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家庭教育失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2460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家庭教育失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前家庭教育失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前家庭教育失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前家庭教育失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前家庭教育失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家庭教育失调Word格式.docx

《学前家庭教育失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家庭教育失调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家庭教育失调Word格式.docx

所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要建立在客观、理性的基础上,才能谈成人和成才的事。

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是让花有花的芳香,让树有树的伟岸,让草有草的柔美。

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孩子自身的努力达成。

学校教育是育人结构中的一部分。

如果说社会处于河流的上游,家庭处于中游,那学校教育就是一条河流的下游。

要办好一所学校,如果上游和中游被污染了,那么下游的河水很难清澈。

从社会层面来讲,现在整个教育陷入了一个功利误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在这句话的驱动下,家庭和学校都在拼尽全力向前奔跑。

我认为,现在有新“三座大山”压在孩子身上:

超前抢跑的学前班,小升初的择校热,还有中高考的“独木桥”。

从家庭层面来讲,我们发现了许多“直升机父母”——父母24小时无死角地陪伴,家庭生活的重心几乎都在孩子身上。

无论是孩子的身体状况还是学习情况,哪怕有一丁点风吹草动,都会导致全家紧张甚至焦虑。

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教育也受到了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尽管在小学尤其是一二年级取消了期末考试,不给学生的成绩排名,即使三至五年级也在淡化分数,不给考试成绩排名,但学校里不可能没有质量调研和阶段验收,我们也会根据成绩数据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然而,有些家长却过分关注孩子成绩。

即使学生之间成绩有差异,但其中的差距并不大。

所以,我想提醒各位家长,不要过分把精力用在成绩和排名上。

一些误区和三座大山使许多家庭在教育上缺失了定力,产生的直接后果和弊端就是孩子的内力不足。

有些家长盲目抢跑,为了追求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使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专注力、内在秩序感等生命成长中最宝贵的内力消耗、匮乏,甚至枯竭。

今年我们对部分新生的学情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现,孩子穿衣吃饭的独立性并不能全部达标,而这两项本应在幼儿阶段就要完成。

再者,专注力、倾听习惯和阅读经验这几项指标达标率普遍不高,在50%左右。

最后,平均的识字数量为269个,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里规定孩子要认的字是300个,也就是说,这一项孩子们基本上都达标了。

通过这份数据我们发现,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对孩子早期培养各方面的比例严重失调,这其实给小学教育带来了很大麻烦。

一是那些字都认识的小朋友在课堂上的专注力普遍不高,好奇心不足。

有教师告诉我,“我们宁愿去教那些像一张白纸般的孩子”。

二是完成作业时,孩子基本上需要家长提醒,产生了依赖性。

三是家长代替孩子整理物品,所以才会有许多文具、衣帽丢失的现象。

今年,我们专门在一年级开设了一门课——“让物品回家”,就是在帮助孩子补上学前缺失的这一课。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

好奇心和想象力、专注力和内在的秩序感,这些是一个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力。

自主、自信、自律,好性格、好人缘、好品格,这些更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动力。

内生力、内驱力、内动力、内定力、内省力和内核力是我们学校在近5年“种子教育”专注的6个方面。

我们认为,这是儿童一生发展所需要的6种力量。

一个孩子有了充足的内力,才会通往未来的路,才能通往幸福的路。

“种子教育”是关注生命成长的完整人的教育,它涵盖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涯教育三大方面。

生活教育方面,今年一年级小朋友要从学会整理书包开始,二年级要从学会系红领巾开始,午餐要从学会光盘行动开始。

生存教育方面,我们在2015、2016年试开了两次野外生存体验课,这门课就是让学生争取离开父母在野外帐篷里过夜,自己寻找炊具食材,填饱自己的肚子。

在我看来,一定要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有一次这样的体验。

我们遵循这样的路径,就是要让每个孩子体验到“做自己”的存在感、“我能行”的胜任感和“守规则”的幸福感。

有朋友问我,内生动力从哪里来?

其一,它始于童年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童年教育的独有价值不在于为成年做准备,而在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生发内生动力。

其二,它始于特质

现在许多家长送孩子到课外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班,“特长”和“特质”不仅仅是一字之差,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包括那些学习成绩堪忧的孩子。

其三,它始于心灵

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要比装满孩子的大脑更加重要。

如果心的方向出现了问题,大脑里再多东西都没有用武之地。

那么,您的孩子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吗?

如果您是这样的父母,经常说这样的话,如“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好好学习,给妈妈考个100分”“你把功课做完就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干”,这样的驱动力就是来自外界的。

这样的孩子一旦没有了父母的监督,自己往往就不努力了。

我们看到许多大学生就是那样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基础教育的悲哀。

如果您的孩子愿意变得更好,也愿意做到更好,我要恭喜你,这样的孩子内力十足。

因为他们很容易接受教师的正面引导和教育,而不像所谓学前抢跑的“超级儿童”那样排斥接受一些新东西。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因为他学得多、考得好,而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

真爱是无条件的。

在这里,我想给家长两点建议。

第一,理性陪伴。

理性陪伴,就是不拿自己的标准和想法苛求孩子,让孩子以现有能力水平和上升空间量力而行,在培养孩子技能的同时给他选择的权利,并让他学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有家长说孩子爱睡懒觉,早晨不叫就不起。

我告诉她,要想纠正和改掉孩子这个毛病,直接告诉他:

你是选择让妈妈叫你,然后准点到学校,还是选择自己起床,想几点到学校就几点到呢?

