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写作课件 王家新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288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造性写作课件 王家新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造性写作课件 王家新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造性写作课件 王家新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造性写作课件 王家新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造性写作课件 王家新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造性写作课件 王家新1文档格式.docx

《创造性写作课件 王家新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性写作课件 王家新1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造性写作课件 王家新1文档格式.docx

几年中文系下来,如果还不懂诗,不懂文学,那是说不过去的。

无论如何,文学对我们的一生都是很重要的。

诗歌使人优秀。

写出一首好诗是一种幸福,读到一首好诗或一本好书更是一种幸福。

诗歌和文学对我们心灵的力量足以使我们对它感恩。

开设创造性写作课程,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的学习和实践。

文学创作,包括了诗,小说,散文、戏剧,甚至也包括了富有创造性的批评(巴特、桑塔格,引人入胜,愉悦、洞见、启示,就是作家,文本,甚至评论的东西更精彩,更有文学价值)和翻译(穆旦,袁可嘉)。

这些是从文类上分的,但我们对何谓“创造性写作”还应有更深入的认识。

不然,你也可以写诗,但写出来的可能只是分行的散文。

甚至比有些散文更缺乏诗意。

美国诗人,曾在多所著名大学主持过创造性写作课程的乔直这样对我说:

“作为一个想象性写作课程的教师,我创造一种相遇,以使学生领悟到语言如何像大自然一样,可以成为一种活生生的神秘的资源,而一般的写作总是作为某种“给定”的记忆、习语、观念和意象的反响。

”(蜡烛,固然好,但没意义的程度。

前途是光明的,为什么一定是光明的呢?

你就不能换个别的方式表达?

你如果一直这样小和尚念经一样念下去,那我看,你一定是没前途的!

而那些真正富有创造性的写作,总是打破这类惯常习语的束缚,使我们一瞬间体会到语言的美、光辉和力量。

比如说对爱情力量的赞美。

帕斯捷尔纳克曾写过这样令人难忘的诗句,来描述那种曾照亮他的、给他的生命带来新生的美丽女性:

“你来时带着一把椅子,/你取下我的生命如同取自书架/并吹去名字上的蒙尘。

”多么美,多么清新!

仿佛骤然间给我们带来了一阵无比清新的风。

多多独特、惊人的语言秉赋和能力,对家园神话的语言铸造,其语言往往具有出乎不意、直抵人心的撞击力。

这种来自语言本身的力量,在他的近作《四合院》中再度迸发,像“撞开过几代家门的橡实”、“一阵扣错衣襟的冷”、“张望,又一次提高了围墙”,这些诗句本身的意味和力量即令人颤栗。

这昭示我们,那些优秀的诗人,不仅是为民族保存并深化记忆的人,也是在骤然间为我们揭示出母语的光辉、潜能和魅力的人。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本身,体现诗意、文学性、艺术匠心之所在。

语言之路。

鲁迅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思想多么深刻,更在于他是一位语言大师。

正是这使他立于不败之地。

比如《秋夜》不仅写到“奇怪而高”刺向夜空的树,“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许多小飞虫乱撞”,这个“丁丁地乱撞”,真是一字千钧,动人心魄。

不仅写出了一种清脆的声音的质感,更道出了小飞虫粉身碎骨扑向光明那种精神,或者说悲剧。

今天看来,他语言的功力仍难以企及。

还有莎士比亚,那么伟大,但艾略特说他其实从来没有思考或,那么靠什么伟大?

