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笔记文档格式.docx
《中国近代史笔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笔记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迅速兴起。
、帝国主义的世界大战,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这给中国民族资本近代工业造成了发展的时机
(2)新的社会力量比较快的成长起来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前后有5万人,五四前后增加到10万余
知识分子队伍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工人阶级:
:
产业工人1913年前60万1919年增到200万人
中国工人阶级同其他工人阶级一样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富于组织性,除此还有自身的特点:
高度集中;
深受帝、封、官僚资本主义三种压迫;
中国工人大半出身于破产的农民
3、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出现的背景
第一,民族危机促使民族反省的结果
第二,民主革命的挫折呼唤文化更新
第三,近代知识分子群的出现是新文化运动不可或缺的主体力量
第四,思想文化领域的尊孔复古逆流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第一、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个性解放。
民主政治以法国为榜样,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
实行民主体制。
个性解放:
每个人都有平等自由的权利,有资格参与决策,对政治实行监控
科学指号召人们发扬科学的精神,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看待客观事物。
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陈独秀把二者比喻成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最基本的内容
第二、提倡资产阶级的新道德反对封建主义的旧道德
第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开展文学革命
要宣传民主科学和反对旧礼教旧道德,教育国民,就得适应进步了的社会现实,采取新的文字表达形式。
这样,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他们在1917年发起了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新文化运动
(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及缺陷
历史意义
缺陷:
1、只局限于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之中,没有同广大的工农群众相结合,减低了运动的效果
2、其目的是反对军阀专政,争取建立民主政治,但他们不批评时政,不把当时人民群众的反袁,反段、反帝斗争同文化革命结合起来,因此没有给北洋军阀的统治以强烈的震动
3、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提出“全盘西化”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4,十月革命的影响
“五·
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的”《毛选》
第一,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的影响,立即起来学习、宣传、研究十月革命。
第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
(二)五四爱国运动
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过程
5月4日—6月3日主力学生北京
6月3日—6月8日工人上海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它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从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中共的成立
4、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学术观点
1、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民主派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五四运动的彻底性问题
二、中共的成立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条件
1、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共的创立奠定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创立奠定思想基础,也是中共建党不可缺少的思想条件
(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破产
(2)传播的途径
办刊物;
创立团体;
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原著;
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
(3)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三次论战
第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第三,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3、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为中共的创立提供了组织基础。
(1)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客观规律
(2)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
第一,办刊物,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第二,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向工人讲述马克思主义
第三,帮助工人建立工会,组织工人开展活动
(二)中共创立的过程
1、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7、23—7、31)
第一,召开的情况和主要内容
第二,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7、16—23日)上海
第一,1921年—1923年的国际国内形势
国际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的稳定;
社会主义苏联的稳定
国内形势:
各帝国主义协同侵略侵略中国;
各派军阀纷争不断
表现:
华盛顿会议、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
第二,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基本思想
其一,帝国主义时代,整个世界形成了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帝国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的敌人相同,二者应联合起来。
其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第一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领导。
其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无产阶级的基本策略,必须与农民建立联盟,同时要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但不能同他们混为一体,必须一开始就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其四,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第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四,主要内容:
其一、分析了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其二、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革命的动力基本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其三,制定了中共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其四,提出了革命的策略。
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决议案》。
第五,历史意义:
(1)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的完成,中国革命进入新时期。
(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的初步结合,它为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深入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三,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工农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一)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这次运动高潮的前奏
1、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1)
1922.5.1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
2、安源路矿大罢工(1922、9、14李立三、刘少奇领导)
3、京汉铁路大罢工(1923、2、1郑州)
历史意义:
第一,它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阶段。
第二,极大地提高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共的政治地位和威信。
教训:
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农民运动
1、彭拜的领导的海、陆丰农运动1922
2、湖南衡山的农民运动1923、4
第二章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
第一节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
1、马列主义的重要原则
2、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可能性:
1、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主观因素:
对苏俄和中共认识;
农工观的转变;
对国民党私弊的明察;
孙中山致力于国民党改组。
2、中共对国民党认识的提高。
3、共产国际及代表的积极促成:
其一,在联合对象和形势上的正确主张;
其二,在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方面的正确主张。
二、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一)、西湖会议1922、8、29—30
(二)、中共三大和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
(三)、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概况
2、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
(1)旧三民主义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即“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族贵族当权的政策,重建汉人当权的政府。
民族主义缺乏反帝内容
民权主义就是建立民国,也就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权主义没有彻底的反封建主义的纲领
民生主义其基本内容就是“平均地权”“贫富均等”企图以此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和对立
其措施:
核定地价涨价归公
民生主义没有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正确纲领
(2)新三民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
民族主义:
对外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对内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为资产阶级所专有。
实际上是一个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
民生主义:
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反对少数大地主、大资本家“操纵国计民生”。
不久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政策紧密结合起来。
(3)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
其一、民主革命阶段部分纲领的不同
其二、革命阶段不同
其三、世界观不同
其四、革命彻底性不同
3、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1)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这是一大的一项辉煌成就,为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2)通过中共党员和社会青年团员义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选举有中共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中执委,改组了国民党,这次大会成为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
(3)这次大会总结孙中山长期从事革命斗争的经验,使原先在思想上、组织上都极为涣散的国民党实现了改组,获得了新生。
(4)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第二节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工农兵运动
一、统一战线建立后工农兵运动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办学特点:
第一、参照苏联红军制度,实行党代表制;
一切命令法规必须由党代表签署才生效,把党对军队的领导提到;
第二、设立政治部和政治教官;
第三、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
(二)、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1、沙面罢工
2、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三)、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初步稳定广州革命政权废约运动
(四)北京政变国民会议运动孙中山逝世
1、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2、国民会议运动和孙中山北上
3、善后会议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逝世
二、工农兵运动的高潮
(一)中共四大1925年
主要内容:
第一,正确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第二,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第三,强调无产阶级同盟军的重要性
第四,确立了中共在国民党中的政策
(2)经过
中共对五卅运动的领导:
首先:
发动各阶层群众参加运动
第二步:
发动建立统一战线形式的领导机构
第三步:
及时组织必要的退却
帝国主义对五卅运动的态度:
镇压、欺骗、分化
(3)意义:
2、省港大罢工
(三)广州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国民政府的成立
1、第一次东征平定杨、刘叛乱
2、第二次东征和南征
3、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1925年7月1日
(四)北方革命运动的发展
1、倒段运动和首都革命—这是中共通过城市暴动夺取政权的一次尝试
2、反奉战争和“三·
一八”惨案
三、北伐战争
(一)北伐战争的准备
1,两广的统一为北伐准备了可靠的后方基地
2,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为北伐准备深厚的群众基础
3,中共是北伐战争的积极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