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获奖教案 认识机械效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6134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获奖教案 认识机械效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优获奖教案 认识机械效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优获奖教案 认识机械效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优获奖教案 认识机械效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优获奖教案 认识机械效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获奖教案 认识机械效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优获奖教案 认识机械效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获奖教案 认识机械效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获奖教案 认识机械效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并对各个方案进行讨论,比较优缺点。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结合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看提沙子过程的视频。

思考:

(1)在把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的过程中,每种方法中各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2)无论他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是他对什么做的功?

(3)在几种不同的方法中他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分别是什么?

板书:

一般来说,必须要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机械自身部件的重力和摩擦力不得不做的功为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为总功。

指出:

前面实验中,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总功最少。

探究点二:

机械效率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

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机械效率=

×

100%

计算公式:

η=

注意:

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总是有额外功存在,一定有η<1。

组织学生讨论:

(1)机械效率有单位吗?

(2)为什么机械效率没有大于1的?

(3)用小数和百分数来表示机械效率,你认为哪种表达更好?

学生经过讨论回答:

机械效率没有单位,总小于1,用百分数表示更好。

多媒体展示例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F=80N的拉力作用下,将一个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高1m,绳重、摩擦不计。

求: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计算;

(2)展示学生解题过程;

(3)总结、评价。

三、板书设计

第3节 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有用功:

为达到目的必须要做的功

(2)额外功:

我们不需要但是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W总=W有+W额

2.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

(2)η=

常用百分数表示,η<

1

《机械效率》一节主要讲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等方面的内容。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功的基本概念,而引入这些物理概念的目的就在于要研究机械做功的问题。

一谈到机械做功就不得不谈到机械效率的问题,所以这节课将更多地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上课时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确机械的使用就是为了代替人力做功,鼓励学生认真了解和认识身边的机械,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节弹力

教师寄语: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学习目标:

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心任务:

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任务一:

认识弹力。

阅读弹力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塑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性限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力

2、弹性和塑性的相同点与区别?

请举出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弹性和塑性的实例。

3、弹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出你知道的例子。

任务二:

阅读弹簧测力计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做____________,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先观察哪些方面?

如何读数?

二、合作探究: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组内交流探究解决下面问题,并将组内合作探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们。

(1)使用前应先观察___________和分度值

(2)检查指针______________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能否水平测力?

2.给你一个白色纸板,你能否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

该测力计你将如何定零刻线及其它刻线?

试着做一做,做好后试着用自制的测力计测一下文具盒、书等物体的重力。

三、梯度训练

A组

1.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弹簧测力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2.如图使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观察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

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重力是________N。

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

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在_______。

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5.甲、乙两人各用10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A、20N

B、10N

C、0N

D、5N

6.若某同学用一根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见下表:

钩码重力G/N

2

4

6

8

10

12

弹簧长度L/cm

3

5

7

8.5

(1)该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N;

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cm

(2)请你分析表中这些实验数据,你得到的一个重要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1N)

小红想将测力计的量程提高为2N,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1)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

(2)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

(3)直接改变刻度,把刻度是1N的地方改写成2N

(4)增加刻度,在1N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直至2N

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___。

另外几种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什么?

B组

1.在物理学上,利用力产生的____来测量力的。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________,它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制成的。

3.使用弹簧秤的时候,首先要看清__________,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三、梯度训练.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0.2N5N0~5N1.6N

3.零刻线上最大量程

4.B

5.A

6.B

7.

(1)103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

(2)同一根橡皮筋,量程时不会发生改变的,直接在1N的下方加刻度,会超过橡皮筋的弹性限度。

1.效果

2.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量程超出它的量程

 

第3节大气压强

科学研究就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

而我喜欢钻厚的。

——爱因斯坦

1、了解由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4、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5、通过大气压强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

1.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观察图9.3—1中图甲、乙、丙小实验,并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

(1)图中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压强,简称__________或________。

2.初识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观察课本托里拆利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课本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因此是_____支持管内水银柱不落下,当下降到760mm高时,不再下降,说明___________与______产生的压强相等。

(2)若实验当中大气压强支持的水银柱有760mm高,则大气压强是多?

(3)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是_________Pa。

(4)若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有760mm高,若换用粗管高度将如何变化?

若向上提一提(管口未露出液面),则高度将如何变化?

_________。

若再向槽内增加水银,则高度将如何变化?

若将管子倾斜,则管内的液柱高度将如何变化?

3.认识气压计

(1)利用自制气压计,完成课本“想想做做”中的实验,观察现象:

从一楼到五楼,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气压计,用的比较多的是________气压计,例如氧气瓶上的气压计。

(3)大气压的大小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是: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_______。

(3)讨论课本42页“科学世界”,认识大气压的应用,说出抽水机的工作过程。

二、合作探究

1.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管是利用了___________作用。

2.已知人的皮肤的表面积约为1.5m2。

那么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多少N?

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什么?

(P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