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名著名篇阅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二讲名著名篇阅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名著名篇阅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而提炼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更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将成为高考的热点。
(2011·
江苏卷)名著阅读题(15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赤壁之战中,曹操中了反间计,杀掉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这也因为曹操疑心重,而蔡、张两人原本不是自己的部下。
B.《家》中觉民为了逃婚离家出走,一星期后,觉新给他写了一封“非常恳切的信”,劝他为了一家的安宁,就不要回家了。
C.《边城》中老船夫说翠翠“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这个唱歌的人其实就是二老傩送。
D.哈姆莱特组织戏班子演了一出《捕鼠机》,通过这场奇特的“戏中戏”,最终证实了克劳狄斯杀兄娶嫂、篡位夺权的罪行。
E.老葛朗台一看到查理留给欧也妮的梳妆匣,就掏出刀子想撬下一块金板,直到女儿拿出刀子以自杀护匣,他才不得不停手。
2.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判词:
”判词所指是谁?
“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4分)
(2)《雷雨》中的侍萍经历了哪些人生悲苦?
(6分)
高考专家如是说: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把握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难度不大,识记对多数考生而言并不困难,但是能否准确表述且表述完整是考生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分水岭,也是区分梯度的考查点所在。
高考状元如是说:
我按照“两步走”解答此题:
第一步:
审题,明确要求。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题目考什么。
本题要求概括主要人物侍萍经历的人生悲苦。
第二步:
展开联想,提取情节要素。
梳理侍萍在周鲁两家的遭遇,根据人物之间的关系提炼出其经历的人生悲苦。
至于分几条叙述,我考虑了一下分值,根据分值我估算了答案要点的数量,对梳理出的侍萍的人生悲苦做了整合,合并、舍弃整合成六个要点,写完后又检查一遍,六个要点之间没有重叠和交叉,就放心地把答案誊写到答题纸上。
自我感觉答得不错。
阅卷老师如是说:
在阅卷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考生记忆不准确,以致表述不准确或者表述错误而丢分。
这给我们两点启示:
一、四种常见题型的破解技巧
题型一:
情节概述题
1.答题要求:
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关键事件;
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主要人物;
明晰事件的来龙去脉,突出重要细节;
用书面语言表述,条理清晰。
2.答题步骤:
例如:
简述《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
诸葛亮把军队都派去攻打魏军,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阳平城中。
(步骤一:
点明起因)魏将司马懿率大军前来攻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他临危不惧,沉着镇定,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
自己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
(步骤二:
简述经过)司马懿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有伏兵,下令退兵离去。
(步骤三:
点明结果)
题型二:
人物概述题
1.答题要求:
扣紧人物身份,把握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叙述人物的主要经历,交代清楚人物的结局。
2.答题步骤:
例如:
请简要介绍哈姆莱特这一形象。
①丹麦王子。
勇敢与软弱交织,机智聪慧。
简述人物身份、性格)②为父王的鬼魂所困扰,要为父报仇。
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之后他达成了目的,整个王宫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
简述人物经历)③他最后中了致命的毒剑死去。
交代人物结局)
题型三:
分析人物性格题
扣紧题干要求,抓住思想性格特征、标志性语言;
准确筛选、提取典型情节和典型事例;
过程完整,条理清楚,细节突出。
曹禺说,蘩漪是《雷雨》中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
结合戏剧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蘩漪不屈服于命运,敢于大胆追求,在极端压抑下敢于爆发,具有鲜明的“雷雨”性格,具有雷雨般的强烈感情。
点明性格)被强迫吃药的压抑,幽灵般跟踪周萍到四凤家,这一切都积蓄着近乎疯狂的“雷雨”式的情感力量。
例证性格)雷雨般迅疾地爆发,绝望境地的孤注一掷,最后不顾一切地“报复”,一种“雷雨”式的宣泄,与作品的氛围融为一体。
她的痛苦最深,渴望最强,爆发最疾,就像雷雨。
重申性格)
题型四:
内容提要题
用简要的文字概括内容要点,要全面把握,高度概括,覆盖整体。
2.答题关键点:
①简介主要内容;
②简介主要人物。
请简要介绍海明威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
小说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
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大马林鱼被他杀死后绑在小船的一边,却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大马林鱼被鲨鱼吃得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二、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明确常见六大“陷阱”,有的放矢,快速搜取信息
对于名著阅读题,命题者常常从以下六个方面设置陷阱,混淆视听,给考生造成识别障碍,形成对内容的误判,只要我们抓住这些易混点,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就会得出正确结论。
陷阱1.张冠李戴
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张冠李戴的陷阱。
如2012年江苏卷22题D项:
“《边城》中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其中的天保大老美丽得很,茶峒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便为他取个诨名叫‘岳云’。
