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的本质读克鲁格曼访问录有感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2644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外贸的本质读克鲁格曼访问录有感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外贸的本质读克鲁格曼访问录有感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外贸的本质读克鲁格曼访问录有感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外贸的本质读克鲁格曼访问录有感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外贸的本质读克鲁格曼访问录有感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外贸的本质读克鲁格曼访问录有感Word格式.docx

《中国外贸的本质读克鲁格曼访问录有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外贸的本质读克鲁格曼访问录有感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外贸的本质读克鲁格曼访问录有感Word格式.docx

我们知道,商品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生产数量超出生产能力了,成本会急剧上升,别国对此没有办法只能服从市场规律,但中国有。

中国的办法就是,高价美元+血汗工厂。

或者补贴等等。

意思差不多,这些由政府的政策提供支持。

2、张维迎:

“美国方面对中国出口有很多限制,如果这些限制取消的话,我想中国从美国进口就会大大增加”

美元并不是在创造外汇的人手中,而是集中到政府手里了,这样,这个对外汇的需求就不会转换成合理的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了,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对美元的需求是因为对美国商品的或者世界其他国家的商品造成的。

现在强制结汇,美元的需求根本来源是国家对美元的需求。

创汇外贸企业的需求只是需要人民币(因为国家高价兑换美元嘛!

,所以外贸是很好的赚人民币的方法)。

那么,国家对美元的需求来源最终是什么呢?

答案是航母,军事科技等等。

都来源于国家主义,而不是民生相关的商品,美国对于出口民用商品是不限制的。

你可以去买福特轿车,或者买福特轿车生产线都是可以的。

国家处于加强政府的军事等实力而产生对美元的需求—>

用人民币高价兑换美元—>

刺激出口商—>

国家得到巨额美元。

再重复问一遍,老百姓干嘛不买美国货?

答曰:

美元不在老百姓的口袋里,加上美元太贵,造成老百姓以官方汇率换美元,再买东西买不起。

在目前解除强制结汇的情形下,解除强制结汇是很重要的一个进步,但是,过高的美元价格,其暂时的效果还是和强制结汇类似。

因为美元太值人民币了,除非特殊情况,外贸商觉得换回人民币才会更划算。

(美元还是留在官方银行手里。

怎么花出去还是个老问题。

3、高汇率如何为出口提供了补贴?

代价是什么,代价是多少?

比如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1:

4,但中国的官方汇率固定定在1:

7,比如有一家生产和出口鞋子的企业,它按1:

4的汇率是生产不了卖得出去的鞋子的。

但在1:

7的汇率下有利可图,它能用赚来的美元在政府那里多换3个人民币。

这两个人民币就是银行专门为外贸部门而印发的钞票(或者来自其他的税收)。

这个多余的钞票将会流通在国内的市场,抬高物价,全体国民承担,这个相当于铸币税。

税收所得在哪里呢,通过强制结汇,存在官方帐户里,那里面的美元,实际是政府所有,它拥有全部的支配权,它的来源大部分在于增发货币或者税收转移而产生的。

换句话说,如果不增发货币(给出口商),那么就没有官方帐户里面的美元。

所以说中国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铸币税+其他税收转移的总和,用外币表示而已。

那么“国家外汇储备”这种特殊的税收所得的征税成本是多少呢?

或者用另一种方式表述:

每增加100美元的外汇储备,需要给税务人员(也就是外贸出口商)发多少工资呢?

我没有统计数据,只能举例,说明税收成本的计算方法。

假设,按照绝对购买力平价,美元兑换人民币的价格是1:

4,中国官方设定的汇率是1:

7。

以鞋子生产和出口为例。

假设在美国要卖出10万双鞋,出境价格需要在每双10美元,中国生产鞋子的成本是每双60元人民币(把正常的市场利润,也就是机会成本,也考虑进去)。

那么,卖出10万双鞋,官方外汇增长:

100000*10=100万美元,官方兑换给外贸部门人民币:

100万*7=700万元人民币。

这时外贸部门的成本(包括正常利润的机会成本)是:

100000*60=600万人民币。

相当于国家发给外贸部门的工资:

700万-600万=100万人民币。

这里的收入转移的部分是多少呢?

