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墨色话斗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丹青墨色话斗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青墨色话斗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之薄者曰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华。
”所谓“咬盏”,是指沫饽与茶盏边缘相凝。
宋徽宗赵佶(图1)《大观茶论》即云:
“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围凝而不动,谓之咬盏。
”既然“斗茶”以咬盏时间长短分胜负,则与赛跑一样,大家看得分明,毋需裁判、评委。
宋蔡襄《茶录》称:
“建安斗茶以水痕先没者为负,俟久者为胜。
故较胜负之说曰:
相去一水两水。
”
尽管我们对北宋的“斗茶”已有一番了解,但资料还不多。
其实,不是不多,而是资料还散落在各种载籍、文物中,还缺少有人把他们串连起来。
最近,我在撰写《茶韵悠悠》一书时,发现了一些有关“斗茶”的资料,现予择要介绍:
(一)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
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一篇《岳阳楼记》,脍炙人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言。
除了这些成就,范仲淹还是个对茶文化颇有研究的人。
他的长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图2),是最早论述斗茶的诗,也是内容较为详备的诗。
从插图已能看出诗的全文,不再抄录。
诗中说:
福建建溪沿岸,盛产茶叶。
天气转暖融冰,时届惊蛰,茶始露芽,茶民就纷纷上山采茶去了。
“终朝采掇未盈”,“”是围裙,可将下摆上折缚于腰间,用以盛物。
全句意为:
采摘整天,不满一衣兜。
为什么要如此抓紧采摘?
因为“北苑将期献天子。
”“北苑”是御用贡茶的管理机构,他们必须把嫩茶“研膏焙乳”,制成方、圆茶饼,在清明节前赶送到汴京(河南开封)皇宫,供皇上尝新、祭祖、祀神。
在献天子之前,“林下雄豪先斗美”。
“林”指茶林,也即指北苑官焙御茶园。
“雄豪”,当指御茶园中的头面人物,佳茶的拥有者,“斗美”,当指斗茶争胜。
“林下雄豪”对斗茶十分重视,煮茶的水,要取长江金山下的“中泠水”。
“中泠水”即“南零水”,唐朝江州刺史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品定“扬子江南零水第一”。
既然是古人论定的“天下第一水”,就要取来烹煮斗茶。
而且要用产于首阳山的精铜制作的铜瓶盛水。
茶饼要用黄金制作的茶碾(图3)碾细、过筛(图4),要用紫色茶瓯冲泡,要看瓯中白沫,像“雪涛”一样涌起。
并且要让茶汤的味道胜过佛经中的“醍醐”。
《大般涅经》称:
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
醍醐最上。
“醍醐灌顶”,能使人彻悟。
要让茶的香味,胜过兰花、芷草。
斗茶是在众目睽睽下进行的,难于作弊。
斗茶取得胜利的,飘飘然,如登仙境;
斗茶失败的,如打败仗投降,自感可耻。
因为,取得胜利的茶,称为“斗品”,不但独步茶林,且能名动京师,声震皇上,当然是无上光荣。
范仲淹的这首长诗,对斗茶的时间、地点、人物、效果都作了描述。
诗的后半部分,还将饮茶的好处做了评点。
据专家考证,这首诗是范仲淹46岁(1034年)任睦州(浙江建德)知州时所写。
诗题《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是一首和诗。
“从事”是州郡长官自聘的幕僚。
范仲淹知睦州时,章岷任从事。
章岷原籍福建,中进士,长诗文。
他的《斗茶歌》未见传世。
需要指出一点:
范仲淹逝世于宋仁宗皇四年(1052年),而北宋的茶艺、斗茶还在不断发展,至宋徽宗时(1101-1125年)达到顶峰。
故此诗所叙斗茶,与宋徽宗时有所差异。
(二)赵令《侯鲭录》记黄庭坚语
赵令(1061-1134年),字德麟,是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的玄孙。
所著《侯鲭录》,多记文人逸事、名物典故、诗坛趣闻。
由于他和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都是朋友,故所记多为第一手资料,较为可信。
全书八卷,每卷若干条,无小标题。
所记黄庭坚语见第八卷,全文为:
黄鲁直(庭坚)云:
烂蒸同州羊羔,沃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
抹南京面作槐叶冷淘,糁以襄邑熟猪肉,炊共城香稻,用吴人脍,松江之鲈。
既饱,以康山谷帘泉烹曾坑斗品,少焉卧北窗下,使人诵东坡《赤壁》前后赋(图5),亦足少快。
全文未提及黄庭坚的这番话,是何时何地与何人说的?
