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9386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年产3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年产3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年产3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年产3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3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年产3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30万M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股份制

注册资金:

1000万元

盐城天瑞混凝土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公司发起人为王永瑞,主营商品混凝土,为盐城基本建设项目的建筑施工提供预拌商品砼,公司在盐城建筑市场有近二十年经营、管理经验。

公司的合作伙伴为浙江省天瑞集团,该集团在浙江省以经营房地产为主的大型企业,经营内容涉及到建筑工程、散装混凝土项目以及商品混凝土,集团在人员技术力量、设备、市场和资金等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

1、混凝土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商品混凝土亦称预拌混凝土或商品砼,它的产生和出现可以说是混凝土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混凝土工业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标志。

商品混凝土的实质就是把混凝土这种主要建筑材料从备料、拌制到运输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从传统的施工系统中游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经济核算的建筑材料加工企业——预拌混凝土厂或混凝土公司。

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能够因为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和集中化等特点为建筑工程中节省水泥及其砂石材料,提高工程质量,改进施工组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可能,同时也因为能节省施工用地,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环境污染而使人类受益。

同时,推广商品混凝土还是推广散装水泥的重要先导措施,因此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混凝土集中搅拌,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一个国家商品混凝土的应用数量和比例,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混凝土工业生产的水平。

商品混凝土一般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以上,节约水泥10%~15%,降低工程成本5%左右。

与此同时,还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施工用地,减少粉尘污染,实现文明施工。

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商品混凝土应用量已达到混凝土总量的60%~80%。

我国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是在上海、常州等地。

由于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尤其是由于东南沿海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再加上建设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扶植政策和措施,使城市的商品混凝土每年以15%的幅度递增。

据统计,1990年全国35个城市建成100个搅拌站,年设计能力为1450万m3,实际产量约500万m3;

1993年全国建成200个搅拌站,年设计能力为2000万m3,实际产量约900万m3;

1995年全国建成搅拌站616个,年设计能力4000万m3,实际产量约2600万m3;

1999年全国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达683家,年设计能力12700万m3,实际产量约5400万m3。

2000年全国商品混凝土产量增加到7833万m3,比1999年增加了近45%。

在全国范围内按保守的估计,有5亿吨水泥用于生产混凝土;

以每m3混凝土400公斤水泥计,则混凝土增量达6.25亿m3。

实际上,我国2000年商品混凝土的产量为7653万m3,仅占混凝土总量的12%左右。

如前所述,发达国家商品混凝土已达到其混凝土总量的60%。

很明显,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

无论从哪方面看,我国的确应大力发展商品混凝土。

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发展商品混凝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设行业力争到2005年全国预拌砼年产量占现浇砼总量的30%。

2、散装水泥行业发展的需求 

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是我国大、中城市发展散装水泥的必由之路。

水泥散装化对于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粉尘排放、提高工程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它是实现水泥清洁生产有效途径,水泥散装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文明生产水平。

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相比,散装水泥发展我国仍处在初级阶段,水泥的散装率仍然很低,工业化国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基本实现了水泥散装化(散装率达70>

以上)。

“九五”期间,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内贸易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见》(国函[1997]8号),成为指导我国散装水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九五”期间,我国散装水泥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2000年,全国散装水泥生产量为11,120万吨,比1995年增长190.64>

,散装率由1995年的13.1>

上升到19.07>

,提高6.97个百分点。

“九五”期间累计生产散装水泥4.28亿吨,是“八五”期间的1.9倍,年均增长13.7>

相当于节约木材1,412万m3,节电31亿千瓦时,节煤334万吨,节水5亿多m3,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258万吨,减少水泥损失2,140万吨,创综合经济效益193亿元。

“九五”期间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综合配套能力年均增速为14>

另外,预拌混凝土生产能力已达到1.47亿m3,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联动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国经贸资源[2001]1022号)的出台进一步规范和加速散装水泥行业的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江苏省发展散装水泥管理规定》已于1999年8月6日经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建设部《关于加快预拌混凝土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要求,发展商品砼推动利用散装水泥,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

2002年上半年,江苏省散装水泥呈现跨越发展态势,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916.12万吨,同比增加202.89万吨,散装率达到34.73>

2004年2月份,盐城市散装水泥量为175963吨,散装率为23.55>

,同比增长分别为63402吨和56.33>

3、市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目前盐城市经济发展正处快速增长期,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需要,城市公用事业、交通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这就给建筑业的“绿色产品”——预拌商品砼造成旺盛的需求。

发展预拌商品砼和散装水泥对改善盐城市环境污染,美化城市旧貌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工程施工直接预拌混凝土,水泥的包装运输,拆包分散拌砼,砂、石运输,砼质量难以控制,给偷工减料留下可剩之机,对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劳动条件恶劣。

