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
《完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动安排: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咱们刚刚度过一个美好的春节,当亲朋好友相聚互相拜年的时候,往往会说些什么吉祥话呢?
(健康)可见健康是多么的重要,难怪人们说健康是什么——金!
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健康,解读健康小秘诀!
(板书:
1、健康面面观。
二、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经验,交流分享对健康儿童标准的看法,记录并整理出健康儿童标准。
1、你认为健康儿童有些什么标准?
同组讨论一下,把你们的想法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老师帮助整理。
健康儿童的标准:
(1)躯体健康。
主要指身高、体重等。
(2)好的抗病能力。
(3)良好的心态和社会适应性。
(4)
五官的要求,主要是指视力、听力和口腔等。
3、你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一定知道健康的秘诀是什么吧,大声告诉我好吗?
下面就让我们对这三个秘诀一一解读。
三、解读秘诀一“饮食要均衡”。
1、俗话说:
“吃出来的健康!
”均衡的饮食是健康的第一秘诀。
仔细观察以下三幅图,看看能给你怎样的启示?
(看图,小组讨论)
2、汇报。
应该多喝牛奶,多吃谷物食品。
不要吃太多高热量的煎炸食物。
不能厌食。
3、以上现象在你们身上出现过吗?
4、那么怎么样才能吃得营养又健康呢?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很重要,可用一个金字塔来描绘,塔分四层:
塔尖:
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第二层:
适量进食鱼类、蛋类、家禽、全瘦肉类、豆类、乳类;
第三层:
多吃水果蔬菜;
塔底:
尽量多吃谷麦类。
5、根据以上原则,咱们来完成这个健康金字塔吧。
把食品小图标放入健康金字塔里。
6、学习信息库的资料,解密牛奶的各种营养成分。
蛋白质3.4%、氨基酸、脂肪3.5%、乳糖4.6%、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钙和磷等维生素、A、C、D、B。
7、牛奶的营养价值高,喝牛奶也有学问,每天喝多少?
怎样喝?
才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呢?
(专家认为少年儿童每天应该喝500毫升,约两杯牛奶)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选择题。
8、为鼓励人们每天坚持喝一杯牛奶,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词。
四、解读秘诀二“睡眠要充足”。
1、学习信息库资料,调查睡眠时间。
(为节约时间,只填写星期一和星期六的调查表。
)
2、对于那些睡眠不足的同学,请你帮他想想办法出出主意。
五、解读秘诀三“运动要坚持”。
1、朗读古希腊的三句名言:
你想变得健康吗?
你就跑步吧;
你想变得聪明吗?
你想变得美丽吗?
你就跑步吧。
(可见运动有三大好处:
健康、聪明、美丽)
2、你每天都能坚持做运动吗?
填写调查表。
3、运动贵在坚持,可是要坚持下去并不容易,这三个同学总是为自己不去运动找借口,请你想个办法帮帮他们吧!
(看图片说办法)
六、总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明白了健康儿童的标准和健康的三个秘诀,那么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要均衡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坚持运动)
七、课外延伸:
为了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让我们行动起来,把我们今天活动中了解的资料收集起来,课后也可以继续搜集有关资料,开展主题为“健康与我同行”的手抄报设计比赛。
八、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健康歌》。
二、到博物馆去
教学目标
理解博物馆的功能,尤其是博物馆在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了解参观博物馆的方法;
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概况。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思考与交流”灵活安排。
这两个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去认识博物馆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了解博物馆的使用方法以及中国在博物馆事业方面的发展情况。
第一个活动如果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建议学生分小组来完成。
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集体性的外出活动,组织学生去参观本地的博物馆。
在活动中根据教材“活动建议”所列举的内容,分组来收集不同的信息。
第二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博物馆的参观方法,尤其是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如何既能够参观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又不至于走马观花。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要让学生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要大致了解这些博物馆的藏品主要属于哪些领域,这包括事先的简单了解以及到博物馆之后通过导览资料进一步的了解,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进行欣赏;
其次是选择合理的欣赏路径,这个欣赏路径不一定要按照博物馆藏品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来确定,而要选择一条比较合理、省时、高效率的路径来完成欣赏。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围绕“博物馆与美术作品”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存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遗产。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博物馆的合理、有效的使用方法。
最后,让学生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情况。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博物馆的功能。
2.博物馆的使用方法。
3.中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情况。
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社会资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存并且展示人类的文化与艺术遗产。
认识到博物馆的功能与价值并且学会利用它,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有着重要的帮助。
教材首先介绍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即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艺术资源的功能,以及我们从博物馆中能够获得什么样有价值的东西。
其次,教材中又列举了图片资料“1小时参观卢浮宫的参考方案”,并且分析了我们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利用博物馆。
最后,教材中又通过分析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情况。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
三、五月五端午节
教学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节日。
2、初步了解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初步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3、学习制作小纸粽子,练习正确运用剪刀等简单工具。
4、在参与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进行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提前了解学生对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认知状况。
(2)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活动等相关资料和情境图片。
(3)认真阅读、了解有关屈原的故事,思考和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故事,敬佩屈原的爱国精神。
(4)准备制作工艺小粽子的工具和原材料。
2、学生准备
(1)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或特色活动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项端午节的特色活动或者品尝一下粽子。
(3)准备制作工艺小粽子的原材料和简单工具。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俗民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端午节的故事
1、夏天天气炎热,但植物茂盛、瓜果飘香、蛙唱蝉鸣。
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还有一个传统节日呢。
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
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2、你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吗?
请你和同学们说一说吧。
3、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讲故事。
A出示屈原图像介绍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战国时楚国政治家,我国的大诗人。
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
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写下了许多诗,遗留下来的只有二十多篇,其中《离骚》、《天问》、《九章》、《九歌》最为著名……
B出示有关屈原故事的连环画。
C讲故事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
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二、端午节的活动
1你还了解端午节里的特色活动吗?
赶快介绍给大家吧。
A播放赛龙舟的情景,若有学生了解有关内容可让学生自己介绍。
西湖的龙舟分为两种.其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傍坐著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较具表演色彩.竞赛用的龙舟则绕著大龙舟周围打转,待大龙舟上抛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其中以钱、鸭两物最难抢得,因为钱币入水即沈,鸭子则会四处游窜躲避.
B挂蒲草和艾叶。
民间古来有门前悬艾、菖蒲之俗.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两者皆可入中药.艾叶可制灸条,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燃点艾条可灸治多种病症.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其实,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草的香气.中国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C做香包
D挂彩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E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棕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简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棕叶包米代替竹筒。
F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G写符念咒
中国古代将五月视为“恶月”,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
驱“鬼”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