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852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45 大小:33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最新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最新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最新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最新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1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

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

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

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2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

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②过程和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难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课前准备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2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一幅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

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②过程和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

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2、点评学生绘画。

选择一段配画朗读。

  3、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四、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介绍作者泰戈尔。

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2、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3、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教学反思:

《花的学校》同步练习

一、比较下面的字,再组词。

  裳()碰()棵()

  棠()湿()课()

二、猜字谜。

(答案从课文中找)

  1.把“党”字中的“儿”换成另一个字,可以组成()字。

  2.一只狗从洞里跑出来,是()字。

三、看看下面的词语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几个。

  一群一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哗啦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急忙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知道这些花经常穿什么颜色的衣裳吗?

  ()的丁香花()的月季花

  ()的玫瑰花()的牵牛花

五、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

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也试着写几个富有诗意的句子。

  泰戈尔的诗句:

  1.湿润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2.花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3.雷拍着大手。

  你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当雷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的东风走过_________,在竹林中_________。

于是_________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出来,在_________上跳着_________的舞。

七、下面的花有哪些是春天开的?

请为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加上花朵)

  梅花丁香桃花荷花

  菊花玉兰花月季花牡丹花

3、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勤学好问的。

理解孙中山为什么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

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生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揭题:

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课文讲谁不懂?

哪儿不懂?

要问谁?

“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

读完课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

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3、指名分读课文正音

4、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仔细默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