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校本教案Word下载.docx
《五数校本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数校本教案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次操作,有所发现,思考练习。
1.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正方体纸盒拆开后平摊在桌面上的形状。
如果将这个展开图恢复成原来的正方体,图中的点B、点D分别与哪个点重合?
2.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一只蚂蚁从A点沿表面爬向B点。
请画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
问:
这样的路线共有几条?
3.将一张长方形硬纸片,剪去多余部分后,折叠成一个棱长为l厘米的正方体。
这张长方形硬纸片的面积最小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
第二讲:
图形展开的学问(2课时)
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一、回顾知识技巧。
包装用料求面积,意义方法要牢记,
前后单位要统一,还要把面数清晰,
六面齐全容易算,六面不全也不难,
要么数清几个面,几面一合是答案,
要么就看缺几面,现从六面里面减。
二、走哪条路最近。
三、估计。
1.请你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图形,表示出它的大小,可以画,也可以比划,但不可以使用任何度量工具。
看谁的画的最精确?
2.比眼力。
评:
你是怎样估计的?
有没有什么方法?
三、实地测量
1.活动准备:
分小组。
组内讨论:
组际汇报,互相借鉴、提醒。
2.小组活动。
3.活动汇报:
你们在测量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意料之外的问题?
是如何解决的?
你们的测量结果与估计结果相比怎样?
通过此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四、拓展延伸
一只小虫从图l所示的长方体上的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行,依次经过前面、上面、后面、底面,最后到达P点。
请你为它设计一条最短的爬行路线。
第三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解答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作图能力以及空间想像能力,另外还要掌握一些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一、回顾整理
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二、什么叫表面积面积
1.请你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立体图形说一说他的表面积
2.说算法。
出示各种大小不同的图形,学生估计表面积的大小。
三、实地计算
利用学具计算。
分小组。
怎样得到表面积?
测量什么?
选择什么工具?
使用什么测量方法?
组内分工如何?
1.有一个长方体,前面和上面两个面面积和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以厘米为单位的数,且都是质数,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将两个长都是8厘米,6厘米,高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那么这个大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四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4课时)
根据实际情况,求出表面积。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作图能力以及空间想像能力,另外还要掌握一些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二、有一些正方体叠起来看不见面,那么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
1.拿一些小正方体累一累。
2.说一说
出示各种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
1.如图,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36平方分米,把它沿虚线截成体积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木块,这时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分米?
2.如图,有一个边长是5厘米的立方体,如果它的左上方截去一个边长分别是5厘米,3厘米2厘米的长方体。
那么,它的表面积减少多少平方厘米?
第五讲
物体占空间位置的大小
(5课时)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一)
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一
、回顾整理
二、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1.请你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立体图形说一说他的体积
出示各种大小不同的图形,学生估计体积的大小。
有没有什么方法计算?
三、实际操作
组内讨论:
怎样计算题物体的体积?
组内汇报,互相借鉴、提醒。
1.用大小相等的两个正方体积木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每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把一个长方体的长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6厘米,表面积增加24平方厘米,求原长方体的体积。
第六讲
(6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
掌握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中间挖去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原图形剩下部分的体积,先用原正方体木块的体积减去挖去的洞的体积。
需要学生熟练灵活利用公式计算。
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二、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中间挖去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原图形剩下部分的体积,先用原正方体木块的体积减去挖去的洞的体积
出示各种模型让学生说一说。
1.如图,在一个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的前面、上面、右面中心位置,分别凿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小孔直至对面,做成玩具,求这个玩具的体积。
2.一个长方体,它的前面和上面的面积之和是156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第七讲:
水面高度变化(7课时)
水面高度变化问题是涉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变题。
解答时,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水面高度变化的现象,发挥空间想像力,发现体积变化的规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探寻规律的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一、教师讲故事,学生思考原因。
二、数学活动:
多次体验。
寻找诀窍。
正方体铁块沉入长方体容器中后,水面会上升,而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与正方体铁块的体积相等,因此就可以求出上升部分水的高度,那么现在的水深就迎刃而解了。
多次操作,有所发现,思考原因。
实际操作
是如何解决?
1.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装满了水。
现将正方体容器里的水倒人一个长12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水槽中,求现在长方体水槽中水面到水槽口的距离。
2.现在把铁块轻轻向上提起24厘米,那么露出水面的铁块上被水浸湿的部分长多少厘米?
第八讲: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8课时)
第九讲体积的变换(9课时)
等积变换
等积变换问题指的是物体经过熔铸、变换,改造成另一种形状的物体,虽然形状变了,但是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解答时,应该抓住体积不变这一突口,再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二、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请你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立体图形说一说它的体积
1、出示例题
2、.活动准备:
怎样得到体积?
组际汇报,互相借鉴、提醒。
3、.小组活动。
4、.活动汇报:
1.在一个长15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体容器中,水深10分米。
如果在水中浸入一个棱长是3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那么,容器中水深多少分米?
2.有大、中、小三个底面是正方形的水池,它们底面的边长分别是5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沉人中、小水池的水里,两个水池的水面分别升高6厘米和4厘米。
如果将这两堆碎石都沉人大水池的水里,大水池的水面升高多少厘米?
第十讲水面高度变化和等积变换(10课时)
水面高度变化和等积变换
仔细观察水面高度变化的现象,发挥空间想像力,发现体积变化的规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什么叫等积变换
二、利用自己手中的橡皮泥捏一捏。
1、出示例题:
把一个长9厘米,宽7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求这个长方体的高。
怎样得到变换后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