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富集在水中的元素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5528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富集在水中的元素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富集在水中的元素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富集在水中的元素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富集在水中的元素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富集在水中的元素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富集在水中的元素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高三化学富集在水中的元素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富集在水中的元素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富集在水中的元素氯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如果在甲中加入少量的碳酸氢钠晶体mmol,在乙中加入少量的亚硫酸氢钠晶体mmol,丙瓶不变,片刻后,甲乙丙三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丙>甲

3.B

4.氯化溴(BrCl)和Br2、Cl2具有相似的性质,下列有关氯化溴性质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在CCl4中的溶解性BrCl<Br2

BBrCl氧化性比Br2强

CBrCl能使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D常温下BrCl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和NaBr

4.D

5.通过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各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砹(原子序数为85)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由KAt的水溶液制备砹的化学方程式为2KAt+Cl2===2KCl+At2

B.相同条件下HAt比HI稳定

C.AgAt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D.At元素位于第六周期

5.B

6.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亚氯酸钠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其中HClO2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ClO2是有毒气体.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  )。

A.3.0

B.4.0~4.5

C.6.5~7.0

D.9.0

6.B

7.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

aHClO3=bO2↑+cCl2↑+dHClO4+eH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确定:

氧化性HClO3>O2

B.由非金属性Cl>S,可推知酸性HClO3>H2SO4

C.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l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5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3HClO3=2O2↑+C12↑+HClO4+H2O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0e-

7.B

8.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

混盐CaOCl2在酸性溶液中可以产生Cl2.下列关于混盐CaOCl2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该混盐在酸性溶液中产生1molCl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该混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C.该混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和-1价

D.该混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8.C

9.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己知:

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

Cl2>

Br2>

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

Fe2+>

Cl-

9.D

10.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立刻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

10.D

11.漂粉精久置于空气中会变质,在变质过程中不会涉及的性质是

A.HClO的漂白性

B.HClO的不稳定性

C.HClO的弱酸性

D.H2CO3的酸性

11.A

12.常温度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再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点所示的溶液中

B.b点所示的溶液中

C.c点所示的溶液中

D.d点所示的溶液中

12.B

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A选项错误,a点溶液是不饱和的氯水,根据电荷守恒,式中C(HClO)错误,应改为C(ClO-);

B选项正确,b点是饱和氯水,其中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盐酸是强电解质,次氯酸是弱电解质,所以氢离子浓度最大,B选项正确;

C选项错误,c点中性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可得关系c(Na+)=c(Cl-)+c(ClO-),由于c点次氯酸参与反应,很明显c(ClO-)与c(Cl-)不等,所以C选项错误;

D点是生成了氯化钠与次氯酸钠混合液,c(ClO-)不可能比c(Cl-)大。

答案选B。

13.自来水常用氯气进行消毒。

如果在实验室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FeCl2

B.Na2SO3

C.NaOH

D.AlCl3

13.D

14.向NaI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灼热残余物,最后剩下的物质是()

A.NaCl、I2、Cl2

B.NaCl、I2

C.NaCl、NaBr

D.NaCl

14.D

15.氯磺酸(HSO3C1)是一种容易水解的一元强酸,可以在常温下用HCl+SO3=HSO3Cl制得,

A.HS03Cl与H20反应产物为H2S04和HCl

B.HSO3C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产物只有NaS03Cl

C.HSO3Cl也可以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反应制得

D.O.1mol的HSO3Cl与HCl分别溶于水制得1L溶液,两者pH都等于1

15.A

解析:

由题意知A正确;

HSO3C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产物有NaS03Cl、氯化钠、硫酸钠;

用浓盐酸与浓硫酸混合只能得到HCl,不含生成HSO3Cl;

O.1mol的HSO3Cl与HCl分别溶于水制得1L溶液,前者因水解生成H2S04和HCl使pH<1,后者pH等于1。

最新评论

16.Cl2是纺织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

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

B.根据该反应可判断还原性:

S2O32->

C.上述反应中,每生成lmolSO42-,可脱去2molCl2

D.SO2与氯气的漂白原理相同,所以也可以用SO2做纺织工业的漂白剂

16.D

17.实验表明:

将氯水滴加到一片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

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HClO

17.D

18.下列有关氯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氯水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B.氯水中含有7种微粒,可与AgNO3、FeBr2等多种物质反应

C.蓝色石蕊试纸放入氯

水中先变红后褪色

D.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能提高溶液中HClO的浓度

18.A

19(16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了证明、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常选用制CO2的发生装置制SO2;

实验室在用MnO2跟浓盐酸反应制备Cl2时,应选用上图A、E两发生装置中装置(填装置序号)制Cl2。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去,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

  。

(3)装置C的作用是                     。

(4)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漂白性。

试分析:

①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盛有浓硫酸装置的目的是:

                                 。

②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

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其原因是:

         ,并写出其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

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颜色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浅,其原因是:

              。

19

(1)E

(2) B: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D:

溶液没有明显的变化

(3)保证安全,吸收多余的氯气和二氧化硫

(4)①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

通过观察气泡的速度控制气体流量,使二者按一定比列混合。

②SO2和Cl2按1:

1进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无漂白性的H2SO4和HCl

SO2+Cl2+2H2O===4H++SO42-+2Cl-

③SO2和Cl2的进气速度不相等,混合发生反应后其中一种气体有剩余,仍具有漂白性。

(1)实验室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E装置。

(2)由于SO2的漂白是不稳定的,而次氯酸的漂白是氧化,是不能恢复原来颜色的,所以现象是B: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D:

溶液没有明显的变化。

(3)氯气和SO2都是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

(4)①在溶液中气体容易混合均一,且通过观察气泡的速度控制气体流量,使二者按一定比列混合。

②由于氯气均一氧化性,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和盐酸,从而失去漂白性,方程式为SO2+Cl2+2H2O===4H++SO42-+2Cl-。

③溶液褪色,说明有气体剩余,这说明在反应中SO2和Cl2的进气速度不相等,混合发生反应后其中一种气体有剩余,仍具有漂白性。

20.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的漂白剂和杀菌。

以下是用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

NaOH溶液(160g·

L-1)是指每升溶液中含溶质160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在吸收塔中,ClO2、NaOH与H2O2反应生成NaClO2和O2,则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NaClO2较稳定,但其固体在加热时或敲击时会立即发生爆炸,其爆炸后的产物可能是

(填字母)

A.NaCl、Cl2

B.NaCl、NaClO

C.NaClO3、NaClO4

D.NaCl、NaClO3

(4)NaClO3与SO2反应生成Cl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0

(1)4mol/L------2分

(2)1:

2-------2分(3)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