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古代官职对于的现代官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0064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古代官职对于的现代官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宋代古代官职对于的现代官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宋代古代官职对于的现代官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宋代古代官职对于的现代官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宋代古代官职对于的现代官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代古代官职对于的现代官职Word下载.docx

《宋代古代官职对于的现代官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古代官职对于的现代官职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代古代官职对于的现代官职Word下载.docx

宋代,大名府尹可以兼北京留守司公事,但水浒上,大名府尹王太守没有这个兼职,梁中书的留守司应该是中央特派的、地位要高于大名府尹。

4、知府,东平府知府陈文昭等——副省级市市长还有青州知府慕容彦达、高唐州知府高廉、江州知府蔡德章、济州府知府张叔夜等(查宋史地理志,青州、江洲、济州是州而不是府,高唐州宋代实际上叫做博州,也是个州不是府)。

宋代在重要的地区设府,府的地位高于一般的州,所以以州为地市一级,府应该算副省级行政级别。

府的最高长官知府应相当于副省级市的市长。

知府低于北、西、南三京和东京开封府尹,但高于知州,一般由相当于正五品官以上的京官担任。

超过二品的京官被下放到地方就不叫知府了,而叫做“判某某府”。

5、知州,泰安州知州——地级市市长按照州的职能,应该等同于现在的地市一级的行政级别。

但施大爷恐怕也未必弄得清知府与知州的区别。

水浒上出现的州一级的地方官几乎均为知府,只有74回燕青去泰安州参加相扑比赛的时候,出现过一个无名的泰安州知州。

宋史上有州刺史一职,为从五品,知州应相当于刺史,一般由从五品京官担任。

6、通判黄文炳——副市长通判为知府、知州的副手,所以对应为副市长。

举报宋江的反诗给蔡九知府的黄文炳就是卸任的通判。

通判一般由从六品京官中委派。

无论知府、知州还是通判,理论上都算是临时性的差遣,不是常设官职。

担任知府、知州和通判的官员的具体行政级别,是由他们的寄禄官或散官阶反映出来。

上面所说的正五品知府、从五品知州、从六品通判只是个大致情形。

作为临时性差遣的知府、知州、通判等,并没有确定的品秩。

比方说,知州可以是低为七品,也可以高为三品。

举个例子,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苏东坡贬官后起复以正七品的朝奉郎知登州,而在哲宗元佑四年(1089),苏东坡则以正三品的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7、知县, 

郓城县知县时文彬——县长宋代的县按人口多少分为赤县(京城内,好比现在直辖市下面的区),畿县(京城外,好比现在直辖市下面的县),望县(四千户以上),紧县(三千户以上),上县(二千户以上),中县(千户以上),中下县(千户到五百户),下县(五百户以下)。

从辖地大小上来看,同现在的县差不多(宋史地理志,宣和四年,全国共有1234个县,基本数量上与现在相应行政区域的县数相当)。

查宋史,东京的赤县县令为正七品,另外三京的赤县县令和所有畿县县令为正八品,其余县令均为从八品。

不过县令与州刺史一样都是虚职,真正执掌县政大权的是中央委派的知县。

与知府、知州类似,知县也是个临时性差遣,若京官知某县,其品秩也未必一定是从八品,根据其寄禄官可以高也可以低。

比方说包青天包拯,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中进士后的第一个官职是“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大理评事是正八品的寄禄官,要高于建昌(今江西永修)县令的从八品。

