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训练专题210欧洲西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834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区域地理训练专题210欧洲西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区域地理训练专题210欧洲西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区域地理训练专题210欧洲西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区域地理训练专题210欧洲西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区域地理训练专题210欧洲西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区域地理训练专题210欧洲西部.docx

《高二区域地理训练专题210欧洲西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区域地理训练专题210欧洲西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区域地理训练专题210欧洲西部.docx

高二区域地理训练专题210欧洲西部

专题2.10欧洲西部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城市周围寒带针叶林分布广B.②城市附近河流易发生凌汛

C.③城市热量充足D.④城市附近多沉积岩

2.根据冰岛的自然地理特征推测该国较著名的旅游资源有()

①极光②温泉③企鹅④椰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答案】1.B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知识

1.本题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冰岛北部为极地气候,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可能针叶林分布广;③城市纬度高,热量不足;④城市附近多火山,喷出形成火山岩;②城市附近河流有结冰期,向高纬度流,具备凌汛条件。

AC错误,故选B。

2.结合材料可知,冰岛火山众多,旅游开发中可以开发温泉项目,同时冰岛纬度高,有极光现象,可以发展极光旅游项目,①②正确;而企鹅属于南极地区,椰林位于热带地区,③④正确,故选A。

读意大利位置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示半岛为

①寒潮

②火山、地震

③暴风雪

④干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3.A

4.C5.D

【解析】

3.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半岛为亚平宁半岛。

4.意大利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降水集中在冬季,冬季为河流汛期;北部波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较充足,适宜工农业发展,人口较密集;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主要在中部和东北部。

5.意大利主要位于亚平宁半岛,该半岛位于板块交界地带附近,地壳运动活跃,故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意大利纬度较低,且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的阻挡,不会受到寒潮或暴风雪的袭击。

意大利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易发生干旱灾害。

读图,完成6~7题。

 

B.降水季节变化大

D.河流有结冰期

B.地势东高西低

6.对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C.多数河流流程较短

7.关于英国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答案】6.C

7.C

解析】

6.

地形的影响,多数河

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无结冰期;受岛屿面积、流流程较短,流域面积较小,故C项正确。

7.

C项正确。

读图可知,英国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据图中河流流向可知,英国地势西高东低,故读“欧洲西部某区域图”回,答8~9题:

 

D.波罗的海北海

8.图中M国东西两侧的海域分别是

A.地中海红海B.挪威海

9.该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9.D10.A

波罗的海C.北海地中海

B.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解析】

8.由图中经纬线定位可知,M国是丹麦,东侧是波罗的海,西侧是北海。

9.丹麦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读法国河流与城市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法国城市分布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不均匀,沿海多,内地少B.分布不均匀,平原多,山地少

C.分布均匀,沿河城市较多D.分布均匀,接近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11.法国的地势大致是

A.东北高,西南低B.西南高,东北低

C.东南高,西北低D.西北高,东南低

【答案】10.C11.C

【解析】

10.读图可知,就空间分布而言,法国主要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具有用水和运输之便;具有六边形轮廓的国土上,城市并不集中于某一区域,而是在不同区域均有分布,体现了城市分布均匀的特征。

故C项正确。

11.河流流向受地形地势影响,河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

读图分析可知,法国大部分区域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表明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故C项正确。

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12~13题:

12.形成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海岸线曲折,山脉多南北走向

C.冰川地形广布D.盛行西风,沿岸有暖流经过

13.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阴影所示海岸的峡湾主要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

B.大不列颠岛西侧降水多于东侧

C.图示地区地貌以平原为主

D.冰岛火山温泉广布是因为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答案】12.D13.B

【解析】1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是:

盛行西风,沿岸暖流增温增湿;海岸线曲折,山脉多东西走向,中部平原面积广大。

13.峡湾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受西风和地形影响,大不列颠岛西侧降水多于东侧;图示地区山区面积较大;冰岛位于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综合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家,产量居世界第五位;该国柑橘生产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形成优势产区。

年出口柑橘占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品种更新速度快,全年都有鲜果供应市场。

鲜果上市前需经过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果农、包装厂、销售商各自独立,分工明确。

材料二西班牙柑橘分布图。

(1)简析西班牙柑橘种植业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6分)

