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业评价的新内涵是什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业评价的新内涵是什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业评价的新内涵是什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把课程评价视为课程改革的有机构成;
在课程价值观上,强调超越控制本位的目标取向评价,充分理解课程实践,尊重评价对象的主体价值,运用多元价值标准,将课程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评价对象进行合作性意义建构的过程。
因此,新课程评价力求超越单一目标取向的传统评价模式,走向目标取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有机结合。
2).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
发展性教学评价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评价理念。
发展性教学评价不同于水平性教学评价和选拔性教学评价。
它是一种重视过程性和评价对象主体性的,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评价。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针对以分等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而提出的,它主张面向未来,面向评价对象的发展,同时是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深化和发展。
它由形成性教学评价发展而来,但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原始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工作的改进,而发展性教学评价更加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
它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价值多元。
尊重差异是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内涵表现为: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克服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
它立足现在,回顾过去,面向未来,主张根据过去的基础,现在的状况,确定评价对象发展的可能目标需求。
(2)评价内容综合化。
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试、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评价主体多元化。
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
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与专家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
(5)关注发展过程。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
简之,新课程评价提倡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要求改变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传统评价方式,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力,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关注每名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2.结合教学实际,你认为教师应如何贯彻学业评价张扬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新理念
1)、坚持“以学为主”不动摇
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是——学思离散、知行脱节。
其主要原因就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不是主动自觉的学习,而是在教师压迫之下的“被学习”。
“填鸭式”的教学根本就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只是流水线的“得到信息——默记于心——按题索答——准备应试”,怎么能是实现“学思结合”?
“互教互学,外化共享”学习课堂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领”之下,个体学习——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和研讨,质疑释疑,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能够促进“学思结合”的特点。
问题是,教师如何智慧引领、组织积极思维下的学习活动,真正的让学生动手、动脑、思考、发展。
2)、突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力是智慧的核心,只有活动没有思维量的课堂不是好课堂。
学生的思维锻炼,并不是指一味的静思、默想,更不是“静听”、“做题”,寻求好的学习策略、学会组织学习以及在活动中表达等等,都需要学生的思维。
静思、自省下的顿悟可以提升思维,活动中思考和活动后的反思也可以提升思维,学生的智慧发展,不仅需要理性智慧,更需要实践智慧。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任何活动,必须是以“积极思维”为前提的,不论是听老师讲解,还是合作展示,学生是否“积极思维”是衡量课堂教学活动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不论组织学生“互教互学”时,还是组织学生“外化知识”时,都要牢记这一点。
3)、积极尝试实践性学习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观点是“知难行易”(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认为,人类的知与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从“不知而行”到“行而后知”再到“知而后行”。
行在先,知在后,“行先知后”,知是从行中来的,能实行便能知,能知便能进步。
在知行关系上,他提出了“知难行易”,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我们在课堂中的感觉是“知易行难”,这是一种辩证关系,并不矛盾。
“知难行易”是指在实践中总结规律、体验智慧、发现问题的本质,是从实践到理论的“难易关系”,而我们课堂教学是以间接经验的传授为主,不经过实践体验和实践检验,是从书本理论到实践行动的“难易关系”。
学生的学习实践方式有多种,并不仅仅是社会实践一种方式,要落实“知行统一”,可以将“学习实践、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目标,完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是要是让学生通过眼、耳、鼻等多种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并在感知“现象”的过程中,开动思维机器,认识“现象”的本质过程。
为此,教师应通过问题引领,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互教互学,外化共享”学习课堂中的“外化”思想,就是为了把传统学习变成学生的实践性学习,通过学生的直接参与活动,表达、表现自己的思想,在实践中提升智慧。
4)、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的能力。
首先要学会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这样才会有探究的源泉,才会让问题一步步明晰起来。
探究要注重过程的培养,那是实际明晰问题的过程,这同时也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标尺。
5)、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合作学习的形式必须是循序渐进的。
实践证明,低年级的合作学习,从同桌同学的合作开始比较有效,最初甚至可以允许小朋友两两自由组合;
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
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
在合作中和合作后,要不断引导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好处。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讨论问题,如何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最核心的,在小组中要有感恩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同伴。
3.请你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
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认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产能力。
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就必需加强学生对地图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根据联合国新定义的文盲标准:
如果不会看地图、不会使用电脑,那就会被列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之列。
可见,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把地图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至关重要。
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好读图技能,更好地去获取地理信息呢?
以下我来给大家谈谈几点建议。
一、熟悉图表语言,掌握读图的基本步骤
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要学会读图、用图,首先应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图表语言,明确有关概念。
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点、线和图形,各种符号不仅表示地形、地物的位置、性质,还能代表所示地物的范围和大小等数量关系,所以只有讲清各种符号的地理意义,才能使学生熟悉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准确而迅速地找出它们的分布概况,相互联系等。
其中,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都是组成地图的要素。
图例是地理事物的标记,让学生懂得地图是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是读懂地图的基本前提。
学生通过熟悉图例、联系地图上的符号,最终达到能够认识具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
二、诱导启发学生,培养读图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多看地图,培养学生经常读图的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没有地图就无法学好地理,地图是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钥匙。
其次,还要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丰富的地图知识作指导,通过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读图来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册、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理景观图、黑板略图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彩图,产生欢愉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
例如可以寀用游戏的方式进行一些记图、画图、说图比赛活动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除了在教学中利用地图外,教师还要经常向学生强调,课外作业也要使用地图作为学习的工具,还要调动学生平时利用休闲时间阅读世界、中国、海南地图等,让学生懂得地图是巩固地理知识和扩大知识面的源泉。
三、加强读图训练,强化读图能力
阅读地图不仅要看清地图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探究和发现隐藏在地图语言背后的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充分挖掘了地图语言的概括的、丰富的内涵。
因此应不断强化读图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逐步养成使用地图的能力,使地理知识和读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如讲《中国行政区划》时,着重讲政区图的用途和读法,让学生通过读图练习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和轮廓。
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可挂出《中国行政区》空白图,让学生回答各省区的名称或简称,然后在地图册上,勾画省区界线,填写名称,并涂上颜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将黑板上的图片拿去让一名学生在板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填写各省区的名称。
通过板图、图片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能很快地掌握有关的地理知识,并且能避免死记硬背,达到了练中学,学中练的目的。
地图语言和文字语言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直观,既可表示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又能表示地理事物在时空上的动态变化,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基本表达方式在传达地理信息方面的作用是文字所无法取代的。
运用技能,反复练习,最终解决问题。
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然而技能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对每一节地理课,都要精心设计,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四、培养绘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