但可推想,当是主客数人共谈人生快事,以黄庭坚谈得最为痛快,故予记录。
我们如要给此文安个小标题,不妨写《人生快事》。
谈人生快事,首先想到吃什么。
同州即今陕西大荔,产羊,取羔羊蒸得烂熟,浇上杏仁粉做的乳酪,用调羹舀着吃,不用筷子。
因已烧烂,筷子一夹就化。
有肴还得有面点,想到了南京的槐叶冷淘。
槐叶冷淘是用槐叶水调和面粉,切成饼、条、丝,煮熟过凉水后食用。
苏东坡有诗:
“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王十朋注:
槐芽饼即“槐叶冷淘也。
盖取槐叶汗溲面作饼,即鲜碧色也。
”光有羊肉、冷淘还不够,还得有襄阳熟猪肉、松江鲈鱼做成的脍、共城(河南辉县)香稻烧成的米饭。
黄庭坚和苏东坡一样,不喜喝酒。
但饱餐一顿以后,即思喝茶。
要用康山谷帘泉的水,烹注曾坑斗品茶叶。
康山谷即康王谷,是庐山南山中部的一条狭长谷地。
传说楚康王昭被秦将王翦追杀,逃至此谷,故名康王谷。
谷中溪涧源头有一瀑布,悬空而下,状如玉帘。
其水被茶圣陆羽品为“天下第一水”。
曾坑是一个建州北苑官焙的地名。
据赵汝砺《北苑别录》,北苑官焙有茶园四十六所:
“九窠十二陇、麦窠、壤园、龙游窠……曾坑、黄际、马鞍山……”所谓“斗品”,是指“斗茶”中获得首选的茶饼。
黄庭坚说人生快事时,曾坑在“斗茶”中获胜,名声大振,京都士大夫均以能饮曾坑斗品为人生一大快事也!
(三)蔡襄《思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北宋蔡襄的墨宝中,有一幅《思帖》(图6),文为:
襄得足下书,极思之怀。
在杭留两月,今方得出关。
历赏剧醉,不可胜计,亦一春之盛事也。
知官下与郡侯情意相通,此固可乐。
唐侯言:
王白今岁为游闰所胜,大可怪也。
初夏时景清和,愿君侯自寿为佳。
襄顿首。
通理当世屯田足下。
大饼极珍物,青瓯微粗。
临行匆匆致意,不周悉。
这是蔡襄写给“通理当世”的一封信。
“当世”是冯京的字。
冯京,江夏人,乡试、会试、廷对,均得第一,即所谓“连中三元”,是读书人最大的荣耀。
此信写于皇三年(1051年),冯京已任通判荆南军府事,故称“通理”。
信中还提到两个人:
“郡侯”、“唐侯”。
“侯”是对当官者的尊称,据专家考证,“郡侯”指时任知荆南军府的齐廓;
“唐侯”指时任福建路转运使的唐询。
全信大意为:
接读您的来信,令人思慕感叹。
今春在杭州留连两月,屡蒙宴请,十分感谢。
得知您在荆南与正职齐廓关系很好,值得赞颂。
唐询有信,今年王白为游闰所胜,大是怪事。
初夏天气清和,望善自珍摄保重。
送上大饼极佳,青瓯微粗,临行匆匆,不及备述。
这封信透露了当年北苑官焙“斗茶”的信息:
“王白”为“游闰”所胜,“大可怪也”。
我在上文提到过“曾坑斗品”,说明“曾坑”是官焙的地名;
但此信提到的“王白”、“游闰”,并非地名,而只能是北苑所产名茶的品名。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提出最好的茶是白茶,他说: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
其条敷阐,其叶莹薄。
崖林之间,偶然生出,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饼)而已。
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
据茶襄《茶记》:
“王家白茶闻于天下,其人名大诏。
白茶唯一株,岁可作五七饼,如五铢钱大。
方其盛时,莫敢与之角(斗)。
”可见,“王白”即王大诏家白茶,已在斗茶中连年得胜。
但正如宋黄儒《品茶要录》所说,“斗茶”往往会“昔(往年)优而今劣,前负而后胜者。
虽人工有至有不至,亦造化(天时)推移,(谁也)不可得而擅也。