(2)西班牙与相邻的法国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请分析两国发展时鲜业的比较优势。

(4分)

(3)近年来,西班牙的柑橘销售很好,果农纷纷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对此专业人士围绕“扩大还是保持种植规模”展

开了讨论,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分)

【答案】

(1)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或炎热干燥),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冬季温和,有利于作物安全过冬;沿海平原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灌溉方便等。

(6分)

(2)西班牙位于法国以南,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农产品上市较早;法国距离欧洲腹地(市场)较近,货物运输更加

便捷。

(4分)

(3)观点一:

赞成当地扩大种植规模。

理由:

可以增加果农经济收入;便于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利于扩大就业机会等。

(4分)观点二:

赞成保持原有种植规模。

理由:

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在适度规模种植的基础上提高柑橘的质量;利于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业。

(4分)

【解析】

(1)阴影部分为西班牙柑橘分布区,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影响柑橘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可以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2)两国均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都有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于花卉、水果、蔬菜的生长。

西班牙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农产品的上市时间较早;法国比西班牙距离欧洲市场较近,运输更加便利。

(3)如果赞成扩大种植面积,可以从经济效益、市场、就业等方面分析。

如果赞成保持种植规模,可以从生态环境、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

针对不同情况分析各自的优势即可。

15.读下面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试评价①河流的航运价值,并分析其原因。

(2)图示区域地势特点是,判断依据是。

(3)图示区域乳畜业发达,试分析其发展乳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4)M区为甲国的工业区,该国的钢铁工业逐步向西部地区集中,甚至与荷兰联营将高炉建在荷兰海边,其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答案】

(1)该河航运价值高。

原因:

该河流经区域内降水量较大,河流流量较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小;河流无结冰期;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水流平稳;沿途国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客流量大。

(2)南高北低;河流多由南向北流

(3)气候温和湿润,有丰富多汁的牧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

(4)鲁尔区;靠近原料产地【解析】本题考查欧洲西部。

(1)河流的航运条件主要从河流的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河流落差和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

①河流经区域受西风影响大,降水量较大,河流流量较大;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冬季气温高于0℃,河流无结冰期;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水流平稳;位于欧洲西部,沿途国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客流量大,该河流的航运价值。

(2)地势特征主要指出地势的高低分布特征,可结合河流的流向分析。

图示区域河流多由南向北流,地势南高北低。

(3)影响乳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工农业基础和饲料等方面分析。

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有丰富多汁的牧草;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水陆交通运输便利。

(4)结合图示的工业区分布判断分布规律,M区为甲国的鲁尔区;而钢铁工业向荷兰鹿特丹地区转移,以就近

获得从国外进口的铁矿资源。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

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

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

(1)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2)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并说明鲁尔区治理后其水运地位相对下降的原因。

(3)指出鲁尔区治理后区位因素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

【答案】

(1)河流冲积物,土层深厚;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气候湿润,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2)条件:

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径流量大且稳定;地势低平,水流平缓。

原因:

公路和航空运输发展,分流水

运运量;产品附加值提高,宜采用公路和航空运输。

(3)原料和能源地位下降,技术和人才地位上升。

影响:

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技术工艺改进,污

染物排放减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的有关知识,包括地理环境整体性、河流航运价值及鲁尔区的治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根据设问限定的角度,结合区域自然特征,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

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河流冲积物,土层深厚;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气候湿润,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2)从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水流快慢等角度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从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工业产品的变化两方面说明鲁尔区治理后其水运地位相对下降的原因。

(3)结合图文材料判断鲁尔区治理后区位因素的变化,从污染物排放减少的角度分析其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芬兰河湖众多,有“千湖之国”之称,但航运极不发达,芬兰城市较少且分布不均,90%的城市集中分布在南部。

材料二:

芬兰地理位置示意图。

(1)描述芬兰地理位置的特点。

(2)阐述芬兰河湖众多但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3)分析芬兰城市集中分布在南部的原因。

【答案】

(1)位于20°E—30°E、60°N—70°N之间;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西濒波的尼亚湾。

(2)芬兰纬度高,冬季严寒漫长,河流封冻期长;芬兰人口、城市较少,对河流运输需求小;丘陵广布,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航运价值小。

(3)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温和;南部地势平坦开阔,适合居住;南部开发历史悠久,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