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2999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3.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中和反应:

酸+碱=正盐+水

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溶液的酸碱性由生成盐的性质而定。

如果用已知浓度的NaOH来测定未知浓度的HCl,终点的pH=7;

如果用已知浓度的NaOH来测定未知浓度的H3PO4,终点的pH>7;

如果用已知浓度的HCl来测定未知浓度的氨水,终点的pH<7。

(2)中和反应的实质:

H++OH-=H2O

(3)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酸碱中和滴定是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的,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所以滴定的本质就是“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

若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待测溶液),则依据方程式得:

c待=

C标、V标、n标分别表示酸的浓度、体积、元次;

C待、V待、n待分别表示碱的浓度、体积、元次。

4.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5.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1)指示剂的作用:

准确判断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2)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酸碱指示剂是有机色素,一般是有机弱酸(HIn)或有机弱碱(InOH),在水里也存在电离平衡:

如用HIn代表石蕊分子则:

HIn

H++In-

红色(酸色)蓝色(碱色)

溶液酸碱性的变化,会影响酸碱指示剂平衡移动的方向,指示的颜色也随之发生变化。

(3)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

酸色

碱色

甲基橙

橙色:

3.1—4.4

红色:

pH<3.1

黄色:

pH>4.4

石蕊

紫色:

5.0—8.0

pH<5.0

蓝色:

pH>8.0

酚酞

粉红色:

8.2—10

无色:

pH<8.2

pH>10.0

(4)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变色明显,便于观察,用量一般2~3滴;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幅度一般不大于2个pH单位,不小于1个pH单位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

1.仪器:

2.操作步骤:

(1)洗净滴定管、锥形瓶,检查是否漏水;

(2)润洗(用对应的酸、碱润洗滴定管,锥形瓶不能润洗)。

(3)装液,赶气泡,调液面(“0”处或“0”刻度以下某位置)

(4)取待测液:

用碱式滴定管准确放出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中。

(记入始、终的两次读数)

[小结]准备阶段:

洗涤—查漏—润洗—注液—调液(排气泡、调整液面)—读数—记录

(5)加入指示剂(酚酞2~3滴)在锥形瓶底放一张白纸。

(6)滴定:

记录起始的酸式滴定管内液面读数;

眼睛始终注意锥瓶内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左手控制活塞;

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在瓶内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

当溶液接近无色时,要控制液滴的速度,当溶液褪为无色,且30s内不褪色时,即停止滴定。

准确记下酸式滴定管内溶液的体积。

(7)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掉,用蒸馏水洗净。

再重复以上(3~6步),测一组数据。

填入下表:

(8)实验数据的处理:

滴定

次数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

标准0.10mol/L盐酸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体积/mL

第一次

第二次

[小结]滴定阶段(量取、读数、记录)滴定—确定终点—读数—记录

3.酸碱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项

(1)在酸式滴定管内注入已知浓度的盐酸标准液至刻度“0”以上2~3cm,并固定在滴定台上。

在滴定管下放一小烧杯,开启活塞,驱逐出滴定管下端的气泡。

(将酸式滴定管稍微倾斜,开启活塞,气泡随溶液流出而被逐出。

若是碱式滴定管,可将橡皮管稍向上弯曲,挤压玻璃圆球,使溶液从玻璃圆球和橡皮管之间的隙缝中流出,气泡即被逐出。

)调整液面到“0”或“0”以下某个刻度,记下起始读数V始。

注意滴定管尖嘴处不应留存有气泡。

(2)用碱式滴定管或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NaOH溶液(V待,C待),注入锥形瓶中,滴入2~3滴甲基橙(或酚酞)指示剂,显黄色。

在锥形瓶下面垫一张白纸,以便观察颜色变化。

(3)左手操纵酸式滴定管的活塞,使标准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

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拿住锥形瓶的颈部,不断按同一方向旋转做圆周运动。

注意瓶口不能碰滴定管下端尖嘴,瓶底不碰下面垫的白纸。

(4)整个滴定过程,左手旋塞,右手摇瓶,眼睛始终注视锥形瓶内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要做到边滴边振荡,边观察颜色变化。

(5)滴定开始时,滴加盐酸的速度可稍快些,但只能是一滴一滴地加,不可形成一股水流。

随着滴定的进行,滴入盐酸的速度也应逐渐减慢。

滴定中甲基橙由黄色逐渐变为橙色,当接近终点时,应滴入一滴停下来振荡一会儿,再滴入一滴再停下来振荡一会儿。

当滴入一滴盐酸,黄色变为橙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6)滴定到达终点后,必须等待1~2min,让附着在滴定管内壁的溶液流下后,再行读数。

记下滴定管内盐酸的读数V终。

则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为V酸=V终-V始。

(7)按上述要求重新操作1~2次,且每次所量取待测液体积要相同。

两次滴定所用盐酸的体积相差不能超过0.02mL,即可取平均值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三)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随着标准液的滴入,溶液的pH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何特征?