靠本能直觉,语言天才,一出来就是“黄昏如黑色的斗蓬”,你不能不服。

《十四行诗》“我的爱能在墨痕里永放光明”。

但了解了这些,并不能一定保证我们能成为作家诗人。

因此,我在这里推荐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第一封信》(三联)。

我与里尔克最初的相遇。

1981年,大三,我第一次在袁可嘉等编选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1月版)中读到冯至译的《秋日》、《豹》、《啊,诗人,你说,你做什么》等十首诗和《布里格随笔》片断,对于刚刚走上诗歌之路的我,无疑是一种照亮和提升,它给我带来的内在震动与激荡,它所闪射的贵重的光辉,使我至今仍怀着感激之情。

也许正从那一刻我就意识到:

这正是我一生所需要并认同的诗人。

这样一位诗人给我带来的,决不仅仅是几首好诗或一些新奇的句子,而是对我的一生都无比重要的东西。

我至今仍难忘第一次读冯至译的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第一封信》时所记住的那些话,它在我内心所引起的颤栗已超出了一切言语:

“我必须写吗?

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若你以“‘我必须’对答那个严肃的问题,那么,你就根据这个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

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做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你的职责是艺术家。

那么你就接受这个命运,承担起它的重负和伟大”。

这样的教诲之于当时的我,真是比创伤还要深刻!

它使我从此看清了一种未来。

可以说,正是从里尔克这样的诗人那里,我才更深入地领会到何谓“诗歌精神”,或者干脆说,意识到我们自身的命运。

因此,这不是一般的影响,借用《布里格随笔》中的一几话,“它们(会)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

我们从事文学,就出于这种内在的最深切的要求。

为什么学诗读诗?

有人说诗歌很美,有人说诗很抒情,有人说诗是文学最集中、最精华的体现(哈代),这些都不错,但从更深刻的意义讲,我们读诗,就是为了和人类最优秀的心灵相遇,或者说,与我们自身的心灵相遇。

这里再谈我自己一经历。

2005年初夏一个晚上,北兵马寺胡同中的中戏小剧场。

2005年大学生戏剧节首场演出。

我被告知理工大学的太阳剧社用了我一首诗,征求我的同意,并请我来看演出。

演出开始:

舞台上前后两排高低错落的灯光刷地亮起,并在车流声和喇叭声中轰隆升起,颇为震撼人心。

这时从幕后一个人出现,不辨面容,在黑暗的角落里读一首诗,车流声从桥上隆隆驶过,淹没一切。

他几乎不是在读,是在孤独中放声喊。

至此,我才知道他读的是我在九十年代初写的一首诗《帕斯捷尔纳克》。

我在观众席中听着。

我没想到他们用的是这一首诗。

与其说我兴奋,不如说我不安。

因为这并不是一首对公众讲话的诗。

我担心把这首诗念走了。

我自己几乎从来没有在公场合“朗诵”过这首诗。

内在的迸发和闪耀。

我自己的嗓子也承担不了这样强度的声音。

听着舞台上传来的“喊”,我有些难为情。

接下来的演出极其荒谬,似乎和这首诗完全无关:

男瞎子与女瘸子的“爱情”、女主人与她耍的猴子……等等。

在开头用这样的诗是否有必要?

但是,我渐渐感到了那无声的痛苦,那种在生命理想与卑琐现实形成的强烈的撞击力。

它远远超越了“大学生”戏剧。

戏的最后,主角在台前回头喊了一声“你还在不在?

”“我还在”,那个几乎被忘记的声音传过来了“我还在,还在桥下”。

于是两排灯光从高处亮起,在车流声喇叭声中轰隆落到舞台中央,戏结束了。

我才和其他观众一样,感到了这出戏的“构架”:

诗成为有机的一部分,再也分不开了。

前来寻找“感动”的教育部的官员礼貌地表示了他的困惑(持相同看法不止一人)“你们究竟要表达什么?