当今社会环保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环保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应用商品混凝土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首先它不需要在现场堆放材料及中转材料,避免了城市的脏、乱、差现象;

其次,从根本上消除噪声、粉尘、污水等污染,改善了市民工作、居住环境。

“十五”时期我国将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加快城乡生态建设,为散装水泥和商品砼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4、调整经营结构,寻求经济发展

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增强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充分利用公司原有的技术力量和和资金实力,积极调整经营结构,寻求经济的发展。

城市建设正进入一个飞跃的时期,盐城经济总量的提升带动地方经济的进一步提高,为商品砼的发展带来机遇。

盐城的基础建设方兴未艾,已建以及正在建设的项目有盐城市政府大楼、交通大厦、供电大楼、沿海高速公路等。

商品砼项目的上马可以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为公司进一步做强做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调查及前景预测

商品混凝土最早出现于欧洲。

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总产量中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其中美国占84%,瑞典占83%,日本占78%,澳大利亚占63%,英国占57%。

20世纪70年代末全世界已有30000多个预拌混凝土工厂,其中日本和美国各拥有5000个左右的预拌混凝土工厂。

目前,美国和日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商品混凝土生产国,年产量均在2亿m3左右,约占本国混凝土总用量的80%。

俄罗斯现在年产水泥5000万吨,其中30~40%用于生产商品混凝土。

全俄罗斯年产商品混凝土4000万~5000万m3,人均商品混凝土用量0.2~0.3m3。

欧洲22个发达国家累计年生产商品混凝土3亿m3,人均0.6m3。

包括东欧国家,全欧洲总的年产商品混凝土约4亿m3。

在欧洲国家中,德国商品混凝土产量最高,年产量达到7400万m3,人均0.9m3。

而人口仅650万的瑞士,却有商品混凝土工厂300多座,年产量970万m3,人均1.49m3,居欧洲第一。

目前,商品混凝土在国外已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

建国初期,我国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中采用了预拌混凝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发展比较迟缓,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了很大的差距。

我国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上海、常州等地。

随后,由于建设的需要和政府的支持,城市商品混凝土发展较快,每年以约15%的幅度递增。

据统计,1990年全国35个城市建成100个搅拌站,年设计能力为1450万m3,实际产量500万m3;

1993年全国35个城市建成200个搅拌站,年设计能力为2000万m3,实际产量约900万m3;

1995年全国建成搅拌站618个,年设计能力4000万m3,实际产量约2600万m3;

1999年全国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达683家,年设计能力12700万m3,实际产量约5400万m3。

另外,商品混凝土在我国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

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厦门等大城市,商品混凝土使用量比较大,占这些城市的混凝土总用量的60~80%左右,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发展无论从数量上讲,还是从质量上讲,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品混凝土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这些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常州等地的商品混凝土使用率已达60~80%,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然而,在一些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率还很低,甚至没有。

可见,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空间还十分巨大。

北京、上海、常州、天津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经营统计资料分析表明,与现场搅拌混凝土比较,使用商品混凝土可获得如下优势:

1、经济效益:

(1)建筑施工单位用工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

一般生产商品混凝土0.25工日m3,全员产值2.5~3.0万元人年;

现场搅拌0.35工日m3,产值一般间0.8万元人年。

(2)节约原材料:

测算和分析表明,应用商品混凝土可节约水泥8%,砂石12%左右。

(3)促进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

(4)提高混凝土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2、社会效益

(1)相关部门获利明显:

统计表明,应用商品混凝土节省了许多单位的费用支出,普遍受到欢迎。

如,节省砂石及中间储料的堆场租用费0.9元m3,水泥包装袋费用节约1.75元m3。

现场建材堆放场地租用费等节约2.40元m3,现场临时水电及设施费4.00元m3等。

(2)加快施工进度,提前发挥投资效果。

(3)促进水泥工业和混凝土新技术发展及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3、还有改善环境污染的效应。

国家大力提倡,为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八十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1987年建设部印发了《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明确了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方向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1990年国家建设部印发的建〔1994〕490号文《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中,又把推广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列为重点推广的首要内容。

“八五”期间,建设部安排国家支持施工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贷款的11亿人民币中,有5亿元之多(不包括企业自筹)用于支持预拌混凝土的发展。

在国家“九五”规划中,又明确要求“九五”期间全国预拌混凝土的产量要比“八五”末期翻一番,商品混凝土占现浇混凝土的比重增加到20%。

最近发布的我国《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中明确规定,到2005年,我国预拌混凝土生产能力将力争达到3亿m3,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浇注总量的比例达到20%,其中大中城市要达到50%以上;

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将积极发展预拌混凝土,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

其他城市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