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6108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

A.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B.最基本的单位县较稳定

C.中央对地方控制日益削弱D.君主专制体制日趋完备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解析】材料从秦汉到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中,县都是最基层的行政区划,可见最基本的单位县较稳定,故选B项;

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发展状况对地方行政区划的影响,排除A项;

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

材料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反映出秦汉到元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的日趋完备,排除D项。

【答案】B

2.春秋时期齐相管仲说:

“楚有汝汉之黄金,齐有渠展之盐……使夷吾(管子字夷吾)得居楚之黄金,吾能令农毋耕而食,女毋织而衣。

”这表明齐国

A.实行盐业官营制度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重视理财商业富国D.实现大国互利共赢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春秋时期商业的发展

【解析】材料“齐有渠展之盐”,管仲强调齐国利用煮盐业增加社会财富,重视理财商业富国,故选C项;

材料管仲强调齐国发展煮盐业,但并未主张官营,排除A项;

材料管仲强调齐国发展煮盐业,体现出对工商业的重视,排除B项;

材料管仲认为齐国发展煮盐业,可以像楚国那样积累财富,并非实现大国互利共赢,排除D项。

【答案】C

3.北宋理学家胡瑗认为:

“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

必游四方……,则有益于学者矣。

”他特别重视治兵、治民、水利、算术等科。

这表明胡瑗的教育思想

A.重视经世致用B.倡导儒学教化C.服务君主专制D.主张天人合一

【考点】宋明理学——经世致用思想

【解析】材料胡瑗“特别重视治兵、治民、水利、算术等科”,目的是为现实服务,体现出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故选A项;

材料胡瑗重视的内容,与儒家道德教化无关,排除B项;

材料胡瑗重视的内容,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C项;

材料胡瑗重视的内容,与天人合一思想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4.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字体在《史记》中有详实记载B.图2字体可作为研究先秦历史史料

C.图3字体蚕头燕尾平衡对称D.图4、5字体在秦朝已经出现

【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解析】图2金文出现在先秦时期,可作为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故选B项;

《史记·

殷本纪》没有关于甲骨文的记载,排除A项;

图3字体蚕头燕尾并不平衡对称,排除C项;

图4、5楷书出现在汉朝以后,排除D项。

5.史载,很多晋商在国家危难之时,常常直接参与国家的军事行动,保家卫国,而且在创业经商积累一定财富之后也都会乐施好善,如购药治病、架桥修路、接济孤寡、扶持穷苦等。

这种现象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下的被动选择B.重义轻利指导商业经营过程

C.传统价值观之下的家国情怀D.财富增长导致个人素养提升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帮

【解析】材料“参与国家的军事行动,保家卫国”“乐施好善”都体现出晋商在儒家价值观下的家国情怀,故选C项;

材料“直接参与”“乐施好善”可见并非晋商的被动选择,排除A项;

材料体现出晋商的重义,但没有反映出轻利,排除B项;

国家危难之时晋商保家卫国的行为,与财富增长无关,排除D项。

6.民国著名艺术家姚茫父曾评价某艺术:

“……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

”他评价的是

A.文人画B.书法C.风俗画D.汉赋

【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人画

【解析】材料“邱山”“草木”说明它属于绘画艺术,“法随意转”说明这一艺术形式重视表现个人的意趣,符合文人画的特征,故选A项;

材料“邱山”“草木”是书法艺术无法表现的,排除B项;

风俗画反映的是市民生活的状况,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

汉赋属于文学形式,而非艺术形式,排除D项。

7.明初服饰总体保持俭约拙朴的传统习气,各阶层无甚僭越。

但明中后期追求衣着华丽时尚,色彩面料变幻繁多,款式丰富,既有外来服饰,更有复古之风、好异之风。

这本质上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B.等级秩序瓦解

C.外来文明冲击D.民族交流加强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材料“明中后期追求衣着华丽时尚”,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发生变化,故选A项;

材料没有反映出明朝中后期服饰的变化对等级秩序的影响,排除B项;