”皇三年,“王白”竟为“游闰”所胜,连蔡襄也感到“大可怪也”。
北宋贡茶,先是大龙团、大凤团,每斤八饼;
后改小龙团,每斤十饼;
又改密云龙,每斤二十饼。
但茶饼大小,只是形制,主要还在茶饼的质量。
蔡襄在给冯京信中说,所送虽是大饼,但质量“极珍”。
至于青瓷茶瓯(碗、盏),则质量微粗。
唐陆羽《茶经》认为茶碗以越瓷为最好,越瓷类玉、类冰,越瓷青而茶色绿。
但到北宋时,由于“斗茶”要看沫饽“咬盏”,要以咬盏时间长短分胜负,最好的茶碗是建窑的黑色兔毫盏(图7)。
有个日本僧人,从浙江天目山寺院中带回一只兔毫盏,后人称为“天目盏”,奉为“国宝”。
(四)南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南宋刘松年画的《茗园赌市图》(图8)。
绢本,略呈正方形。
右上枯枝始芽,树下有竹札栏杆,横贯全图,近景复有草丛。
布景似画山坡园落而非市井闹处。
右侧一茶担,上有竹篷,可以遮阳防雨。
担上满置茶器、茶具,两头复有一方形斜出盖片。
朝外一头,斜贴一纸条,上写“上等江茶”,显属市招。
茶担主人,左手搁扁担上,右手搭在嘴外,似向远处大声吆喝。
茶担右侧,有一妇女,手提茶炉,炉上有壶。
其左一儿童,身上背着一个直角形的木架,上有茶盒、茶盏。
当是提卖茶汤的母子二人。
图右画有各备茶炉、茶壶、茶盏的汉子五人,似在互相品尝茶汤。
一个在冲泡,一个在饮尝,一个饮后抹嘴,还有一个赤着双足的转身准备离去。
对于此图的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多种说法。
如:
(1)从“茶园”着眼,所谓“赌”,就是“斗茶”,故所画是斗茶情况。
特别是那个提壶往碗里注滚水的汉子,正在卖弄自己的茶汤,边上的人,在注视他的碗盏。
(2)画的是两组人,挑茶担吆喝的以及提壶背盏的母子,是在卖茶;
左边的五个汉子是在斗茶。
(3)所画与“斗茶”无关。
南宋时,京都临安(杭州)十分热闹,遍布茶馆酒楼。
茶馆按顾客不同身份,有多种档次。
至于供应贩夫走卒、无赖赌徒喝茶的,则有流动茶担及“提茶瓶沿门点茶”的人。
故所画是市井赌场外卖茶场面。
(4)所画是“斗茶”,但画中的这些人不是参与斗茶的主人,而是帮他们斗茶的佣人。
我的看法是:
古画的命名,必定紧扣画面。
此图既称《茗园赌市》,则可肯定所画是茶园,并非市井。
“赌市”可解释为茶市竞卖的热闹场面。
一提到“斗茶”,我们便会联想到沫饽“咬盏”、“相去一水两水”;
联想到“曾坑斗品”、“王白”、“游闰”。
此图所画,确实不是这种场面。
我们不妨推想一下:
建安官、私茶园,多至一千三百三十六个。
其中,北苑官焙,只占四十六所。
在评定贡茶中的“斗品”之后,在完成贡茶任务之后,仍有大量茶商,到产茶地区收购茶叶,仍会出现产家竞卖的场面。
我想此图所画,正是这种场面的一角。
图中的母子,不是推销自家产品,而是卖茶给赶热闹的人解渴。
由此可见,此图命名的“赌”字,可作“赛”字解。
某出版社编印的《中国人物名画鉴赏》中,有一幅汪承霈的《群仙集祝图》(图9),显然是脱胎于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
奇怪的是,同样脱胎于刘松年《茗园赌市图》的钱选《品茶图》、赵孟《斗茶图》,都比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简略;
独有此图,比刘图画得更加复杂、工整。
一个是减法,一个却是加法。
更奇怪的是,此图将刘图来了个左右大挪移,右半边的画到左半边;
左半边的画到右半边。
全图自左至右,一老者守着茶担,正在调弄茶汤。
他的左侧站着一个手捧绿碗买茶汤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