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中段矿石穿脉巷道施工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3206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50中段矿石穿脉巷道施工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850中段矿石穿脉巷道施工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850中段矿石穿脉巷道施工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850中段矿石穿脉巷道施工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850中段矿石穿脉巷道施工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50中段矿石穿脉巷道施工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850中段矿石穿脉巷道施工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50中段矿石穿脉巷道施工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50中段矿石穿脉巷道施工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2、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3、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院《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二矿区850m中段开采工程850m中段平、断面图》(图号305C01263-2305C01263-8、305C01263-9、305C01263-10、305C01263-11);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金川公司二矿区850m中段开采工程-―850m中段平面工程矿石穿脉巷道使用图纸图号为305C01263-2、305C01263-8、305C01263-9、305C01263-10、305C01263-11,巷道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断面。

二、岩性特征及水文地质

1、根据井下揭露围岩状况,预计施工巷道的围岩主要为红色条带混合岩,夹含薄层灰色斜长角闪岩,岩体坚硬,区域断裂构造发育,在倾斜的上下端与断裂发育处及易冒落。

2、水文地质情况为岩体有裂隙,涌水量为50m3/h,并且水中SO4离子超标,具有极强侵蚀性。

3、安全注意事项

由于围岩破碎、地应较大,应及时进行一次支护(耙岩机前巷道墙部必须进行一次支护),防止局部或大面积的突然冒落。

三、技术特征

本次施工的18行850m中段平面工程矿石穿脉运输通道具体区段及坡度如下:

1、(58)→(59)段坡度为3‰,长度为55.737M;

(59)→(60)段坡度为3‰,长度为98.484M。

2、(67)→(68)段坡度为3‰,长度为55.737M;

(68)→(69)段坡度为3‰,长度为22.330M;

(69)→(70)段坡度为3‰,长度为102.425M。

3、(71)→(72)段坡度为3‰,长度为55.737M;

(72)→(73)段坡度为3‰,长度为92.263M;

(73)→(74)段坡度为3‰,长度为52.360M;

(74)→(75)段坡度为3‰,长度为19.967M;

(75)→(76)段坡度为3‰,长度为13.090M;

(76)→(77)段坡度为3‰,长度为13.090M。

4、(78)→(79)段坡度为3‰,长度为55.737M;

(79)→(80)段坡度为3‰,长度为94.172M。

5、(84)→(85)段坡度为3‰,长度为63.591M;

(85)→(86)段坡度为3‰,长度为11.706M;

(86)→(87)段坡度为3‰,长度为58.490M。

根据设计,矿石穿脉巷道根据围岩情况有四种不同的支护形式:

A方案支护用于岩体稳定地段(附断面图):

掘断面11.095㎡,净断面9.271㎡,掘宽3700㎜,掘进拱半径1850㎜,墙高为1500㎜,支护厚度为200mm,砼支护等级为C30。

巷道支护分为两次支护,均为锚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施工中严格执行<<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锚杆采用Ø

22×

2225㎜螺纹钢制作,砂浆锚固,紧固端用滚压直螺纹及螺帽,锚杆垫板为§

10×

200×

200mm钢板,网片采用Ø

6.5㎜钢筋焊接金属网,网孔规格150×

150㎜矩形网格,搭接量100㎜。

第一次支护采用砂浆锚杆+金属网+喷射砼联合支护方式,锚杆间排距1000×

1000㎜,每米消耗共9根,砼厚度为100mm,随掘进工作面推进。

第二次支护待岩体放压后进行,距工作面不超过50m,锚杆间排距1000×

1000㎜,每米消耗共10根,第二次支护与巷道掘进和一次支护施工平行作业。

每米材料消耗为:

锚杆19根,喷射混凝土1.824m3。

B方案支护用于岩体稳定性较差地段(附断面图):

掘断面12.567㎡,净断面9.271㎡,掘宽4000㎜,掘进拱半径2000㎜,墙高为1500㎜,支护厚度为350mm,砼等级为C30。

第一次支护采用砂浆锚杆+金属网+喷射砼联合支护方式,支护厚度为50mm,其余技术参数及要求与A方案相同。

待岩体放压后进行第二次支护;

第二次支护采用砼支护,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50m,支护厚度为300mm。

C方案支护用于岩体不稳定地段(附断面图):

掘断面12.567㎡,净断面9.271㎡,掘宽4000㎜,掘进拱半径2000㎜,墙高为1500㎜,支护厚度为350mm,砼等级为C30。

第二次支护采用钢筋砼支护,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50m,支护厚度为300mm,钢筋搭接长度为35d。

D方案支护用于岩体接触带、破碎等极不稳定地段(附断面图):

第一次支护采用砂浆锚杆+金属网+喷射砼联合支护方式,锚杆间排距为800×

800mm,支护厚度为50mm,其余技术要求与A方案相同。

待岩体适当放压(以每1次支护没有明显开裂为原则)后进行第二次支护,一般情况下,应在破碎带等不良岩层掘进后及时开始第二次支护;

若巷道穿过的不良岩层较长,第二次支护距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30m,并应在掘进施工后1个月内实施;

