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825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48 大小:13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docx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伦贝尔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2018-2022).docx

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

(2018-2022年)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

项目名称:

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

编制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工咨甲20120080025

项目负责人:

孙炜琳 研究员 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编写组成员:

孙炜琳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国家注册

咨询工程师(投资)

朱立志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王瑞波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副研究员、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高春雨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副研究员

高明杰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副研究员黄圣男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助研、博士张 宇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助研、博士姜 茜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博士后

刘明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生秦诗乐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生肖雷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生

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

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肖明华 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 党组书记/局长副组长:

李士博 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 党组成员/总畜牧师成 员:

尹迅锋 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

汪伟成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青格勒图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那日苏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向东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党组成员/调研员郭振梅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党组成员/兽医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

李士博(兼),副主任:

险峰、刘卫平。

成员:

连万全、王景顺、程利、鲍春兰、曹利民、王大力、张海生、赵国梁、董志新、张秀梅、胡艳君、吴卫东、康毅娟、朱守忠。

工作人员:

张永乐、徐忠宝、郭宏宇。

目 录

第一章 准确把握农牧业发展新常态应对挑战抢抓机遇∙∙∙∙∙∙∙∙∙∙∙∙∙∙∙∙∙1

III

第一节 农牧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2

第二节 困难与挑战仍然突出 4

第三节 迎来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7

第二章 明确思路目标任务 构建发展宏伟蓝图∙∙∙∙∙∙∙∙∙∙∙∙∙∙∙∙∙∙∙∙∙∙∙∙∙∙∙∙11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1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1

第三节 发展定位 13

第四节 发展目标 15

第五节 重点任务 17

第三章 优化功能分区产业布局打造集聚发展增长极∙∙∙∙∙∙∙∙∙∙∙∙∙∙∙∙∙∙∙25

第一节 功能分区 25

第二节 产业布局 31

第四章 调优调顺产业体系 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39

第一节 优质粮油产业 39

第二节 现代畜牧业 44

第三节 生态草牧业 50

第四节 精品特色产业 55

第五节 绿色蔬菜产业 58

第六节 健康渔业产业 61

第五章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 实现农牧区振兴∙∙∙∙∙∙∙∙∙∙∙∙∙∙∙∙∙∙∙∙∙∙∙∙∙∙∙∙∙∙∙∙64

第一节 农畜产品加工与物流 64

第二节 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 69

第三节 会展创意农牧业 72

第四节 品牌培育与市场推广 74

第五节 农畜产品边贸与开放合作 77

第六章 强化资源环境生态保护 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80

第一节 草原生态保护 80

第二节 黑土地保护治理 82

第三节 生态循环农牧业示范 85

第四节 化肥农药减量施用 88

第五节 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0

第六节 渔业生态环境保护 93

第七章 构建支撑服务体系 夯实农牧业发展根基∙∙∙∙∙∙∙∙∙∙∙∙∙∙∙∙∙∙∙∙∙∙∙∙96

第一节 互联网智慧农牧业服务体系 96

第二节 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101

第三节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104

第四节 现代农牧业装备体系 108

第八章 深化农牧区改革创新培育农牧业发展新动能∙∙∙∙∙∙∙∙∙∙∙∙∙∙∙∙∙113

第一节 深化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13

第二节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116

第三节 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19

第四节 健全农牧业综合执法体系 122

第五节 打造农垦产业化航母 125

第九章 强化组织财政人才保障扩大国内外合作交流∙∙∙∙∙∙∙∙∙∙∙∙∙∙∙∙∙129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129

第二节 完善财政支持 130

第三节 创新金融服务 131

第四节 强化人才支撑 132

第五节 扩大开放合作 134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136

第一节 环境现状 136

第二节 环境影响分析 137

第三节 应对措施 137

附图1:

区位分析图附图2:

规划范围图

附图3:

功能分区与布局图附图4:

园区布局图

附图5:

优质粮油产业布局图附图6:

现代畜牧业布局图附图7:

生态草牧业布局图附图8:

精品特色产业布局图附图9:

绿色蔬菜产业布局图

附图10:

健康渔业产业布局图

附图11:

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图

附图12:

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布局图

我国进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实现“四个全面”冲刺期和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过渡期,经济增速放缓,农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聚,国外农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日益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牧业受农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挤压。

同时,内蒙古农牧业发展也进入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呼伦贝尔必须系统、科学、高瞻远瞩的谋划“十三五”农牧业发展,激发农牧业发展的新动能。

为贯彻落实中央、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有关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一系列部署,大力推进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现代化,根据《全国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16-2020)》、《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准确把握农牧业发展新常态应对挑战抢抓机遇

2018-2022年期间,呼伦贝尔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仍将处于补齐短板、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遵循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加快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推动农牧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同步发展。

142

第一节 农牧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2010-2017年以来,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带领广大农牧民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农牧业种养结合、产业发展、生产加工、科技支撑、质量安全、资源环保和改革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农牧业总体发展水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前列。

(一)农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位于全区前列,保障有效供给

2017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278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2427万亩,产量达到151亿斤(农情统计),全区第二;大豆、小麦、油菜种植面积及产量全区第一。

牲畜存栏总数2162万头只口,位列全区第三,肉类总产量30万吨,禽蛋产量4.3万吨。

黑白花乳牛存栏27万头只,牛奶产量90万吨。

水产品总产量3.87万吨。

(二)产业化扎实推进,“三品一标”高居全区首位

引进国内著名加工企业进驻呼伦贝尔,加快培育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紧密龙头和基地、企业和农牧户的联结度,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牧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2017年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16.3万户,占全

市农牧户的42.7%,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4877元,占农牧民总收入的45.4%。

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认证和农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其中绿色食品认证数量103个,居自治区首位,有机食品年产值位居自治区第二。

(三)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达到历史新高度

扩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累计达721万亩。

打造呼伦贝尔牛肉、羊肉、大豆、油菜籽、小麦、马铃薯、鲤鱼、白鱼、黑木耳、大鹅等十大品牌。

农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没有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

(四)农牧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农牧业插上科技翅膀

积极实施高产创建、良种推广补贴、测土配方施肥、喷施叶面肥等项目,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家畜改良率、水产良种率分别达到98%、94%、69%。

2017年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农牧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7.5%。

(五)重视农牧业资源环境保护,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草原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草原建设总规模每年保持在400万亩以上,草原植被盖度保持在70%以上,位全区首位。

稳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创建科学施肥示范工程,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1850万亩,技术覆盖率达66%。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技术,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面积964.5万亩,绿色防控技术面积746.8万亩。

(六)全面深化农牧业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创新试点工作

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化农牧业农村改革。

草原确权面积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4%。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基本结束。

建立了由旗市区级土地草场流转服务中心、苏木乡镇级土地草场流转服务站和每个嘎查村1名土地草场流转服务联络员组成的三级流转服务网络。

积极稳妥推进阿荣旗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和金融支农服务创新改革等五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

第二节 困难与挑战仍然突出

(一)种养结构有待优化

一是种养结构不合理,种是种,养是养,种养不协调,种养循环链条没有形成,以养定种、种养结合的机制没有建立。

二是种植业结构不合理,“一粮独大”现象突出,玉米产量占到粮食总产量的55%,大豆、牧草、马铃薯、杂粮杂豆等作物占比不高,粮经饲三元结构没有建立。

三是畜牧业内部结构单一,“一羊独大”,肉牛比重低,高附加值的优良畜种少。

农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未契合消费者需要。

(二)一二三产融合有待加强

一是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融合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二是新型农牧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

能力不强,部分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部分新型经营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弱。

三是农牧业与二三产业的联动不足,农牧业业生产、农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休闲农牧业、乡村旅游及其他服务业未能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农牧业的文化传承、风土乡俗多功能性挖掘不够。

农牧业产业链价值链不长,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不足。

(三)农牧业产业链条有待延长

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短,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

如粗分割肉、五谷杂粮原粮、原料皮草等初级产品多,精包装奶粉、半成品或熟食肉制品少,生物制药产品更少。

牛羊肉无品牌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约

60%以上。

上规模、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只有1家。

农畜产品物流还停留在初级的销售配送阶段,物流企业规模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