是100万美元。

实际其实际购买力为400万人民币,付出700万人民币的税收(包括财政收入和多发货币而引起的铸币税),其中100万给了出口商,另200万给了外国购者(成本是600万人民币,付出100万美元,相当于400万人民币,相当于获赠200万人民币)。

税收成本是:

3/4=75%。

其中发给出口商25%,外国购买者50%。

上面算出来的比例取决于成本。

如果成本不是每双鞋60元人民币,而是40元人民币,那么,赠给外国的就是0%,发给外贸出口商的“工资”就是75%。

铸币税是多少呢?

并不是外汇增长的部分100万美元。

应该是增发的部分国内货币。

增发的货币是实际兑换人民币的数目减去按正常汇率兑换的数目。

实际兑换数:

700万人民币,本应兑换数:

100万*4=400万人民币。

铸币税是300万。

也就是说,在这个例子中,官方外汇储备增加100万美元,其中铸币税是300万人民币,发给外贸部门的工资是100万人民币。

税收成本等于1/3=33%。

简单地说,就是政府每将700万元的财政税收转换成外汇储备,要损失300万元人民币,其中100万给外贸出口商,另200万补贴给国外消费者。

这还不包括外汇储备局官员们的工资支出。

4、夏斌:

“奇怪在哪?

穷人得了脂肪肝,是谁造成的?

这个说的是如何为巨额的外汇储备投资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劳动力富余、资本相对短缺的国家反而会向国外输出美元资本?

出口产生了税后的利润,这些利润要么被消费,要么投资出去,其实,如果没有强制结汇制度(现在没有这个了),那么是不存在怎么投资这些利润的问题的,因为这些都由外贸出口商自己决定,自己处置。

在强制结汇之下,其实,产生的利润,对外贸出口商而言投资也是不成问题的,这一部分外贸商已经换成人民币用户扩大投资或者消费出去了,正常的经济循环应该到此完成了。

结汇之后的所谓外汇储备的投资问题,这是个外添的问题,可能是官方政府1是希望不被贬值,2是希望产生收益,根本原因在于储备的盈余太多。

为什么盈余这么多呢?

追寻回去,仍然是因为汇率被控制,导致这些盈余实质上是一种国民税收,既然是一种税收,那么怎么把它投资出去,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

问题在于,国家根本就不应该收取这笔税。

它们应该呆在它们本来的地方:

老百姓的口袋里。

所以,前段时间,蒙代尔建议,把外汇储备平分掉,实际上是很有洞察力的,就是把不该收的税给退回去。

当然,中间的税收成本是搞不回来了,就是前面分析的发给外贸商的工资:

33%。

最新新闻:

(1)、大陆采购团不久就要登台大采购,上看100亿美元,3000多亿台币。

(2)、中新网布拉格5月20日电(记者张朔)中国总理温家宝当地时间20日下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宣布,中国将在近期再向欧洲派出采购团,增加从欧洲的进口。

不知道会采购些什么。

在已经形成的事实后(指的是:

拿财政税收以高价补贴的形式换成美元外汇),很难评价这种方式进行采购是好还是坏。

需要记住的是这里所花的每一个美元都是用175%*实际美元汇率的财政税收得到的。

5.中国的国内需求不足,和中国的巨量外汇储备。

一个国家的产出等于一个对一个国家产出的总需求。

中国产品的总需求(实际也就是GDP)=国内需求+国外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中国的高价美元政策,使得中国的产品在国外保持极低的价格,从而能够保持一个较高的需求。

另一方面,高价美元,使得中国进口外国的产品显得比较贵。

两者合起来导致净出口大大增加。

即国外对中国的产品的需求增大。

这个是因为高价美元的政策导致的,如前面的鞋子例子所显示的,这个里面,中国为了增加国外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需要损失175%的财政税收。

