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律学生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6431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律学生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律学生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律学生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律学生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律学生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律学生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律学生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律学生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律学生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述步骤中步骤2和步骤三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

1、

2、3、4、

5、6、加试剂顺序关键:

(ⅰ)(ⅱ)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

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

③加碎瓷片的目的;

④冷凝水由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

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

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

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三、离子的检验:

①SO42-:

先加,再加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a2++SO42-=BaSO4↓②Cl-(用、检验)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

定含有Cl-;

或先加酸化,再加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Ag++Cl-=AgCl↓。

③CO32-:

(用、检验)先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沉淀溶解,并生成

无色无味、能使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

3、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4、溶液稀释公式: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注意单位统一性,一定要将mL化为L来计算)。

5、溶液中溶质浓度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

①质量分数W,②物质的量浓度C。

质量分数W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关系:

C=(其中ρ单位为)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配制使用的仪器:

(固体溶质、(液体溶质、(强调:

在具体实验时,应写规格,否则错!

)、、、。

(2)配制的步骤:

①②(或)③溶解(静置冷却)④⑤⑥⑦。

(如果仪器中有试剂瓶,就要加一个步骤---装瓶)。

例如:

配制400mL0.1mol/L的Na2CO3溶液:

(1)计算:

需无水Na2CO3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相应量的无水Na2CO3

(3)溶解:

所需仪器、。

(4)转移:

将烧杯中的溶液沿小心地引流到中。

(5)定容:

当往容量瓶里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

处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改用加

蒸馏水到溶液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这个操作叫做定容。

注意事项:

①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②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容量瓶受热易炸裂,同时溶液温度过高会使容量瓶膨胀影响溶液配制的精确度。

若不恢复到室温会使浓度偏(高或低)

③用胶头滴管定容后再振荡,出现液面底于刻度线时不要再加水,这是因为振荡时有少量溶液粘在瓶颈上还没完全回流,故液面暂时低于刻度线,若此时又加水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或低)④如果加水定容时超出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须

⑤如果摇匀时不小心洒出几滴,不能再加水至刻度,必须,这是因为所洒出的几滴溶液中含有溶质,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或低)

⑥溶质溶解后转移至容量瓶时,必须用少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容

量瓶,这是因为烧杯及玻璃棒会粘有少量溶质,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把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如无此操作会使浓度偏(高或低)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组成:

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3、胶体:

(1)常见胶体:

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

能产生。

它是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将溶液滴入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

1、化合物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

(如:

有机物:

酒精[乙醇]、蔗糖。

非金属氧化物:

SO2、SO3。

NH3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单质和混合物。

(2)酸、碱、盐和水都是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

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固态电解质(如:

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

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

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

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如:

Al2(SO43=2Al3++3SO42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生成沉淀、生成气体、弱电解质(水、弱酸、弱碱)。

6个弱酸:

个弱碱:

9大沉淀: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拆、删、查)

①写: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配平。

②拆:

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③删:

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

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看几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代表铜与稀盐酸)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是否应用恰当。

常见错误改写:

(1)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O32-

+2H+===CO2↑+H2O

(2)纯碱与醋酸反应CO32-

+2H+===CO2↑+H2O(3)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4)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H++SO42-+OH-

+Ba2+===BaSO4↓+H2O(5)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

+Ag

(6)CH3COOH溶液与NH3·

H2O溶液反应:

H++OH-===H2O

★4、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

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气体:

CO32-、HSO3-、S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

①H+和OH-生成H2O。

②酸式酸根离子如:

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

OH-共存。

HCO3-+H+=H2O+CO2↑,HCO3-+OH-=H2O+CO32-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

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

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

OH-。

③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

2。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

失(失电子→升(化合价升高→氧(被氧化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得(得电子→降(化合价降低→还(被还原或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注:

一定要熟记以上内容,以便能正确判断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

还原产物;

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物中找;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生成物中找。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三、如果使元素化合价升高,即要使它被氧化,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如果使元素化合价降低,即要使它被还原,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钠Na

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

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与O2反应

常温下:

(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加热时:

(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固体。

Na2O2中氧元素为价,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

②钠与H2O反应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浮——钠密度比水小;

游——生成氢气;

响——反应剧烈;

熔——钠熔点低;

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

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

总的方程式: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④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反应剧烈)离子方程式:

2Na+2H+=2Na++H2↑

3、钠的存在:

4、钠的保存:

保存在或中。

5、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Na――-→―――→―――→结晶)――-→(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

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二、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O2反应:

常温下铝能与O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

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铝与盐酸化学方程式: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化学方程式:

铝与硝酸铜化学方程式:

注意:

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

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三、铁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

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原因:

形成了铁碳原电池。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单质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