材料“好异之风”反映出明朝中后期服饰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

材料没有涉及民族交流对服饰的影响,排除D项。

8.1855年,黄河在河南决口,当时堵筑黄河决口所需多达两千余万两白银,捉襟见肘的清廷迟迟没有解决,黄河终夺山东大清河入海。

造成清政府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解体,财政来源枯竭B.洋务运动开展,耗费大量资金

C.内忧外患严重,开支入不敷出D.关税收入下降,财政难以为继

【考点】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材料“1855年”清政府面临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外有英法列强的入侵,造成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故选C项;

1855年自然经济还在逐渐解体,排除A项;

洋务运动是从1861年开始的,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B项;

关税收入减少会影响财政收入,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9.19世纪末,某思想家认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于是他

A.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B.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发表《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维新D.发表《变法通议》,主张改革官制

【考点】维新思想——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解析】材料“布衣改制”指康梁领导的维新变法,“与之先王”指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维新,托古改制,故选C项;

A项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

B项是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

D项是梁启超的思想主张,与托古改制无关,排除D项。

10.成立于1894年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华侨身份的成员居多,黄花岗起义时也有大量华侨参与。

这反映了

A.革命党侧重对华侨宣传B.国内民众尚未觉醒

C.清政府对华侨政策不当D.华侨助推社会变革

【考点】辛亥革命——华侨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解析】材料华侨纷纷投身革命活动,推动辛亥革命、以及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故选D项;

材料革命团体华侨占多数,但不能据此推断是革命党侧重宣传的结果,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国内民众对革命的态度,排除B项;

材料华侨投身革命活动,不能据此推断是华侨与清政府矛盾的影响,排除C项。

【答案】D

11.1905年开始,清政府每年一次举行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

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

1906清政府颁布《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六条,广开门路,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很难再进学堂的那部分士人。

这些举措

A.彻底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B.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

C.使近代教育制度得以完善D.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考点】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教育制度改革

【解析】材料“稳定了数以万计很难再进学堂的那部分士人”,反映出清政府在废除科举制后关注新旧体制的衔接,故选B项;

1905年科举取士被彻底废除,A项与1906年清政府的措施无关,排除A项;

材料反映出教育制度的变革,但没有体现出新的教育制度已经完善,排除C项;

材料对“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无法体现出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排除D项。

12.1922年,中共二大发出号召:

全国的工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并联合全国一切的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联合战线;

并决定邀请国民党等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合作的具体办法。

这一号召

A.建立在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基础上B.表明中共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C.说明中共已确定国共合作的具体方式D.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二大

【解析】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矛盾,因此中共要依靠工农,“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联合战线”,故选A项;

材料“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表明当时的奋斗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排除B项;

C项是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的,排除C项;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都主张反帝反封建,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排除D项。

13.1937年10月2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

1938年4月2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表明此时国民政府

A.整合平衡东西部教育资源B.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有了新的认识

C.正式确定三校合并新战略D.重视西南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教育的西南迁移

【解析】材料1937年七七事变后,三校为了避免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向西南的大迁移,以及去掉“临时”,说明国民政府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有了新的认识,故选B项;

国民政府此举是战时需要,并非为了平衡教育资源,排除A项;

国民政府此举是战时需要,并非为了三校合并新战略,排除C项;

国民政府此举是战时需要,并非为了提高西南国民综合素质,排除D项。

14.1942年10月9日,美、英两国政府分别通知中国政府,声明愿即时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

这主要是因为

A.美英遵守《联合国宪章》的精神B.国内外舆论影响英美的国家战略

C.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重要D.日本侵略导致其特权失去时效性

【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解析】材料抗战时期外交的成就取得,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重要,英美此举是为了争取中国继续抗战,以减轻自身压力,故选C项;

《联合国宪章》是1945年签署的,排除A项;

B项是影响因素,但主要原因是英美国家利益的需要,排除B项;

D项是影响因素,但主要原因是英美国家利益的需要,排除D项。

15.“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

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站在我们方面。

”毛泽东做出以上讲话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一届人大D.中共八大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七届二中全会

【解析】材料毛泽东的讲话表明联系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召开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时机成熟,应该是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中共即将取得全国的胜利,故选B项;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还没有同国民政府决裂,排除A项;

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时,民主政府已经建立,排除C项;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时,民主政府已经建立,排除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