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386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doc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doc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七)三步计算应用题练习

来源:

本站原创2009-11-1114:

48:

55

[标签:

四年级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练习七第11~13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三步计算一般复合应用题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明确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今天这节课,就按照解答一般应用题的步骤,练习三步计算应用题。

(板书课题)

  2.根据下面的条件或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

  

(1)苹果树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数多15棵。

  

(2)葡萄的重量是香蕉和橘子总重量的2倍。

  (3)剩下的4天铺完,平均每天铺多少米?

  (4)余下的每小时织12米,要织多少小时?

  二、基本题练习

  1.解答下列各题。

  

(1)服装店有花裙子40条,红裙子的条数是花裙子的3倍,蓝裙子的条数比花裙子和红裙子的总数少20条,蓝裙子有多少条?

  提问:

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

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怎样想?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让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再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

  追问:

为什么前两步要先求出红裙子和花裙子的总条数?

  

(2)服装店有2q0套服装,卖了8天,平均每天卖15套。

余下的如果每天卖20套,还可以卖多少天?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

小括号里两步各是求的什么?

这道题为什么要先求还余下的套数?

  2.小结。

  解答应用题要一步一步思考、分析,其中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

  量关系,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

  三、对比练习

  1.做练习七第ll题。

  指名读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第

(1)题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问题是先求什么?

  为什么?

(求这个问题要知道桃树和梨树的棵数,其中梨树的棵数不知道,所以要先求出来)求梨树的棵数为什么用38x2+14来计算?

  第

(2)题前两步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为什么用38+38x2求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

  2.做练习七第13题。

  看图,理清图意。

  

(1)做第13题第

(1)题。

  提问:

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要求什么问题?

可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让学生列出算式,指名口答。

  提问:

这道题要用图里哪些条件来列出算式呢?

  指出:

图中告诉我们四件商品的价格,我们要根据题意从中选   择有用的条件列出算式。

  

(2)做第13题第·

(2)题。

  读题理解题意。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提问学生有哪几种解法,老师板书。

  比一比:

(1)题和第

(2)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指出:

两道应用题都要结合图意选择有用的条件来列式解答,   都是求两积之和的应用题。

(1)题是求两积之和的三步计算应用  题,第

(2)题求两积之和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答。

   (3)做第13题第(3)、(4)题。

  读题理解题意。

  比一比: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似之处?

  指出:

题目类型一样,解题思路也相同。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在做的过程中如果发   现问题,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

  集体订正,讲评。

  指出:

当剩下的钱不能正好买整数条毛巾,出现余数时,即55   ÷8=6条……7元时,按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就只能买6条,7元钱作为找回的钱。

  (4)追问:

解答这四个应用题要注意什么?

  指出:

要审清题意,根据问题从多余条件中选择有用的条件,按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并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来解决出现的数学问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12题,第13题第

(1)、

(2)题。

 

1、柯子豪要看一本290页的漫画书,计划7天看完,实际上前4天每天只看了20页,要按计划看完,以后每天要看多少页?

2、薛添前6天平均每天读15页,后9天共读210页才把书读完,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1、水果公司运来梨25筐,苹果60筐,共重2625千克,已知每筐梨比每筐苹果重20千克,求每筐梨和每筐苹果的重量。

2、一座大桥长34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时每分钟行800米,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5分钟,火车长多少米?

(二)

1、 灯泡厂三月份生产灯泡4560个,二月份比三月份多生产360个,如果每12个装一盒,

那么这两个月的灯泡一共可以装多少盒?

2、 灯泡厂三月份生产灯泡4560个,比二月份多360个,如果每12个装一盒,那么这两个月的灯泡一共可以装多少盒?

1、希望小学五月份用水2180立方米,比四月份节约了135立方米,因此比四月份少缴水费270元,四、五月份共缴水费多少元?

2、甲乙两人,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72米,两人同时从A地到B地,乙比甲多用4分钟,求A,B两地的距离。

(三)

1、学校买来红粉笔5盒,蓝粉笔是红粉笔的3倍,白粉笔的盒数是蓝粉笔的4倍,学校买来白粉笔多少盒?

