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暑假作业专题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5500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暑假作业专题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二化学暑假作业专题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二化学暑假作业专题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二化学暑假作业专题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二化学暑假作业专题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暑假作业专题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Word格式.docx

《高二化学暑假作业专题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暑假作业专题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化学暑假作业专题34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Word格式.docx

对于沉淀溶解平衡

MmAn(s)

mMn+(aq)+nAm-(aq),

平衡常数:

Ksp=c(Mn+)mc(Am-)n

3.溶度积规则:

比较Ksp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Qc>Ksp时,生成沉淀;

Qc=Ksp时,达到溶解平衡;

Qc<Ksp时,沉淀溶解。

4.影响溶度积的因素:

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无关,并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变化能使平衡移动,并不改变Ksp。

5.溶度积的

物理意义: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当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sp数值越大则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但对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同的电解质,则不能直接由它们的溶度积来比较溶解能力的大小,必须通过具体计算确定。

三.沉淀的生成

1.沉淀生成的应用

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沉淀溶解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的方法

(1)调节pH法:

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Fe3+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Fe3++3NH3·

H2O===Fe(OH)3↓+3NH

(2)加沉淀剂法:

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离、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

反应如下:

Cu2++S2-===CuS↓Cu2++H2S===CuS↓+2H+

Hg2++S2-===HgS↓Hg2++H2S===HgS↓+2H+

四.沉淀的转化

1.实验探究

(1)Ag+的沉淀物的转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白色沉淀变为黄色

黄色沉淀变为黑色

化学

方程式

AgNO3+NaCl===AgCl

+NaNO3

AgCl+KI===AgI+KCl

2AgI+Na2S===Ag2S+2NaI

实验结论

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2)Mg(OH)2与Fe(OH)3的转化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红褐色沉淀

MgCl2+2NaOH===Mg(OH)2↓+2NaCl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Fe(OH)3比Mg(OH)2溶解度小

2.沉淀转化的方法

对于一些用酸或其他方法也不能溶解的沉淀,可以先将其转化为另一种用酸或其他方法能溶解的沉淀。

3.沉淀转化的实质

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一般说来,溶解度大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两种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沉淀转化越容易。

4.沉淀转化的应用

沉淀的转化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跟踪练习

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后,在

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生成了NO2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不一定没有水解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D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

,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少量气泡产生

证明常温下KSP(BaSO4)>KSP(BaCO3)

【答案】B

2.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颜色变暗:

4Na+O2=2Na2O

B.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气体:

NH4++OH-=NH3↑+H2O

C.铝条插入烧碱溶液中,开始没有明显现象:

Al2O3+2OH-=2AlO2-+H2O

D.碘化银悬浊液滴加硫化钠溶液,黄色沉淀变成黑色:

2AgI+S2-=Ag2S+2I-

【解析】A、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成Na2O,即4Na+O2=2Na2O,故A说法正确;

B、缺少Ba2++SO42-=BaSO4↓,故B说法错误;

C、铝是活泼金属,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铝,氧化铝表现两性,即Al2O3+2OH-=2AlO2-+H2O,故C说法正确;

D、黄色沉淀变成黑色,说明产生Ag2S,即2AgI+S2-=Ag2S+2I-,故D说法正确。

3.设NA为阿伏伽徳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氧原子数为4NA

B.1molCl2通入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小于2NA

C.标准状况下,2.24LD2中所含中子的数目是0.2NA

D.25℃时,KSP(BaSO4)=l×

10-10,则BaSO4饱和溶液中Ba2+数目为l×

10-5NA

【答案】D

4.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向溶液X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X中可能含有SO42-

2mL10%的CuSO4溶液中滴加2%的NaOH溶液4~6滴制得新制氢氧化铜,再滴加几滴葡萄糖溶液,加热

检验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向1mL浓度均为0.05mol·

L-lNaCl、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0.01mol·

L-l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

Ksp(AgCl)

将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

最终剩余固体是Al2O3

【答案】A

【解析】A.白色沉淀为AgCl或硫酸钡,则溶液X中可能含有SO42-,故A正确;