如果孩子选择的是自然醒,那么就让他尝一尝迟到的滋味。

因为老师不可能天天原谅你的迟到。

第二,专注成长。

许多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恨不得把他们培养成明星或学霸。

实际上,这在小学阶段未免有点儿贪心。

要知道,揠苗助长、违背规律是要受惩罚的。

专注于种子的生命成长,就意味着不要用一个统一且单一的“成功”标准衡量孩子,也无须以智育上短暂的优势而沾沾自喜,更不要听到别人家的孩子会了什么使自己焦虑,而是要让德育、体育、美育全方位浸入孩子的心灵。

同时,要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体验失败与成功,这样才能加深孩子对世界的认识。

“失败”这一课如果在小学错过了,那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家长不可不知的10件事

1.先行学习是个美丽的陷阱

先行学习是指超出儿童理解力范围的学习,它的特点是加快速度,授课时重视结果和反复训练。

这样做短期内或许效果较显著,可是弊端是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太少,体验性学习不够。

这如同美国学界提出的概念“提前兴奋”。

现在看来,“提前兴奋”直接导致的就是厌学情绪。

2.一二年级的成绩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因为孩子把全部时间都投入课本和作业中去了,自然就没有时间大量读书,这就如同丢了西瓜捡芝麻。

这样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甚至满分,对孩子的未来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所以,我们鼓励孩子做一个小书虫,鼓励他们读整本书。

3.小学学习的重点在阅读

6-12岁是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个时间段,孩子们博览群书,会对未来发展大有益处。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读过好书,甚至没有读过超过10万字的大部头,而把大量时间都用在了做作业、上补习班,那么孩子的天赋和聪明就会被早早“饿死”。

4.请你教会孩子学吃三样东西

一要学会吃饭。

光盘行动是我们的课程,不挑食是家庭的课程,不要让孩子变成豆芽菜和小胖墩。

二要学会吃苦。

现在孩子普遍缺乏这一条,建议家长能经常与学校配合,搞一些野外生存体验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吃点苦头,对他们的未来成长没有坏处。

三要正确看待孩子吃亏。

小学生在游戏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甚至有一些意外事件发生。

这个时候许多年轻的家长很不理智,单纯从心疼孩子的角度出发想问题。

有句话叫“肯吃亏,有人随”。

“有人随”是一个孩子未来在社会中能成为领导、领袖的一种独特气质。

不肯吃亏的人,会有人愿意追随吗?

所以,在家长都盲目希望孩子成为未来社会精英和领袖时,如果不从学习吃点小亏开始,那何时才是第一课?

5.关于“穷养”和“富养”

这一直是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

现在许多家庭都步入了小康,物质生活上的无忧使现在的儿童基本上都是“富二代”。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不论家庭什么情况,家长都把孩子当作王孙贵族来养,殊不知富养的本质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给予和心灵上的丰富。

穷养也不是让孩子吃喝穿戴都寒酸,它的本质在于磨炼意志。

财富的确让人羡慕,但未必能给人带来尊严。

因为一个人对物质的迷恋程度往往与其精神境界成反比。

6.隔代养育需要理性思考

现在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把养育的权利和责任拱手让给了自己的父母和公婆,这会产生许多问题。

关于隔代养育,需要引起年轻父母的理性思考。

7.不能模糊妈妈与老师的界限、家庭与学校的界限

老师不能在学校里做妈妈该做的事,妈妈在家里也不能总是给孩子当老师,因为二者的爱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有些家长甚至辞去工作,放弃自己的事业,甘心在家里给孩子当老师。

一次上级部门来检查,我们发现孩子的书包里有许多妈妈给留的试卷,这样的状态如果持续下去一定会出问题。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画等号,二者各有各的功能。

在我看来,家庭教育应该是个性教育、情感教育、人文教育、习惯教育,而学校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规范教育、同一教育。

8.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

在学校,我们不可预测一些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在我看来,它们是家校关系的试金石。

我们不止一次看到,家长因为孩子在学校擦破一块皮、与小伙伴产生矛盾时那暴怒的样子。

每每这时,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用大量时间给家长做心理疏导。

亲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举动,有时很难让人相信这样的家庭会培养出孩子伟大的人格。

9.教育子女看的是父母的人生格局和人生功底

美国一位大法官曾在儿子大学毕业典礼上有一段致辞,叫《我祝福你不幸……》。

“在未来的很多年中,我希望你被不公正地对待过,我希望你遭受背叛,我祝福你时常感受到孤独……因为唯有如此,唯有你感受到世间之不幸,被不公正地对待过,才能真正懂得公正的价值;

遭受背叛,才能领悟到忠诚的重要……”

他用自己的智慧格局和人生功底教育自己的孩子,值得钦佩。

10.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我要告诉大家的最后一件事是“成长”“成人”“成才”“成功”这四个词的排序:

“成长”先于“成人”,“成人”先于“成才”,“成才”先于“成功”。

三等父母在忙着给孩子当保姆,二等父母在忙着给孩子当陪练,而一等父母他们致力于做孩子的人生榜样。

未来的社会中不可能人人成功、个个都站在金字塔尖上,但是每一个孩子在他的人生中都需要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能力,它能为自己换来尊严,获得信任,制造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