虽然一般知县在宋代只是个八品左右的小官,不过我们还是根据其职能和所辖区域对应为今天的县长(正处级)一职。

8、都管——秘书梁中书派杨志往东京押运生辰纲时,派了个谢都管,相当于梁中书的秘书,考虑到梁中书的级别比较高,谢都管可能至少是个副处级。

9、押司宋江——郓城县政府正科级干部押司主要从事县府的文书工作,是吏途。

低于副县级的县丞、县尉、主簿。

但看县长时文彬对宋江比较倚重而且交好,并且在地方上呼风唤雨,宋江的职位在郓城县政府里面也不会太低。

以县为处级,宋押司为一个正科级县府干部还是比较合理的。

10、保正晁盖——村长 

(相当于排级

现代官职从股级、科级、处级、厅级、部级到国家领导人只有6个大等级12个小等级,而古代的等级从品级建立时就有9品18级(9品30阶)。

做级别对比时,只好以几个区域品级对齐了。

如巡抚对应省级、知府对应厅级、知县对应处级。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如《谭嗣同》: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

课文《海瑞传》:

“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

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一是升迁,如《海瑞传》:

“迁淳安知县。

”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

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

“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

三是降职,即“左迁”。

白居易《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张衡传》: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张衡传》:

“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

《屈原列传》:

“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

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如诸葛亮《出师表》: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

如韩愈《送李盘谷序》:

“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

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

《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

《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集各种权力于一身的皇帝,总结历史上各朝代的经验,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以防权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

内阁【相当于国务院】:

明朝时为了进一步集权而不设宰相、中书省等机构,宰相的权利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

清朝继承了这一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但实权则由军机处掌握,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统称大军机,军机大臣的僚属称为军机章京,又称小军机。

【这些宰相相当于政治局常委】。

中央行政机构:

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管部的大学士及尚书、侍郎等)称堂官。

【由于部比较少,所以这些堂官相当于副总理兼部长】。

部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称为司官。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

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

【相当与中央的直属机构】。

军事系统:

清朝军队主要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

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中侍卫皇帝的称为亲军【北京卫戍区】,由侍卫处(领侍卫府)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而御前大臣持掌乾清门侍卫和皇帝出行随扈【中央警备团】,权位尤重。

其他守卫京师的有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虎枪营、善扑营等。

骁骑营由八旗都统直辖;

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各设统领管辖;

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由于都是特种兵,设掌印总统大臣或管理大臣管辖;

虎枪营专任扈从、围猎等,设总统管辖;

善扑营则专门练习摔角。

驻防八旗【大军区】驻扎于全国各重要之地,视情况不同设将军、都统、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官。

内地将军等只管军事,而驻扎边疆的将军等要兼管民政。

清朝的将军是满官的称号,战时则任命亲王为大将军。

绿营即汉兵,驻扎京师的称巡捕营,归步军统领管辖。

绿营的建制分标、协、营、汛几级,标又分为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军标、河标、漕标等,分别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八旗驻防将军、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统率。

督标、抚标、军标、河标、漕标都是兼辖,实际各省绿营独立组织为提标、镇标,提督实为一省的最高武官,总兵略低于提督。

总兵以下,副将所属为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为营,千总、把总、外委所属为汛。

行宪机构:

清朝沿袭明代设监察院【中纪委】,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监察院长官,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则为总督、巡抚的加衔。

地方行政:

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省委书记】,布政【省长】、按察【政法委书记】两使为督、抚的属官。

与督、抚平行的有驻防将军【省军区司令】和提督学政,不过驻防将军只管八旗驻军;

提督学政只管学校与科举考试,其权力不能与督、抚相比的。

省以下有道【地委】的设置,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

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

省以下为府,设知府【市委书记】、同知、通判等官,与府平行的有直隶厅,设同知、通判。

府以下为县,设知县【县委书记】、县丞、主簿等官,与县平行的为散厅,设置同直隶厅。

在少数民族地区则设专门机构管理,即土司,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由军事部门管辖,如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长官为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

另一种是由行政部门管辖,也设府、县等,官员称土知府、土知县,通常由少数民族头人担任。

清朝官制(总表)文京内官 

武京内官 

武京外官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正国级】 

文职京官:

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 

文职外官:

无 

武职京官:

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 

武职外官:

从一品:

【正国级减】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 

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