B.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时要确保NaOH溶液过量,故B错误;

C.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0.01mol•L-1AgNO3溶液,Ksp小的先沉淀,则Ksp(AgCl)>Ksp(AgI),故C错误;

D.将Al2(SO4)3溶液蒸干,虽然铝离子水解,但由于硫酸难挥发,则仍得到Al2(SO4)3,故D错误;

答案为A。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含Ag2S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量Na2S溶液,c(Ag+)、c(S2-)、Ksp(Ag2S)都减小

B.常温下,pH=10的K2CO3溶液和PH=4的FeCl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后者小

C.含KHSO3和K2SO3的中性混合溶液中有c(K+)=c(HSO3-)+2c(SO32-)

D.常温下,将pH=2的HX溶液稀释10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一定为5

【答案】C

6.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色,证明淀粉没有水解

B.向NaOH溶液中滴加浓度均为0.1mol·

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由此可知Ksp<

Ksp

C.向待测试样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试样中含SO42-

D.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再滴加KSCN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样品已部分或全部变质

【解析】A.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色,存在淀粉没有水解和没有完全水解两种可能,故A错误;

B.Al(OH)3能溶解于过量的NaOH溶液,因此无法判断Ksp<

Ksp,故B错误;

C.检验溶液中含SO42,可向待测试样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证明有SO42,故C正确;

D.Fe2+在酸性条件下能被NO3-氧化,故D错误;

答案为C。

7.已知Ksp=8.0×

10-16,Ksp=4.0×

10-38常温下,向1.0molFe2(SO4)3和1.0molFeSO4的1L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NH3,至该溶液的pH为3时,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中c(Fe2+):

c(Fe3+)的值为(  )

A.2:

1B.1:

1

C.2.5×

104:

2D.2.5×

1

【解析】pH为3时,c(OH-)=10-11mol/L,则1.0molFeSO4溶液中c(Fe2+)×

c2(OH-)=10-22<8.0×

10-16,没有沉淀生成,则c(Fe2+)=1.0mol/L。

由Ksp=4.0×

10-38可知,c(Fe3+)=4.0×

10−38/(10−11)3mol/L=4×

10-5mol/L,则c(Fe2+):

c(Fe3+)=1:

10-5=2.5×

1,答案选D。

8.已知溴酸银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溴酸银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加入AgNO3固体,可从a点变到c点

C.a点和b点的Ksp相等

D.c点时,在T1、T2两个温度条件下均有固体析出

9.某些盐能溶解沉淀,利用下表三种试剂进行实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编号

分散质

Mg(OH)2

HCl

NH4Cl

备注

悬浊液

1mol/L

 

A.向①中加入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物质的“不溶性”是相对的

B.分别向少量Mg(OH)2沉淀中加入适量等体积的②③,沉淀均能

快速彻底溶解

C.①③混合后发生反应:

Mg(OH)2(s)+2NH

Mg2++2NH3·

H2O

D.向①中加入②,c(OH-)减小,Mg(OH)2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A、Mg(OH)2是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有少量的溶解,而且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显弱碱性,所以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A正确;

B、Mg(OH)2沉淀与HCl发生中和反应,反应较快;

Mg(OH)2沉淀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与NH4Cl电离的铵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反应较慢,B错误;

C、NH4+能结合Mg(OH)2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NH3·

H2O,所以①、③混合后发生反应Mg(OH)2(s)+2NH4+⇌Mg2++2NH3·

H2O,C正确;

D、在Mg(OH)2的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g(OH)2(s)⇌Mg2+(aq)+2OH-(aq),所以向①中加入②,c(OH-)减小,Mg(OH)2溶解平衡正向移动,D正确;

答案选B。

10.

下列实验的现象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由现象所得结论

将Cl2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向白色AgCl悬浊液中滴加0.lmol/KI溶液

试管中白色沉淀转化为

黄色沉淀

Ksp<

(AgCl)>

Ksp(AgI)

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非金属性:

Cl>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