那么,这就压缩了国内的需求。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外汇储备数量的175%的税收,如果不收上来,放在老百姓口袋里,或者,把这个税收用来建立社保医疗等等,都将提高老百姓的福利,从而提高国内需求。

现在的情况是,国外的需求压低了国内的需求。

具体的数字就是,每增加100元人民币价值的外汇,要损失175元人民币的国内收入,实际上是国内需求少了175元人民币。

如前所述,由于政府高价收购美元,所以,强制结汇与否并不重要,外贸出口商一定会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否则他们就会赔本或者赚得极少。

那么,综合起来,高价美元必然导致贸易顺差,同时必然导致美元集中到政府手里。

那么如何投资这些钱不让它贬值必然成为一个问题。

这就是张维迎和克氏讨论的那个问题。

可惜他们并没有在谈论一个问题。

张维迎说,你美国扩张货币,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有贬值的危险,你美国坏。

克氏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你的错误是手里有太多的美元,美国扩张信用并不能造成你手里有多余的美元,那是你们自己的奇怪政策造成的。

6.“补贴给外贸部门”的净效应

外贸部门得到补贴,扩大生产,净效应是以外贸部门为中心,产能扩大。

这些补贴产生额外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原材料、能源,引起相关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

即是挤占其他部门的资源。

另外一个净效应是:

外贸产能的扩大,可以获得更多的外汇。

可是这些外汇却不用来进口产品。

也不用来在国内投资,所以出口所创的外汇的效用为零。

综上所述,补贴外贸部门的净效应是:

抬高价格水平,挤占其他部门的资源;

政府把财政税收和铸币税用高额的成本换成了大量的绿钞,然后自己有点惊讶有点陶醉地说:

“大国崛起”了,其实大国崛起应该表现为普通公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安全感、自由和责任感),可惜这些绿钞恰是以普通公民的福利为代价换来的。

出口一定数量的相对优势的产品,会促进效率。

如果出口超过这个合理的数字,效率应该是降低的。

我觉得这个是克氏说“出口不决定数量”的原因。

过分地出口,我觉得对受损失主要在于还是在出口方这边,进口方反而会有利。

过多的出口的一个副作用可能是,它会导致国际分工过度,这个可能对双方都不利,因为长期的分工过度,最终会被调整回来,这一来一回就有摩擦和投资的浪费。

美元并不是在创造外汇的人手中,而是集中到政府手里了,这样,这个对外汇的需求就就不会转换成合理的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了,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对美元的需求是因为对美国商品的或者世界其他国家的商品造成的。

前面分析了国内的需求的。

高价美元导致以国家税收(主要是铸币税形式)补贴出口了,把税收以高额的成本转换成外汇,同时,高价美元还限制了进口。

我说的是普通私企和私人的进口,

(1)他们需要向国家过高的高价买美元才能进口外国商品,所以外国商品会显得很贵。

政府用外汇采购是另外一回事了,又不是他们自己的钱,贵不贵无所谓。

(2)由于国家花费大量税收成本把本属于老百姓的钱转换成外汇了,削弱了私人和私企的购买力,如果国家把这些钱保留在公民的口袋里,或者用于建立社保医疗等,会促进私企和私人的消费能力,这样会溢出到进口商品中。

(3)如果全部外汇在民间,那么人们就会购买对他们自己而言最具有价值最需要的商品,而且而取所需,完美分配。

这就是自由市场所表现出的效率方式。

国家采购进口商品,花钱买不需要的东西,分配到不需要的人手中。

其实可以设想一种极端的情形,可以帮助我们看清问题的实质。

公元某年,美国政府脑袋进水,或者想“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为了增加对中国的出口,决定把人民币汇率固定在每1元人民币兑换1000元美元。

这时候会发生什么?

美国的商品会在中国显得很便宜,我节省一包烟钱,就可以买辆福特轿车。

当然,于是中国人手一辆福特。

美国人出口增加,GDP增加好几十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