第二次支护拱部、直墙和底板钢筋混凝土支护,并对底板进行弯钩锚杆加强支护,对直墙和拱部采用锚注式锚杆加强支护(拱部和直墙部支护厚度为300mm,底板支护厚度为200mm,钢筋搭接长度为35d);

若采用上述支护方式后,巷道变形仍不能稳定,可增加中长锚索加固;

弯钩锚杆杆体为Ø

18二级螺纹钢筋制作,总长为1.8m,每米消耗5根;

内注式注浆锚杆杆体采用Ø

32×

6㎜无缝钢管制作,长为3m,排间距为1m,每米巷道8根,灌注425硅酸盐水泥浆,水灰比0.8~1.0;

中长锚索网度为2×

2m,长度为6m,索体由两根dg=15.2的1×

7标准型钢绞线组成,灰砂比为1:

1的砂浆全长粘结,每米巷道消耗锚索2.5根。

第二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一、施工方案

根据巷道的地质特征及我项目部施工队的人员组织情况,采用YT-28型风钻打眼,楔形掏槽全断面光爆掘进,一掘一支,各工序平行交叉作业,作业方式为三八制。

二、施工方法

1、钻眼:

爆破打眼前清理工作面(敲帮问顶),向工作面标定中腰线,按爆破图表画眼定位,采用YT-28型风钻打眼,坚持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按照爆破图表打眼装药(见P9)。

2、排矸:

工作面采用P-90B耙岩机将掌子面毛石装入1吨矿车,用7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至马头门装入罐笼,再由井筒提升系统提至地面,再通过地面车场将毛石矿车运至毛石翻笼翻入毛石仓,最后用5吨自卸式汽车将毛石排至建设单位指定的排矸地点。

3、支护:

在施工时一次支护紧跟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锚孔深2200㎜,一次支护喷厚不小于50㎜厚到迎头以减少围岩风化松动。

第二次支护与巷道掘进和一次支护施工平行作业紧跟耙岩机后。

一次和二次支护锚杆采用YT-28型风钻打眼,钻杆为B22×

108MM中空六角钎杜,长度为2.2m-3m,钎头为φ42mm“一”字形和“十”字形活动钎头(根据围岩软硬及裂隙发育程度选用),用自制砂浆锚杆注眼器进行锚杆锚注。

锚杆灌注砂浆灰砂比为1:

1,水灰比为0.8

二次支护喷厚100㎜,强度等级C30,使用普通硅酸岩水泥(42.5#),水泥、砂子、石子比例为1:

2.5:

1.27,采取在地面搅拌制成后用矿车放运送至工作面,在施工时再加水的施工方法,喷射砼用HPC-V型潮湿砼喷射机施工,喷前必须冲洗岩面,处理浮矸挖出基础,禁止赤脚穿裙。

4、通风:

在850平面工程4号点处交岔点(4)位置处安装三台大功率风机(BDJ60-Ⅱ№6对旋式局部扇风机),从风机处分别向上、下盘沿脉运输道敷设三趟Φ800mm胶质风筒,通过风筒向沿脉巷道及各穿脉巷道供风。

新鲜风流从18行副井进入→850车场北大巷→副井石门至交岔点(4)处,污风侧通过巷道回流至32#点处的通风措施立井,通过二矿通风系统排出。

如风量不足可在巷道内适当位置串联一定型号的风机把新鲜风流供给工作面。

5、水沟紧跟耙岩机后。

三、劳动组织表

工种

人数

备注

管理人员

3

技术员

1

验收员

班长

维修工

电工.钳工.洗钻工

安全网员

喷浆工

7

钻工

出砂工

4×

放炮员

耙岩机司机

合计

51

四、循环图表

工作时间

工作内容

单循环时间(分钟)

120

240

360

480

600

720

840

960

1080

1200

1320

1440

交接班

10

安全质量检查

打眼

320

装药联线放炮

20

通风、检查

上部支护

200

运料

110

排矸

下部支护

280

每月掘进20天,20个循环,二次支护施工10天。

五、 工艺流程

1、交接班→敲帮问顶→进入工作面检查通风及施工质量→检查瞎炮残爆→标中腰线→标定上部眼子→检查钻具→上部支护→打上部眼→耙窝子出砂→墙部支护→打下部眼子→装药联线→放炮→通风检查进入下一循环。

第三章爆破图表

严格按照爆破图表作业,采用光面爆破,2#岩石炸药,秒延期导爆管1~5段,火雷管起爆。

附爆破图表:

炮眼布置图

原始爆破条件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掘进断面积

11.095

4

岩石坚硬系数

f

5~7

2

炮眼深度

m

1.6

5

炮眼数目

52

6

预期爆破效果

序号

单位

数量

炮眼利用率

93.8%

每循环工作面进尺

1.5

每循环爆破实体岩石

m3

16.643

炸药消耗量

kg/m3

1.48

每米巷道炸药消耗量

kg/m

16.42

6

每循环炮眼总长度

m

84.4

每循环炸药消耗量

24.3

8

每立方米岩石雷管消耗量

个/m3

2.64

9

每米巷道雷管消耗量

个/m

27.29

炮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