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2455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配套K12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配套K12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配套K12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配套K12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

《配套K12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检测文档格式.docx

B.等物质的量的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所得溶液的漂白性增强、pH减小

C.BaSO3能够溶于稀盐酸,所以可以用Ba(NO3)2溶液、稀盐酸鉴别SO2和SO3

D.一定条件下,铁粉与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可以得到两种气体

A项,在光照、烟尘、金属氧化物等作用下,SO2与O2反应生成SO3,所以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中可能含有SO3气体;

B项,等物质的量的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发生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所得溶液的pH减小,但不再具有漂白性;

C项,虽然BaSO3能够溶于稀盐酸,但SO2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所以不能用Ba(NO3)2溶液、稀盐酸鉴别SO2和SO3;

D项,过量的铁粉与浓硫酸反应,可以得到SO2和H2两种气体。

3.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某X物质,发现铜粉逐渐溶解,X不可能是(  )

A.FeCl3B.HNO3

C.HClD.KNO3

由于Cu的活动性在H之后,所以Cu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

再加入某X物质,发现铜粉逐渐溶解。

说明加入的物质电离产生的微粒能与硫酸的成分结合形成氧化性强的物质或直接能与Cu发生反应。

A项,Cu+2FeCl3===2FeCl2+CuCl2,不符合题意。

B项,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不符合题意。

C项,HCl、H2SO4都不能与Cu发生反应,相互之间也不反应,符合题意。

D项,KNO3与H2SO4的混合溶液起硝酸的作用,能把Cu氧化为Cu(NO3)2,不符合题意。

C

4.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紫色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后,溶液紫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燃着的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和黑色固体,说明镁燃烧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C.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D.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说明氢气与氯气反应直接生成了挥发性的盐酸

SO2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是SO2的漂白性,A项错误;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的氧化性,C项错误;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其水溶液才是盐酸,D项错误。

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②硅酸可制备硅胶,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的干燥剂

③Mg2+、H+、SiO

、SO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④向含K+、Na+、Br-、SiO

的溶液中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

⑤SiO2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⑥硅酸钠可制备木材防火剂,也可用于制备硅酸胶体

⑦Si→SiO2→H2SiO3均能一步转化

A.①⑤⑥B.②⑥

C.①②⑥⑦D.③④⑥

①错误,合成纤维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②正确;

③错误,H+和SiO

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④错误,向含K+、Na+、Br-、SiO

的溶液中通入CO2后发生反应:

SiO

+CO2+H2O===CO

+H2SiO3↓;

⑤错误,SiO2可与HF反应;

⑥正确;

⑦错误,SiO2→H2SiO3不能一步转化。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①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②光照氯水时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③煤燃烧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④pH在5.6~7.0之间的雨水通常称为酸雨;

⑤室温下浓硫酸与铜片不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原因是铜被钝化;

⑥氯气易液化,液氯可以保存在钢瓶中;

⑦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制容器盛放;

⑧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A.2个B.3个

C.4个D.5个

HClO见光分解,光照氯水时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O2;

pH在5.6以下的雨水通常称为酸雨;

室温下浓硫酸与铜片反应速率较慢,加热时反应明显加快;

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是MnO2,可用热的浓盐酸洗涤。

7.X、Y、Z三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步转化)。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满足此转化关系的是(  )

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NaAlO2不能一步转化为Al,A项符合题意;

该转化关系可以为2Fe+3Cl2

2FeCl3,2FeCl3+Fe===3FeCl2、FeCl2+Zn===Fe+ZnCl2、Fe+CuCl2===FeCl2+Cu(或Fe+2HCl===FeCl2+H2↑),B项不符合题意;

该转化关系可以为:

2C+O2

2CO、2CO+O2

2CO2、C+O2

CO2、2Mg+CO2

2MgO+C,C项不符合题意;

Cl2+H2

2HCl、HCl+NaOH===NaCl+H2O、2NaCl(熔融)

2Na+Cl2↑、Cl2+2Na

2NaCl(或Cl2+2NaOH===NaCl+NaClO+H2O),D项不符合题意。

A

8.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序号

CO2

SO2

石灰水

HCl

Ba(NO3)2溶液

NO2

BaCl2溶液

NH3

CaCl2溶液

A.只有②③④B.只有②③④⑤

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与过量石灰水生成沉淀,①正确;

氯化氢和二氧化碳同时通入石灰水,氯化氢先反应,二氧化碳后反应,石灰水过量,最终有沉淀,②正确;

二氧化碳与硝酸钡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硫被酸性条件下的硝酸根氧化成硫酸根再与钡离子形成沉淀,③正确;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混合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硫酸钡,④正确;

过量的二氧化碳、氨气通入水中生成碳酸氢铵,碳酸氢铵与氯化钙不反应,⑤错误。

9.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100mL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mol·

L-1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③④段有离子反应:

HClO+OH-===ClO-+H2O

B.可依据②处数据计算所溶解的n(Cl2)

C.③处表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D.①处c(H+)约为②处c(H+)的两倍

曲线从②到③,溶液pH增大,说明此段发生反应:

HCl+NaOH===NaCl+H2O、HClO+NaOH===NaClO+H2O,离子反应分别为H++OH-===H2O、HClO+OH-===H2O+ClO-,③点时c(H+)=c(OH-),c(Na+)=c(Cl-)+c(ClO-),HClO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此时溶液中存在次氯酸的电离平衡,从③到④图象分析可知:

溶液pH继续增大,且pH大于7,继续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次氯酸反应,HClO+NaOH===NaClO+H2O,生成的次氯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加碱直至碱过量pH继续增大,所以离子反应为HClO+OH-===H2O+ClO-,A正确;

②点所示溶液中发生反应:

Cl2+H2OH++Cl-+HClO,HClO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无法根据pH计算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B错误;

氯气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完全溶液为氯化钠、次氯酸钠溶液,溶液呈碱性,而③点所示溶液呈中性,c(H+)=c(OH-),C错误;

①处到②处是氯气的溶解平衡:

Cl2+H2OH++Cl-+HClO向右进行的过程,酸性逐渐增强,氢离子浓度逐渐增大,D错误。

10.“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①实验室中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氨气溶于水呈弱碱性,可以使滴有酚酞的水变红,①符合“绿色化学”;

氯气有毒,与钠反应后,多余的氯气被碱液吸收,②符合“绿色化学”;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有毒,一氧化氮可以用气球收集,并且利用可移动的铜丝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④符合“绿色化学”;

浓盐酸和浓氨水都易挥发,③不符合“绿色化学”。

11.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沾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

D.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由于SO2溶于水生成H2SO3,只能使指示剂变色,而不能褪色,A项错误;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

除去多余的SO2应用NaOH溶液而非NaCl溶液,D项错误;

湿润的淀粉-KI试纸未变蓝,即无I2生成,故SO2的氧化性弱于I2的氧化性。

12.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

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装置B中蓝色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反应:

SO2+I2+2H2O===H2SO4+2HI,表明还原性:

SO2>

I-,A合理;

装置C中NaOH溶液能吸收SO2,防止污染环境,B合理;

将SO2通入FeCl3溶液后,再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SO

存在,表明装置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合理;

溶解的SO2气体也能使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D不合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6分)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且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在一定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