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6341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连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连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连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连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大连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连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x

以大连为龙头的辽宁沿海地区位于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

毗邻黄海和渤海,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面向经济活跃的泛太平洋区域,与俄罗斯、蒙古陆路相连,经济联系密切,是欧亚地区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陆桥”之一。

拥有沿海大陆岸线2290公里,占全国的1/8,宜港岸线1000多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0多公里。

大连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大连港开港100多年来,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是国际知名贸易口岸,港口接近国际海上运输主航道,深水资源等建港条件十分优越,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二是腹地支撑优势。

作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经济腹地,辽、吉、黑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土地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2.9%;

人口约1.2亿,占全国的9.2%;

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较高的科教水平,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冶金、石化、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基地以及商品粮、原油、木材生产基地。

近年来,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带动下,正在逐步焕发快速发展的活力,进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00亿元,占全国10%以上。

三是港口集群优势。

辽宁沿海地区拥有大连、营口、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6个港口,16处规模化港区。

到2006年底,各类生产性泊位29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124个,综合通过能力29亿吨;

当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36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68万标准箱。

大连港是辽宁沿海最大的港口,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95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3个,包括1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1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

港口综合通过能力21亿吨,2006年完成吞吐量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212万标准箱。

大连港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大连港集团为主体,以北良港、大连港埠公司、大石化等公共与货主码头为补充的码头作业群,已具备建设区域性国际大港的基础与潜力。

四是集疏运体系优势。

辽宁沿海及东北地区已形成较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并拥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交通设施。

东北地区的铁路网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哈大铁路是东北铁路网的主轴;

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覆盖大部分城市,辽宁在全国率先实现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沈大公路是目前全国里程最长的8车道高速公路;

烟大轮渡是国内跨度最长的跨海铁路轮渡;

大连国际机场是东北地区客货吞吐量最大、国际国内航线和航班数量最多的机场;

以大口径为主的输油管道网络在全国率先建成,大庆至大连输油管道连接东北腹地众多的石化企业。

总体上看,已经初步形成以港口为门户,铁路为动脉,公路为骨架,民用航空、管道运输、海上运输相配套,贯通东北腹地,连接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面向东北亚的区域综合运输体系。

五是城市依托优势。

大连是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利用外资总额222亿美元,占辽宁2/5、东北地区1/4,已经引进了7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8家外资银行,成为世界制造业和资本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

大连是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集散地和主要口岸。

经过多年建设,大连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断强化,在技术人才、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已经建成国内沿海地区规模较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

同时,还拥有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软件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获得联合国环境“全球500佳”、中国“人居环境奖”,具有建设国际现代化城市的良好基础。

此外,沿海其他港口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依托优势。

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需要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

辽宁港口布局和资源配置亟待进一步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服务支撑系统建设亟待进一步提升。

(二)战略意义和作用

国际航运中心作为资源配置的载体,具有明显的国际化、全球性特征,它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取得国际分工优势,极大地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牵动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进而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

因此,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关系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大局,意义重大。

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升开放水平。

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证明,航运中心及其核心载体的港口(群)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依托。

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家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通过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可以吸引更多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

可以加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政策引导,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进步,着力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可以通过发挥区位优势,加强港口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的开放度,增强聚集国际航运要素的能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

立足沿海,依托东北腹地,建设面向东北亚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需要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为支撑。

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强大的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和作用,物流、金融、商贸、信息、人才向沿海经济带集聚,将有利于沿海经济带尽快发展成为特色突出、竞争力强、国内一流的临港产业带,建设成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对外开放的先导区、投资兴业的首选区、和谐宜居的新城区,从而形成沿海与腹地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优化升级。

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航运中心具有强大的信息交换、商贸流通和物流配送功能,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在东北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建立和与国际接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从而牵动辽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区域运输资源的整合。

随着东北腹地冶金、石化、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农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港口运输的需求将大幅度提高,2010年将达到5亿吨,2020年达到10亿吨。

满足如此巨大的港口运输需求,不仅需要大幅度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同时也需要强大的集疏运系统的支撑。

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必将有力地推动沿海港口资源和腹地运输资源的整合,从而促进港口和集疏运体系的加速发展。

二、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

以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为核心,以大连城市为载体,以沿海港口群为基础,以东北腹地为依托,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综合运输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着力打造港口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完备、比较优势突出、牵动作用较强的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使之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性枢纽港和物流中心,成为引领东北对外开放的龙头和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引擎。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港口和岸线资源整合、航运要素配置、技术改造、企业改组等主要由市场决定和选择。

政府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

突出大连的主体地位,优先安排项目,重点安排资金,集中力量建设。

同时,加快省内其他港口的建设,进一步发挥辽宁特有的港口群优势,以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为契机,实现大连港与其他港口的共同发展。

充分发挥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比较优势,增强其对港口发展的支撑作用,实现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共同繁荣。

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

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加大对内开放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其他地区各类生产要素和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推进和加快相关港口资源整合力度,尽快形成整体优势。

坚持港口建设与城市功能提升相结合。

立足于城市功能的整体提升,在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重点提高金融、贸易、信息、咨询、中介等行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航运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坚持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切实贯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合理开发资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山、城、海、湾、岛”等环境优势,保护好青山绿水与碧海蓝天。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大连国际航运中心。

航运中心的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及信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支撑系统和集疏运体系基本完善,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集装箱干线港和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基本形成。

2010年,辽宁沿海港口群吞吐能力超过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400万标准箱;

其中大连港吞吐能力达到2.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100万标准箱。

到2020年,建成大连国际航运中心。

航运中心的经济管理体制与运作方式与国际全面接轨,集散功能、产业承接转移功能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完善,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商贸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和航运服务中心。

辽宁沿海港口群吞吐能力达到10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500万标准箱;

其中大连港吞吐能力达到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标准箱。

三、加强航运设施体系建设,提升港口航运功能

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目标,整合大连、营口、丹东、锦州和葫芦岛等港口资源,优化功能分区,加快各港码头航道建设,提高综合通过能力,不断扩大港口集群优势,把大连港打造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大港。

(一)打造现代港口集群

围绕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的原则下整合辽宁港口资源,优化港口功能分区,不断扩大中心突出、两翼并举、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港口集群优势。

大连港和长兴岛组合港区以集装箱干线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石油、矿石、散粮、商品汽车等大宗货物中转运输。

营口港以发展内贸集装箱、钢材、铁矿石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原油、粮食、杂货运输。

丹东港以散杂货运输为主、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承接大宗散货运输。

锦州港以石油、煤炭、粮食运输为主,发展散杂货和内贸集装箱运输。

葫芦岛港以发展石油化工、散杂货运输为主,兼顾电厂、油田专业化运输。

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沿海宜港岸线资源的开发,加快沿海各港口(区)集装箱、进口原油、进口铁矿石、散粮泊位和散杂货泊位建设,增加泊位数量,完善大中小泊位结构,形成以20万吨级以上大型接卸码头为主,10—15万吨级码头为辅的外贸进口铁矿石、原油运输系统,形成现代化的散粮储运系统和高效率的散杂货运输系统;

加快各港口出海航道和各项公用设施建设,满足船舶大型化发展需要,全面提升港口航道等公用设施服务水平;

不断提升港口功能,扩大港口吞吐能力,到2010年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