”导演“如果我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我就不会排这个戏了”(他说这个戏已演过三年了,愈来愈不“清晰”)。

更多的是肯定和赞赏。

“切·

格瓦拉剧组”的激情说好。

还有一位人艺的编剧很感动地说,你们做我们没想到去做,也不敢做的事情。

还是那位编剧:

为了挣钱,我曾接一些电视剧的话,看了后惭愧,我要回到戏剧上来。

编剧、导演兼主演顾雷讲话了。

他是理工大学99级生化专业学生,同专业中有一位高年级学生,被视为怪癖,有“精神障碍”,他们在一起谈的都是文学、哲学、人生的问题。

一次,他们相约在北四环的桥下,在那里,他第一次听到这位同学放声朗读《帕斯捷尔纳克》这首诗。

最后他们一起在深夜的桥下大声读着。

而桥上是不断驶过的大卡车的声音。

就这样一直到凌晨,他们到小吃店吃了一点早点,然后告别。

从此,随着毕业,他再也没有那位同学的消息。

这就是为什么这出戏叫《告别无羁的长夜》。

纪念他们心灵史上最难忘的一夜。

那一夜,似乎决定了他们的一生。

《帕》这首诗总之,成了我的“代表作”。

被收入各类诗选,其中的诗句也经常被人们引用。

这些,都是我在写这首诗时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但我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如此认同这样一首诗,因为在其中他们与自身的命运骤然相遇,他们在其中感到了自己内心中的那种疼,他们长久以来忍在眼中的泪。

因此我理解那个年轻人为什么几乎放声“喊”这首诗。

我自己也经历了这一切。

那时我住在西单路口的一个胡同里,乘坐公共汽车从长安街边上到东边上班。

有一天大雪刚停,还没有完全停,我乘坐的公共汽车轰鸣着驶过电报大楼,于是我想起了远方的远方,想起帕斯捷尔纳克,想起我们共同的生活和命运。

满载的公共汽车一路轰鸣着,一道雪泥溅起,一阵光芒闪耀,一种痛苦或者说幸福就要从内心里发出它的呼喊,于是我写下了这首诗:

帕斯捷尔纳克

不能到你的墓地献上一束花

却注定要以一生的倾注,读你的诗

以几千里风雪的穿越

一个节日的破碎,和我灵魂的颤栗

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

却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

这是我们共同的悲剧

你的嘴角更加缄默,那是

命运的秘密,你不能说出

只是承受、承受,让笔下的刻痕加深

为了获得,而放弃

为了生,你要求自己去死,彻底地死

这就是你,从一次次劫难里你找到我

检验我,使我的生命骤然疼痛

从雪到雪,我在北京的轰响泥泞的

公共汽车上读你的诗,我在心中

呼喊那些高贵的名字

那些放逐、牺牲、见证,那些

在弥撒曲的震颤中相逢的灵魂

那些死亡中的闪耀,和我的

自己的土地!

那北方牲畜眼中的泪光

在风中燃烧的枫叶

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我怎能

撇开这一切来谈论我自己?

正如你,要忍受更疯狂的风雪扑打

才能守住你的俄罗斯,你的

拉丽萨,那美丽的、再也不能伤害的

你的,不敢相信的奇迹

带着一身雪的寒气,就在眼前!

还有烛光照亮的列维坦的秋天

普希金诗韵中的死亡、赞美、罪孽

春天到来,广阔大地裸现的黑色

把灵魂朝向这一切吧,诗人

这是幸福,是从心底升起的最高律令

不是苦难,是你最终承担起的这些

仍无可阻止地,前来寻找我们

发掘我们:

它在要求一个对称

或一支比回声更激荡的安魂曲

而我们,又怎配走到你的墓前?

这是耻辱!

这是北京的十二月的冬天

这是你目光中的忧伤、探询和质问

钟声一样,压迫着我的灵魂

这是痛苦,是幸福,要说出它

需要以冰雪来充满我的一生

1990.12.北京

就是这样一首诗。

“这是痛苦,是幸福,要说出它/需要以冰雪充满我的一生”。

我说出了吗?

似乎说出了一些,但还没有。

还需要以冰雪来充满我的一生。

当然,在今天我们已很难呼吸到雪。

我们呼吸到的是一个物欲世界最贪婪、腐败的气息。

但只要我们写诗,我们不想屈服于灵魂的死亡,就需要以“冰雪”来充满我们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