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期末教育心理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0680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师期末教育心理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师期末教育心理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师期末教育心理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师期末教育心理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师期末教育心理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师期末教育心理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山师期末教育心理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师期末教育心理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师期末教育心理学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维持生物体生存的一种认知发展的机能,通过同化与顺应进行。

同化:

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是一种量变。

图式:

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具有抽象性、特定性和流动性等特征。

顺应:

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是适应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质变。

4、心理的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主要有四类:

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其中平衡化是心理发展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成熟:

指受遗传程序控制的主体(主要是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

经验:

是个体与外界物质环境接触而获得的一类认知。

分为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两种。

社会环境:

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主要涉及教育、学习、语言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智慧的萌芽

客体永久性:

当客体在视野中消失的时候,仍知道该客体的存在。

2、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和直觉思维

主要认知特点:

自我中心(Egocentrism)

不可逆性

自觉性

泛灵论(Animism)

现象学因果性(PhenomenalisticCausality)

自我中心言语

运算:

指一种内化了的动作,即能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

自我中心现象:

指儿童往往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

泛灵论:

指儿童把无生命物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认识倾向,主要表现在认识对象和解释因果关系两方面。

原因:

自我投射,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物理的现象。

自我中心言语:

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

分为三种表现形式:

重复、独白、集体独白。

3、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

守恒:

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

途径:

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

(附:

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的比较

具体运算:

在心理上操纵客体和事件,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具体的、单一的命题

形式运算:

操纵假设情境中的命题与观念,能够推论两个或更多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果斯基

一、文化历史发展观

低级心理机能:

指依靠生物进化而获得的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中介理论:

维果斯基指出,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换言之,它们都是被中介的。

二、心理发展观

发展:

心理的发展,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1、发展的规律

1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2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

2、发展的中介——符号

3、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表现

⑴心理活动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⑵心理活动抽象概括能力机能的提高

⑶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⑷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4、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原因

⑴人类心理的发展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

⑵语言符号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⑶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

三、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

最近发展区:

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思想

2、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

四、内化学说(Internalization)

内化:

指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化到心理结构中的过程。

1、内化的中介是心理工具,主要是语言符号。

维果斯基提出,儿童在语言使用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社会言语阶段

自我中心的言语阶段

内部言语阶段

区别:

皮亚杰的自我中心式言语理论VS维果斯基的个人言语理论

皮亚杰

维果斯基

发展的意义

代表一种不能从他人角度出发,或无法进行相互交流的表现。

代表外在的思想,其功能是与自己交流,旨在自我指导和自我指引。

发展过程

随年龄的增长而削弱。

年幼时增加,然后慢慢变为听不见的,成为内在言语的思想。

与社会言语的关系

负相关,在社会性和认知上最不成熟的儿童,使用更多的自我中心言语。

正相关,正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个人言语才得以发展。

与环境的关系

任务越难,联系越密切,在需要较多认知努力来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个人言语可发挥良好的自我指导作用。

五、对教学的影响——支架式教学

比较:

皮亚杰理论VS维果斯基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

认识发展在不同文化中大多一致

不同文化下的认知发展不同

认知主要来源于儿童独立探索活动

认知起源于社会合作(同伴互动建构知识时影响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个体心理过程变成社会过程

社会过程变为个体心理过程

同伴为变化的重要使动者(促进儿童观点选择)

成人为变化的重要使动者(传授文化)

六、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含义

1、教学要适应认知发展水平

⑴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具体、直觉水平进行教学。

⑵根据中学生认知发展抽象水平占优势的特点进行教学。

2、教学要促进认知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

一、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为一体”的人,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罗杰斯称之为“全人”(Wholeperson)或“功能完善者”(Fuulyfunctioningperson)

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1、学习的方式,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无意义学习:

指所学的材料不涉及情感或个人意义,仅涉及经验积累和知识增长。

有意义学习:

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它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

2、意义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要素: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都投人学习活动;

(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在其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

(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产生变化;

(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

3、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的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3)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关爱和理解的氛围,并且将这种气氛由教师逐步扩大到学生之间。

(4)强调要注重从做中学。

三、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1、教学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2、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

3、促进学习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

包括:

真实或真诚;

尊重、关注和接纳;

移情性理解。

四、基于人本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1、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

2、开放教室的教学模型

3、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型

认知派————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一、学习的分类

1、根据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2、根据学习的内容,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

二、有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任意的(Nonarbitrary)、实质性的(Substantive)联系。

非任意的联系:

指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实质性的联系:

指新的符号和符号所代表的观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和命题的关系。

1、意义学习的条件

(1)外部条件:

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内部条件:

①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于新知识进行联系。

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新知识与他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2、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1)表征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命题以句子形式表现,包括非概括性命题和概括性命题。

三、认知同化理论

1、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他强调学生的学生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这种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而进行的,其结果是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

上位学习:

是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的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以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下位学习:

指新的学习内容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包摄面较广的观念。

组合学习:

当学生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不产生下位关系,也不产生上位关系时,也就是同级,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

这种只能凭借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组合学习。

2、教学原则

(1)逐渐分化原则(theprincipleofprogressivedifferentiation):

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原则,首先讲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强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

(2)整合协调原则(theprincipleofintegrativereconciliation):

指教材的安排和组织应注意学科中处于同一包容水平上的概念、原理和章节的异同,清晰地指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消除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之间的混淆与模糊,达到新的认识。

四、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

是先于学习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