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资格中小学两课历年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0044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教师资格中小学两课历年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山东教师资格中小学两课历年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山东教师资格中小学两课历年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山东教师资格中小学两课历年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山东教师资格中小学两课历年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教师资格中小学两课历年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山东教师资格中小学两课历年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教师资格中小学两课历年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教师资格中小学两课历年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

5.在中国,()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E.朱熹

6.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产婆术”属于()。

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德育过程是由()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A.德育理念

B.教育者

C.受教育者

D.德育内容

E.德育方法

8.综合实践活动是地方性必修课,它占课时的()。

A.6%一8%

B.7%一10%

C.8%一10%

D.10%一20%

E.6%一10%

9.班会的特点有()。

A.民主性

B.集体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E.教育性

10.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把学习过程概括为()的统一过程。

A.“惑”

B.“学”

C.“忆”

D.“思”

E.“行”

11.教育目的有()的作用。

A.导向

B.激励

C.规范

D.评价

E.鉴定

12.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A.“明了”

B.“预备”

C.“联想”

D.“系统”

E.“方法”

13.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主要有()。

A.生产力

B.社会

C.知识

D.儿童

E.政治

14.属于教师的一般角色的有()。

A.传道者

B.授业、解惑者

C.榜样

D.管理者

E.父母与朋友

15.班级管理包括()等几个基本环节。

A.提前调研

B.了解学生

C.制定计划

D.组织实施

E.评价总结

16.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等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

A.困难

B.问题

C.假设

D.验证

E.结论

17小学德育的特点有()。

B.生活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E.游戏性

18.新课程标准从()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的具体目标。

A.知识与技能

B.目标与过程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E.达标与测试

19.课外活动呈现出的特点有()。

A.自愿性

B.广泛性

C.多样性

D.自主性

E.交流性

20.课外活动制定计划的基本要求是课外活动必须具有()。

A.可行性

B.协调性

C.明确性

D.安全性

E.组织性

21.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跟踪法

B.追因法

C.临床法

D.产品分析法

E.教育会诊法

22.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的辩证统一。

A.教育

B.生产劳动

C.社会实践

D.社会发展要求

E.个体发展需求

23()是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

A.教师

B.校长

C.教材

D.教具

E.学生

24.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它分为()等几个层次。

A.僧院学校

B.大主教学校

C.教区学校

D.普通学校

E.社会学校

25.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B.盛宣怀

26.日本学者()曾经强调:

“学力是靠生活指导增长的,不彻底地进行生活指导,学力就低。

A.松泽光雄

B.小泉又一

C.赞可夫

D.布鲁纳

E.洛克

27.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的学习过程理论。

A.“博学之”

B.“审问之”

C.“慎思之”

D.“明辨之”

E.“笃行之”

28.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A.思想品德课

B.其他学科教学

C.班会

D.课外活动

E.学校例会

29.在师生关系的问题上,持有“教师中心论”这一观点的是()。

A.洛克

B.倍尔

C.斯宾塞

D.高尔登

E.赫尔巴特

30.一堂好课的标准有()。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组织有效

E.体验积极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__________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

2.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__________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3.1904年颁布了__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4.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______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

5.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__________。

6.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是以培养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重点的教育。

7.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8.中国于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__________这一教学组织形式。

9.操行评定主要通过学生自评、集体互评、__________等三种途径实现。

10.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__________和螺旋式两种形式。

11.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情染情、以境触情、__________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

12.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

1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__________相结合。

14.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__________时期。

15.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__________、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表述三大环节。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

判断错误不得分;

每题5分,共25分)

1.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2.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3.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4.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5.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2.简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3.开展好课外活动有哪些基本要求?

4.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联系实际探讨如何建设班集体。

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C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决定论这个知识点,遗传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2.ACE

【解析】本题出自党的十六大报告,它指出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3.ABCD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个知识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及个别差异性的规律。

4.ABC

【解析】这是考查参观法的划分,参观法一般包括:

准备性参观、总结性参观、并行性参观。

5.B

【解析】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

6.C

【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他的这一教学思想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

7.BCDE

【解析】德育过程包括四个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8A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时分配问题,它一般占课时的6%一8%。

9.BCD

【解析】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全班性会务活动,它具有集体性、针对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10.BDE

【解析】孔子将学习的过程简单地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

11.ABD

【解析】教育目的是教学的依据,它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2.ACDE

【解析】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13.BCD

【解析】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并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4.ABCDE

【解析】教师的一般角色是教师在任何时代都担任的角色,主要有: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父母与朋友。

15.BCDE

【解析】班级管理一般包括:

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这几个阶段。

16.ABCDE

【解析】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等几个阶段。

17.ABCD

【解析】小学德育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基础性、生活性、开放性、活动陛。

18ACD

【解析】新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阐述的(可以参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9.ABCD

【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活动的特点这个知识点,课外活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组织上的自愿、内容上的广泛、形式上的多样和活动上的自主性。

20.ABC

【解析】制定计划是课外活动的起始环节,制定计划必须遵循计划具有可行性、计划具有协调性、计划具有明确性的基本要求。

21.ABCDE

【解析】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跟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析法和教育会诊法。

22.DE

【解析】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23.AE

【解析】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

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间展开的。

24.AB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欧洲的学校教育这一知识点,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主要控制在教会手中,因此,学校教育也主要是以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等教会学校为主。

25.B

【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的发展历程,1878年,张焕纶在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2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节知识点,这句话是在介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一知识点时,引用的日本学者松泽光雄关于学力和生活关系的论断。

27.ABCDE

【解析】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

中庸》中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28.AB

【解析】德育的实施途径多种多样,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是其实施的基本途径。

29.E

【解析】赫尔巴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教师的中心地位,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30.ABCDE

【解析】上好一堂课必须注意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有效、体验积极。

二、填空题

1.保罗·

朗格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