”原文中“岳云”是对二老傩送的称呼。
解答这类考题,应注意选项中的人物与事件、语言、肖像、动作等之间的对应关系,防止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陷阱2.关系混乱
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关系错综而又复杂,命题者往往借此设置陷阱。
如2010年江苏卷22题D项:
“《哈姆莱特》中所写的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三人复仇的举动,既是为了各自故去的父亲,也是为了争得骑士荣誉。
”原剧本中哈姆莱特是为了报杀父之仇;
雷欧提斯认为哈姆莱特应该为妹妹奥菲莉娅的发疯和死亡负责;
小福丁布拉斯的父亲与哈姆莱特比剑,丢了命又输了土地,然后小福丁布拉斯要为父亲报仇。
面对这类考题,考生应把注意力集中在选项中表明人物关系的词句上,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
陷阱3.情节不当
有些原著中没有的情节,命题者故意在选项中设置成有这个情节,或是将情节发生的先后倒置,或将情节中的人物替换,或将结果设误,或混淆情节的有无,以此迷惑考生。
选择时应留心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词语以及判断情节有无的语句。
如2011年江苏卷22题E项:
“老葛朗台一看到查理留给欧也妮的梳妆匣,就掏出刀子想撬下一块金板,直到女儿拿出刀子以自杀护匣,他才不得不停手。
”原文中是葛朗台太太重重地倒在床上,昏了过去,葛朗台怕万一妻子有闪失欧也妮会继承母亲的财产,这才放弃动梳妆匣。
陷阱4.时间混淆
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在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方面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随意改变时间,以此来考查考生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如2012年江苏卷22题B项:
“《雷雨》中的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后又一次来到了周公馆,当年的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赶走了她和刚出生三天的婴儿。
”原文中侍萍在三十年后又一次来到周公馆,而不是“二十七年”。
陷阱5.地点变更
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在情节发生地处故意变更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彼地发生的事情。
考生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陷阱6.因果误用
因果误用有三种情况:
一是因果倒置,二是强加因果(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三是原因叙述错误。
做题时应关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并仔细思考两事物间是否确实存在因果关系。
2.联系原著,细读选项,筛选正确答案
仔细阅读选项内容,就其中论及的相关人物、情节回忆原著,注意选项所涉及的信息与原著内容的“变”与“不变”。
如果选项内容为原著的复述,要关注其中人物、事件等的相关内容与原著是否一致;
如果选项内容在原著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主观性评述,那么就要特别注意该说法是否恰当。
仔细对比选项与原著内容,合理推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题思维轨迹:
(2013·
扬州调研)名著阅读题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并非宋元白话而是浅近的文言,这种“半文半白”语言在文言过渡到白话的过程中,起了桥梁作用。
B.老葛朗台住在一所灰暗阴森的老房子里,每顿饭的食物和点的蜡烛,他都要亲自分发,但有时他破例会为欧也妮在饭桌上多放几块糖和一些葡萄。
C.《风波》里的赵七爷有一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在“皇帝坐了龙庭”之前只穿了两次,是因为与他有仇怨的麻子阿四生病以及砸过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
D.海明威善于运用内心独白,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老人与海》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他在大海上孤独地思考着。
E.《女神》中的《炉中煤》用“煤”的形象来比喻那些身在底层从事艰辛劳动的普通百姓,体现了以作者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人道主义的思想立场。
2.简答题。
(1)《茶馆》三幕戏,截取了旧中国三个反动时代的横断面。
请分别说出三幕戏所反映的时代并用一句话来概括《茶馆》的主旨。
(2)简述《红楼梦》中凤姐是如何计害尤二姐的。
第二课时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结构的特点、作品语言的风格以及对名著名篇的主流评论等,也包括作家作品、文学体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这是赏析文学名著的主要方面,也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如:
2012•江苏卷
鲁迅的《药》中,花白胡子等人说夏瑜“发了疯了”;
夏四奶奶大声说道: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请简要分析他们对于夏瑜态度的异同
2011•江苏卷
《雷雨》中的侍萍经历了哪些人生悲苦?
2010•江苏卷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说: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从近三年的高考题来看,对分析鉴赏语言和人物的性格的考查有所加重,难度适中。
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考查:
(2012·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曹操年轻的时候,有人预言他能够安定天下;
许劭却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没有恼怒,反而大喜。
B.《雷雨》中的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后又一次来到了周公馆,当年的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赶走了她和刚出生三天的婴儿。
C.《欧也妮·
葛朗台》中欧也妮请求临终的父亲祝福自己,父亲却要求她好好照看一切,到“那边”向他交账。
这个情节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老葛朗台的守财奴形象。
D.《边城》中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其中的天保大老美丽得很,茶峒人拙于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