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5432反思.doc
《十几减5432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几减5432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几减5432》教学反思
十几减5、4、3、2是在学生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的大量练习基础上,这时学生的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
与前面的十几减9、8、7相比,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相对轻松,绝大多数学生能将 “破十法”自主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
教学中有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时,关注平日里不太会表达、思维较慢的几个学生,虽然在回答中还有些不自信,但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自己来说是一种肯定,对我来说更是高兴。
这堂课我首先让学生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自己先试着去算12-3= 12-4= 12-5= 通过学生试做,再让孩子们同桌互相说说他是怎么算出来的?
最后,我让孩子们在班上说出来。
接着我让孩子独立完成11-5= 11-4= 11-3= ,看谁最快完成。
通过问题:
你有什么发现?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发现被减数没变,减数越小,结果就越大;减数越大,结果就越小。
得到了课堂的生成。
课堂不足,发现孩子掌握破十法以后,在计算的过程中不怎么会用其他的如:
看加想减,递减法等等。
从作业的反馈来看,有些学生能正确计算,但不能灵活计算,特别是学生相对喜欢用“想加算减”来计算,面对一个算式时,当他想不到相应的加法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思考与解决问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上计算课,对于枯燥的算式学生提不起兴致,导致不管老师或是学生在讲计算过程的时候,其他学生听的效率很低。
但这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如何吸引学生,这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精心考虑的。
一、情境的创设要灵活机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产生对计算的需要,并在教学计算的同时有机的渗透解决问题(应用题)的教学。
但我认为创设情境切忌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又要照顾到知识的适用性,要灵活机动。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学知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教学中充分把握这一逻辑性,不必每一部分内容都大搞什么情景创设,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如何很好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学生知识体系的新的生长点上。
二、创设游戏的乐园。
蒙台梭利有句教育名言:
“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
”当我说接下去要做游戏,小朋友一定会坐得端端正正,因为我说过我喜欢请守纪律的小朋友来玩游戏。
在做书上的数学游戏的时候,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
我把算式卡片平摆在讲台上,每一轮每组派一个代表,按照教师的要求找出算式。
比如找出得数是7的减法算式,找出得数和11-2一样的算式。
学生跃跃欲试,能安静的为组里的同学加油。
三、练习形式多样,及时评价跟上。
对于纯粹的计算,我通常采取开小火车或随叫随答的形式。
特别是随叫随答,通过叫答能不动声色的让开小差的学生回过神来。
说计算过程的时候,往往就是纪律最差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愿意听。
这时候,奖励认真听的学生一颗“数学之星”并大声进行口头表扬能给其他学生榜样作用,但持续的时间不长。
也就是教师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随时抓住可利用的资源。
学生对站起来负责报答案很感兴趣,如果事先说“谁最认真,就请谁报答案”,学生处于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会很认真。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教后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已有一定的的知识基础,通过直观操作,明示数量关系,紧扣减法含义,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要让一年级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理和算法,直观操作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排一排,直观地比一比谁多、谁少,让他们凭经验基础先“看出”。
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多多少,实际上就是求13个比8个多多少。
在通过直观操作,明示数量关系后,紧扣减法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求13个比8个多多少,只要从13个里去掉8个,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3 - 8 = 5。
这样,引导学生达到从“看出”到“算出”的目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当学生摆完了学具后,老师应该让他们充分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将第一行与第二行同样多的部分都一一指出来,并可以让他们跟老师一块拿走同样多的部分,从而更直观地感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从较大的数中去掉与较小的数同样多的部分。
在上课过程中,如何将现在老师们都喜欢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而用的学具充分地利用起来,真正让学具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而不只是一个摆设或形式是我今后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