展;上汽300型燃料电池长堆开发取得重要阶段成果,试制试验功率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在智能网联领域,公司持续加大在感知、规划、决策、执行等智能驾驶关键系统的自主开发力度,深入推进与阿里巴巴、武汉光庭、Mobileye、TTTech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跨界合作,并与公安部交科所、中国移动、华为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5G等智能网联前瞻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

公司通过中海庭成功获得国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甲级测绘资质,上汽成为国内首家获此资质的汽车集团,车用高精度电子地图数据生成平台加快建设。

上汽智能驾驶汽车样车测试总里程超过11万公里,在开放道路的测试里程已超过8000公里。

全球首款量产电动智能网联汽车荣威MarvelX成功上市销售,AR增强现实智能导航、智能辅助驾驶等“黑科技”实现产业化落地。

3、海外出口销量大幅增长,国际经营步伐全面提速

2018年公司实现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27.7万辆,同比增长62.5%,整车出口销量连续三年排名全国第一,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同时持续深入推进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在泰国、印尼、印度建立起3个海外整车制造基地,在欧洲、北美、南美、非洲、中东、澳新等地设立了11个区域营销服务中心,建成500多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并在泰国、英国、印尼、智利、澳新、中东GCC形成了6个“万辆级”海外销售市场。

公司在泰国推出的首款配备i-SMART系统的海外互联网车型MGZS,深受当地年轻消费者喜爱,销量跃居细分市场前列;上汽大通Maxus连续两年成为澳大利亚市场销量第一的中国品牌;五菱品牌快速跻身印尼市场主流阵营;名爵汽车印度公司的工厂改造、营销体系搭建以及首款互联网产品开发和投产准备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与此同时,公司还加快推进海外车联网系统迭代升级与生态圈建设,积极探索在有条件的海外市场投放新能源车型,并持续加强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建设,努力推动国际经营业务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做强盈利能力。

4、移动出行平台加快建设,服务生态体系持续优化

公司围绕人的智慧出行、车的便捷服务、物的高效流动,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发挥产业链上的资源协同优势,加快构建上汽移动出行大平台和服务大生态。

在人的智慧出行方面,公司通过运用创新基金等市场化方式,实现“享道出行”网约车项目落地运营;上汽环球车享业务进入全国64个城市,车队规模达到4.5万辆,累计注册用户超过400万,服务运营质量持续提升。

在车的便捷服务方面,车享科技的线上整车年交易量达7.2万辆,交易额超过80亿元,继续在整车电商平台名列前茅,个性化定制等特色业务能力持续增强;车享家线下服务门店超过2300家,进入全国120个城市,会员总数超过300万人,配件、二手车、保险销售等服务生态持续优化。

在物的高效流动方面,公司持续优化汽车物流业务的运力结构,水运和铁路运输占比超过54%,多式联运、智能仓库等新模式不断探索深入;并通过整合天地华宇及全国物流资源,拓展物流服务领域,加快打造面向公共服务的快运物流平台。

另外,在金融服务方面,公司汽车金融等传统优势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好车e贷、神速贷等线上平台的业务量快速攀升,行业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加强;印尼多元金融合资公司完成工商设立,海外汽车金融服务迈出重要步伐;保险销售、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生态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科技水平和服务效能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公司加大数字化转型步伐,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数据中台、云服务中心等的中台支持能力不断加强,努力为移动出行平台和服务生态圈建设赋能,助力公司加快向全方位的移动出行服务和产品综合供应商转型。

5、创新机制和人才高地建设深入推进,品牌建设等工作不断加强

在创新机制建设方面,公司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的管理制度,对新设立的创新型企业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种子基金、工程师之家、技师之家等创新平台作用进一步显现,创新项目成果加快转化。

在人才高地建设方面,对下属创新型企业的高管实施市场化管理机制;持续推进软件人才3年倍增计划,并通过举办未来汽车创想邀请赛等活动,为公司创新发展集智、聚才;加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力度,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在品牌建设方面,通过做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用车服务保障工作,向海内外展现上汽“创新活力、科技魅力、真诚服务”的品牌形象;通过赞助中超联赛和上港足球队、冠名上海国际赛车场等体育营销方式,增强品牌露出;与SMG上海文广集团战略合作,深化与权威媒体的沟通,强化媒体传播。

面对资本市场的严峻形势,公司组织多场交流、路演、调研等沟通活动,努力把上汽的“基本面”信息和“创新面”成果向投资者进行及时传递,增强投资者信心;公司连续三年蝉联“CCTV中国十佳上市公司”称号,不断巩固提升“价值投资蓝筹+行业创新龙头”的资本市场形象。

二、行业格局和趋势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技术的不断突破,世界汽车工业新一轮变革已经到来,汽车产品形态正被重新定义,汽车生产方式正在深度变革,汽车产业链正面临重构;同时,随着新生代消费者的逐步崛起,汽车产品与服务加速融合,新的商业模式加速涌现,汽车产业的业态正在重塑。

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汽车企业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且智能网联汽车、共享出行等新技术和新模式蓬勃发展、领跑全球,世界汽车工业的新时代正在由中国率先书写。

虽然国内汽车市场销量短期出现一些波动,但从中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深厚潜力、城乡及地域发展的梯度差异、不断增强的居民购买力,以及扩大开放带来的战略机遇,都为中国汽车市场提供了长期发展的巨大空间,海外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新兴市场也是大有可为;同时,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移动出行服务的发展方兴未艾,质量结构优化、服务体验升级的发展特征日趋明显,新技术、新模式都在赋予汽车行业新的内涵和生命。

再从当前市场形势看,只要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车市仍有不少结构性机会可以把握:

一是随着企业减税降费、个人所得税抵扣等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的落地,将有望提振汽车消费需求;二是随着技术性能和市场成熟度的不断提升,以及新能源产品供给的日益丰富,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三是基建投资企稳回升将带动重型货车的市场需求;四是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国三及以下排放车辆的淘汰更新,并带动新能源产品在物流、公交、市政等领域的市场需求。

预计2019年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总量在2675—2815万辆,同比增长-5%—0%,其中乘用车在2230—2370万辆,同比增长-5.9%—0%,商用车约445万辆,同比基本持平。

三、公司核心竞争力

1、国内领先的市场竞争优势

公司整车产销规模多年来一直保持国内领先,产品覆盖各主要细分市场,生产制造基地全国布局,销售服务网络点多面广,有利于公司持续提高市场影响力和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

2、协同融合的产业体系优势

公司是国内汽车产业链布局最完整、体系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企业,并且瞄准汽车行业发展新趋势,推进实施“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新四化”发展战略,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移动出行服务等核心技术关键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并努力将创新技术优势向海外溢出实现差异化竞争,通过整体协同、四化融合,加快构建面向未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业务生态体系。

3、持续提升的创新能力优势

公司已建立起全球联动的自主研发体系,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合资企业的本土化研发水平国内领先;新能源汽车自主掌控核心技术,互联网汽车研发和产品应用全球领先,智能驾驶关键技术领域全面布局,移动出行服务、汽车金融服务、汽车产业链服务等领域创新能力突出,业务规模和服务能力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四、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市场演变大格局、行业变革大趋势,继续深入推进“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新四化”战略,坚持创新引领、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压茬推进,在抢抓市场结构性机遇、努力提升经营业绩的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