2、学校买来红粉笔5盒,蓝粉笔是红粉笔的3倍,白粉笔的盒数是红粉笔和蓝粉笔的4倍,学校买来白粉笔多少盒?

1、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了2小时后,离乙地还有160千米,行了4小时离乙地仍有10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一箱苹果,甲分去12千克,乙分去18千克,结果乙要给甲6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

(四)

1、4根钢材重100千克,用一辆载重3吨的卡车一次可运多少根?

2、一个坏的水龙头每天浪费10升水,照这样计算2008年一年浪费水多少升?

假如苏州市有1000个这样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毫升水?

1、学校组织235人劳动,男生的一半和10名女生摘西红柿,15名女生摘扁豆,剩下的人打扫卫生,打扫卫生的男女生人数相同,共有多少人打扫卫生?

2、小华储蓄38元,如果再储蓄8元就相当于小红储蓄的3倍少2元,他们一共储蓄多少元?

(五)

1、一列汽车经过某山,上山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下山速度是50千米,上山用6小时,下山用4小时,求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2、有三个植树小组,第一组植树500棵,第二组植树比第一组的3倍少460棵,第三组植树是前两组和的一半,问第三组植树多少棵?

1、甲乙两班共50人,乙丙两班共70人,甲丙两班共60人,甲乙丙三班各多少人?

2、三、四年级捐款,平均每班捐款152元,三年级6个班,平均每班捐款140元,四年级平均捐款160元,四年级有几个班?

 

,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2.尝试解答。

学生可能分步解答:

24×2=48(元)24÷2=12(元)48+12=60(元)3.小组交流:

你是怎样列式的?

把你的解法和思路与同学交流一下,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4.你能想办法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读这个算式并计算。

同伴交流:

方法:

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先看最后一个算式,最后一个算式中的已知数不动,看未知数是由哪个分步算式得来的,就把它改成分步算式,改写后一定要看看是否改变了运算顺序。

方法一:

24×2+24÷2方法二:

24×2+24÷2=48+24÷2=48+12=48+12=60=605.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相同:

计算结果相同。

运算顺序相同不同:

方法一三次脱式,方法二减少了48+24÷2这步,把24×2和24÷2同时算出来了。

6.教师出示个别错误现象,集体订正。

说明简化过程,可以减少错误。

7.总结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解决问题: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100-24×3=100-72=28(元)3.引导观察:

算式中有什么运算符号?

不是同级运算时,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根据情景提供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并进行交流,解答。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还有以下几种:

爸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买1张成人票,3张儿童票,一共要付多少元?

买5张儿童票,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P7做一做第1题。

2.我们已经知道了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划出下面每题的第一步。

203—135÷59120×8+28120×3-720÷7297-12×6+43先请学生用加减乘除手势,表示出每题第一步运算,第三小题可追问同时算什么?

第四小题可追问第二步先算什么?

3.P7、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第一问,再组织提问题练习,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解答。

4.教材第9页7、9、10题第7题是求两商之差,且路程160千米被用了两次,练习后要引导学生比较,感受到他们都是应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关系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9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这一条件的,然后独立解答。

进行一题多变的变式练习。

教师提出:

如果条件不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解答?

加一个条件“养鹅的只数与鸡同样多“其他条件不变,问题改为“李大伯家一共养鸡、鸭、鹅多少只?

”怎样解答?

第10题解题思路:

(1)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

(2)先求上、下两层现在各有多少本,再求原来两层各有多少本。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混合运算中含有两级运算的应怎样算?

板书设计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方法一:

24×2+24÷2方法二:

24×2+24÷2=48+24÷2=48+12=48+12=60=60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100-24×3=100-72=28(元)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作业设计基础:

1.对号入座(先计算下面各题,在与相应的座位相连)2.203-135÷928+120×897-12×6+4326×4-125÷5综合:

3.李阿姨去服装城批发了一批上衣和裤子,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4.一共花了多少元?

5.课本练习一第6题6.课本练习一第8题。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