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842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docx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docx

1、2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体系) 2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

4、什么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 2

5、系统演化构成中的进化和退化的辩证关系 2

6、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3

7、生态系统三大规律 3

8、人与自然的和谐 3

方法论 4

9、科学问题的意义 4

10、科研选题的重要性 4

11、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步骤:

自己看书) 4

12、观察实验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观察与理论的关系,机遇)观察中渗透理论 4

13、科学观察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书本P126) 5

14、科学实验的特点 5

15、观察实验中的机遇(书P133)机遇 5

15、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书P145) 5

15、非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5

16、科学假说的特征与作用 6

17、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6

18、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 7

19、绿色设计和传统设计的区别 7

20、绿色设计的本质特征及其哲学基础 7

科技观 8

2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8

22、科技一体化的表现 8

24:

科学与非科学划界 8

25、科学发展的模式 9

26、科技的生产力功能 9

27:

小科学大科学 10

28、科技价值观 10

加11.29:

1、简述什么事科学,什么是技术,二者之间辩证关系

2、何谓大科学,何谓高技术

3、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谈谈其社会功能

1、2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体系)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

学科性质规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体现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般方法和整体的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并探求其本质和发展普遗规律的科学体系。

总的看来,体系结构无非是两种安排:

一种是自然观——方法论——科技观;另—种是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

前者主要是辩证逻辑结构,即按照从客观辩证法(肯定环节)到主观辩证法(否定环节)得到土客观辩证法统一(否定之否定环节)的辩证逻辑顺序构建自然辩证总论的体系。

后者主要是历史结构,即按照历史线索。

本书内容安排和体系结构基本上采纳了第一种做法,即:

导论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科学技术方法论一科学技术观。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又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

9

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研究对象:

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科技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它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的局限性,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批判了形而上学机械论,深刻的揭示了自然界发展本身的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从古代朴素辩证思维到近代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唯物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完成。

4、什么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确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本质特征:

(1)整体性,是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独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

(2)开放性,是指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界任意一个物质系统都会向其所处环境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而环境也对物质系统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

(3)动态性,是指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4)层次性,是指系统处于物质的一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层次关系的性质。

5、系统演化构成中的进化和退化的辩证关系

在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中,同时存在着进化与退化两种不同的方向。

进化是物质系统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

退化是指物质系统演化中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

两者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主要表现在

(1)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

从系统自身看,以进化为主的过程往往内在的包含退化过程,同样,以退化为主的过程往往内在的包含进化过程,纯粹的进化或退化的过程是极其罕见的。

(2)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

系统的进化是以环境的退化为代价,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的。

(3)进化与退化相互交替。

在一定条件下,进化过程可转入退化过程,相反的,退化的过程也可转入进化过程。

总之,在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中,同时存在着进化与退化这两种不同的趋势,它们之间相互包含、共存共生、相互交替,共同构成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演化过程。

6、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现在科学的研究的诸多成果证实: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机制。

自组织是在开放背景下,系统自发形成内部有序结构的过程。

理解自组织概念的关键在于:

模式是内部自发产生,而不是由系统外部输入的。

事实上,任何新的有序结构模式的形成都是通过自组织实现的。

自组织是系统演化的一般机制。

(1)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所谓开放就是借助外部环境输入的负熵克服、抵消内部的熵增

(2)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

(3)在远离平衡态时,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转变为一种非线性机制。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各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

(4)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宏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被称为涨落。

当系统处在远离平衡态时,涨落使系统状态发生的微小变化有可能通过非线性的反馈机制而被放大,使系统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

通过涨落达到有序,这就是所谓的“生序原理”。

7、生态系统三大规律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其特征是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外部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由此推动的物质的循环。

为了加深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寻求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就得研究和提炼出生态系统的规律。

(1)闭路循环规律。

A闭路循环的科学图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多种多样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生态系统的物质运动是周而复始的物质循环,而非物质的单向线性流动。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从物理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物理环境,完成一个由简单无机物到各种高能有机化合物,最终又还原为简单无机物的生态循环。

B转化再生与多层次分级利用C主体性偏差及纠正

(2)反馈调控规律循环。

反馈是指把系统的输出结果运送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进行校正以达到目标要求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控制效果的回报。

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它使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结构不断趋向系统的目的,达到生态平衡。

A层次性B目的性C复杂性D启示

(3)系统和谐规律。

循环在生过程和反馈调控机制昭示了生态系统的内在和谐性。

这种内在和谐性的进一步展现,便是生态系统见诸于形体的和谐状态。

生态系统的和谐状态主要体现在要素比例、结构方式、外在形式、生机活力、性能耦合等方面。

A恰当的要素比例B)稳定的层次结构C和美的外在形式D绵延的生机活力E精致的系统耦合

闭路循环规律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运动过程,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系统和谐规律显现了生态系统的本然性态。

三大规律在“过程一机制—性态”的辉映中系统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些规律理当成为人们制定行为规范和进行社会实践的依据。

保持生态系统的这种和谐统一的局面,离不开对生态三大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实践。

它指引我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狭,树立一种生态的伦理价值观,消除生态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冲突,实现两者的统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8、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展开成三个层面

(1)人与人工自然的和谐。

1.“合真”的增益作用;2.“向善”的消费的功能;3.“达美”的直观效应。

人与人工自然在真、善、美三方面都可递进实现和谐。

人类实现上也一直在不懈地追求这种和谐。

(2)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和谐。

1.形式协调。

2.作用互利。

3.意蕴相恰。

(3)人与天然自然的和谐。

1.要素比例的协调;2.物能循环的低耗性;3.信息交流的合目的性。

人与人工自然和谐了,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和谐了,人与天然自然和谐了。

“人—人工自然—天然自然”巨系统也和谐了。

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与

自然和谐的规定性(胡锦涛):

①生产发展;②生活富裕;③生态良好。

人与自然和谐的条件

(1)建立辩证的自然整体观

(2)掌握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3)注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

(4)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9、科学问题的意义

方法论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科学实践水平和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能得到解决的矛盾。

科学问题的意义主要有

(1)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起点,这是由科学研究自身的探索特点所决定的。

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都是为了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是对未知的探索。

每个科研工作者首先要解决从什么地方开始研究的问题。

(2)科学问题不仅是科研的真正起点,而且在科学研究中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确立了问题就找出了疑难之处,也就确立了研究的对象和目标,因此科学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动力,推动科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3)科学问题表明了科研中的关键点,它所预示的解决方向,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且科学问题的提法往往包含着某种假说的成分,或以某种假说为前提,这也会对科研产生指导作用。

10、科研选题的重要性

进行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首先必须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中心问题。

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始步骤、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研选题的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科研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到科研的途径和方法。

课题选择是否恰当决定了科研工作进度的快慢以及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

(1)科研选题在科研工作中是否具有战略意义,是决定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和首要环节。

科研选题是科研工作的起步,需要科研工作者敢想敢说敢做,还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要求和正确的方法。

(2)科研选题本身就是一项科研

工作。

正确的选题既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科研的结果,能否选好课题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与方法,也反

映他的科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有创见的研究课题对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有创见的课题的提出,往往成为科学发展和取得成就的路标,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的研究方向。

11、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步骤:

自己看书)

科研选题在科研工作中具有战略性重要意义,关系到科研的成败、成果的大小以及价值、进度的快慢,在科研选题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原则:

(1)需要性原则。

指所选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