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2064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等。

【教学流程】

 ↓        ↓

【情境导入】

1.提问:

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哪些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

(米、厘米)同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我们在表示什么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举例说说。

什么物体用厘米呢?

为什么?

2.出示1分硬币,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

(圆形)请你来量量这个圆形最宽的地方大约是几厘米?

谁来指指它的厚度是哪?

够不够1厘米?

3.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

(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

毫米的认识)

【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①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

教师提出问题。

②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

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③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①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

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②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

2.感知毫米。

(1)生拿出准备好的直尺。

师:

谁来说说1毫米有多长?

学生发言。

师总结:

在刻度尺上,每个1厘米之间有许多小格,这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大家用手比一下1毫米有多长。

(2)师:

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2毫米是多少呢?

哪位小朋友上来指一指。

3毫米呢?

5毫米呢?

13毫米呢?

同桌间指一指。

小结:

尺上1小格就是1毫米,几小格就是几毫米。

3.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师:

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大,还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

那它们有什么关系呢,仔细观察自己的刻度尺,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在刚才的观察和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或得出一个什么规律?

出示1厘米=10毫米。

【巩固应用】

1.完成课本第22页“做一做”。

2.画一条比3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床长2(  )      桌子高10(  )

从家到学校500(  )橡皮长30(  )

文具盒厚4(  )6层楼房高20(  )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材第23页例2、例3

教材安排了估、测、议等活动,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

教学“分米的认识”时,不再安排学生去测量课桌有多长,而是直接向学生介绍10厘米是1分米,然后通过操作并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度。

由于学生已经对厘米有了充分的认识,所以很容易建立对分米的表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注意交流思考过程,培养推理能力。

1.通过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通过借助直尺的长度,感受并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课件、尺子。

1.现在认识的长度单位一共有哪些?

你能给这些单位按照大小排排队吗?

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或手势比划出1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只蚂蚁长约5(   )

一只长颈鹿高约2(   )

一只小花猫高约40(   )

一头大灰狼长约8(   )

生:

一头大灰狼长约8(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

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当一个长度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时,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分米的认识)

1.学习分米产生的意义。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计一下你们课桌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

然后四人一小组来测量课桌的长。

(2)说一说在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老师找一至三名学生回答它们的测量方法及结果。

老师根据学生口述的方法进行评价。

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连续量,量的次数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也可以用10厘米为一份连续量,量的次数多,但计算起来较简单。

(3)10厘米的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10厘米这一份的长度就是1分米)

2.学习分米与米、厘米间的关系。

(1)通过刚才的操作,再请同学们看看分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是怎样发现的。

(观察尺子,1分米中有10个1厘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手对准尺子来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还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你是怎样想到的?

3.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在数学书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用尺来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划是否准确。

(2)举出生活中长或宽或高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

完成教材练习五第3~6题。

分米的认识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0厘米=

(1)分米   10分米=1米

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

(1)

教材第26页例4

结合学生熟悉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联系,说明1千米有多长,并用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自然地引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接着通过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的活动,增强学生对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掌握估计的标准和方法。

千米不像前面所学的其他单位长度可以看得见,比划得出来,需要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亲身体会,加深理解。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千米概念的建立。

课件、情境图等。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

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

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师:

如果要测量武汉到北京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武汉到北京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

那用什么单位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千米的认识

(1))

1.认识千米。

课件出示例4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提出下面的问题:

图中场景同学们肯定不会陌生,但是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

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也可以用“km”表示。

2.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

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

(课件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

仅以400米为例说明大体教学思路),算一算,跑几圈就是1000米?

(2圈半正好是1千米)

1000米就可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

板书:

1千米(公里)=1000米。

全班齐读。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我们在语文课上朗读要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使人一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

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

(1000次)

(3)现在你的脑子里有1千米的长度了吗?

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体验1千米的长度,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师带学生到操场上去,先确定起点,并选定一条直线,用米尺(或其他测量工具)量出100米,在50米及终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标志。

看看50米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100的直线距离,想象2个100米,3个100米有多远……10个100米有多远,然后用平时走路的步数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步数和走时所需的时间,最后推算出1千米的步数及所需的时间,推想1千米大约有多远。

4.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么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4)摩托车的速度表

教材第26页做一做。

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

(2)

教材第27页例5、例6

例5教学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通过“想”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口算直接推算出结果。

例6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估测家到学校大约多远,积累估测活动经验,掌握估测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

对于大的长度单位,可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

1.使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知道长度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会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2.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课件。

1.讲故事。

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

兔子输给了乌龟,心里不服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