为何能用指示剂判定终点是否到达?

如何选用合适的指示剂?

【实例1】用0.10mol/LNaOH溶液滴定0.10mol/LHCl溶液20.00mL。

(1)记录数据:

加入的VNaOH

(mL)

余VHCl

过量的VNaOH

pH

0.00

20.00

1.0

18.00

2.00

2.3

19.80

0.20

3.3

19.98

0.02

4.3

7.0突跃范围

20.02

9.7

20.20

10.7

22.00

11.7

40.00

12.5

(2)处理数据:

(3)分析归纳:

由上表数据可看出:

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少加或多加0.02mLNaOH溶液,即一滴之差造成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但pH值出现突变,因此选择指示剂时,应选择变色范围与滴定时pH值突跃范围相吻合的指示剂。

从上面滴定曲线图可依次看出,0.1mol/LNaOH滴定盐酸,酚酞和甲基橙均可使用,两者测定结果有所不同,但在误差范围内。

【实例2】用0.01mol/LNaOH滴定20mL0.10mol/LCH3COOH溶液。

2.9

5.7

6.7

7.7

8.7突跃范围

12.6

从上面滴定曲线图可依次看出,0.1mol/LNaOH溶液滴定0.1mol/LCH3COOH溶液恰好中和生成CH3COOCa,溶液呈弱碱性,选酚酞为指示剂,pH=8~10,浅红色,误差小。

【总结】

(1)指示剂的选择:

(由滴定曲线可知)①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

②若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则选用酸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甲基橙);

若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则选用碱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酚酞)

③石蕊试液因颜色变化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过宽,一般不作滴定指示剂。

(2)终点判断:

(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变色后,半分钟内不复原)

指示剂

操作

酚酞

强碱滴定强酸

无色变为浅红色

橙色变为黄色

强酸滴定强碱

浅红色变为无色

黄色变为橙色

(四)误差分析

以一元酸和一元碱的中和滴定为例:

因C标、V定分别代表标准液浓度、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定值,代入上式计算。

但是实际中C标、V定都可能引起误差,一般可把各因素引起的误差转嫁到V读上,若V读偏大,则测定结果偏大;

若V读偏小,则测定结果偏小,故通过分析V读的变化情况,可分析滴定的误差。

引起误差的可能因素有以下几种:

1.读数

注意:

①滴定管中液体读数时精确到0.01mL;

②一般需滴定2~3次,取其平均值。

2.润洗

(1)正确洗法:

二管二洗——滴定管和移液管先用蒸馏水清洗多次,再用待装液润洗几次。

一瓶一洗——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

(2)错误洗法导致结果:

①滴定管仅用水洗,使标准液变稀,故消耗标准液体积一定变大,V读变大,结果偏大。

②移液管仅用水洗,则待测液变稀,所取待测液溶质物质的量变少,V读变小,结果偏小。

③锥形瓶用待测液洗过,则瓶内待测液的溶质的量偏多,V读偏大,结果偏大。

④第一次滴定完后,锥形瓶内液体倒去后,尚未清洗,接着第二次滴定,滴定结果如何,取决于上次滴定情况如何。

3.液体溅漏

(1)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液体溅出,则结果偏小。

(2)终点已到,滴定管下端尖中吸有液滴,则V读偏大,测定结果偏大。

4.尖嘴气泡

正确操作应在滴定前把尖嘴管中的气泡赶尽,最后也不能出现气泡。

如滴定开始有气泡,后气泡消失,则结果偏大。

若先无气泡,后有气泡,则结果偏小。

5.指示剂变色控制与选择

滴定时,眼睛应紧盯着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指示剂变色后应半分钟内不复原。

如变色后立即复原,则结果偏小。

另外,同一种滴定,选择的指示剂不同,测定结果不同。

【典型例题】

例1.某学生做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

(a)取一支碱式滴定管,(b)用蒸馏水洗净,(c)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d)记录液面刻度读数,(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f)置于未经标准酸液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g)加入适量蒸馏水,(h)加入酚酞试液2滴,(i)滴定时,边滴边摇荡,(j)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k)当小心地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

(l)记录液面刻度读数。

(m)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NaOH溶液体积为22mL。

指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用编号表示)。

分析:

根据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规程可知:

(c)的错误是待测NaOH溶液的滴定管未用该NaOH溶液润洗;

(j)的错误是滴定时眼睛没有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k)的错误是没有滴定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至半分钟内不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