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5376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长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延长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延长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延长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延长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延长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延长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长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延长县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2010年全县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48亿元(含七里村采油厂),增长13.3%;

固定资产投资22.63亿元,增长32.5%;

地方财政收入2.57亿元,增长10.06%;

农民人均纯收入4258元,增长2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32元,增长17.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亿元,增长18.2%。

农业产业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围绕产业促增收,出台了《延长县苹果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意见》,果园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赢得了全省苹果幼园栽植管理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新建果园灌溉工程11处,新增果园灌溉面积3500亩、有机认证果园面积1万亩,扶持建成大型制冷果库3座,成功举办了延长苹果摄影采风活动,赴深圳、杭州、北京举行了延长苹果展销推介会,设立了专销窗口,实现了产超对接。

全县苹果实现产量16万吨,产值4.5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4500元,较去年净增1000元。

荣获全市苹果北扩先进县和苹果营销先进县。

坚持“果畜结合,以畜促果”思路,出台了《延长县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实施意见》,调动了群众养殖积极性,全县生猪存栏5.3万头。

棚栽业继续扩大规模,新建大棚510座,建成七里村镇付家塬和郭旗乡王仓两个省级大棚示范村,赢得了全市大棚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全年大棚瓜菜实现产量6.1万吨,产值1.03亿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新建村级信息服务站107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

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5处,水窖、水井3132眼,恢复改造农村抽水站12处。

安沟县城供水工程完成投资3900万元,20公里引输水管道安装到位。

新修基本农田4500亩、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2.38万亩,被评为全省夏季农田建设先进单位。

24个“整村推进”项目村、6个移民搬迁村完成主体工程,建成新农村5个,启动世行五期扶贫项目村11个。

新建沼气池2000口,恢复启动旧池1583口,探索建立了公司式社会化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得到中省市充分肯定。

实现粮食产量3.9万吨。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战略性突破,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

坚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不动摇,通过积极争取,事关延长未来发展的周家湾盐煤气电综合利用化工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并委托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延长石油集团已初步决定投资160亿元建设该项目,并成立了专门项目组,前期工作全面展开,有望年初签订项目建设正式协议。

杨家湾延气2井天然气液化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6亿元,今年下半年可装机投产。

石油产量保持稳定,王家川采油厂生产原油25万吨。

白家川农副产品加工区土地征迁一期完成,5000吨气调库项目主体封顶。

煤炭资源整合稳步推进,刘塔煤矿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实现产量12万吨。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56亿元,同比增长32.38%。

全县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6个,到位资金7.7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5亿元的308%,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县级食品综合超市。

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承载功能明显提升。

城建重点工程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张家园子小区住宅楼交付使用,县城天然气气化工程安装用户3000户,朱家湾、农机厂保障性住房和翠屏大厦、印刷厂小区、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楼完成主体工程,小南窑沟农贸市场工程完成井桩浇筑,体育综合健身馆全面建成,市民健身长廊、标准化体育场、垃圾填埋厂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开始试运行。

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期待,投资近2000万元,举县一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全县卫生环境得到彻底改观,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延长对外形象明显提升,适宜人居城市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18.8吨,完成年计划的108%,二氧化硫排放削减36.3吨,完成年计划的103.7%。

单位能耗同比降低5.75%,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能耗降低20%的目标任务。

投资2154万元,造林绿化7.51万亩,县城栽植绿化树木12.9万株,为全市林业工作流动现场会提供了两次观摩现场,荣获全市天保工程“四到县”考核第一名和全省重点区域绿化考核第一名。

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完成。

林权制度改革顺利通过省上验收,被评为全省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县。

全面完成了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和8000亩土地整理任务。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干部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民生八大工程17个项目完成投资1.56亿元。

倍受全县人民关注的姚白二级公路顺利建成通车,雷赤至白草卯、杨家沟至宝塔区阳台油路工程按期完工,投资5400万元建成通村油路170.8公里。

革命烈士陵园二期工程、县福利服务中心一期工程等一批民生项目全面完成投资。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可支配财力首保民生,严格控制消费性支出,财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按期足额兑现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津补贴补发和普调增资、福利补助及困难群众生活补助,实现了“两个确保”目标。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延长建设迈出新步伐。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双高普九”顺利通过省上验收达标。

加强了校园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区四所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七里村中心小学餐饮楼等一批教育项目建成投用。

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了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公立医院试点,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省级地方病防治示范县通过验收达标。

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工,县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开工建设。

建成农村卫生室125个,覆盖率达到10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94%以上。

我县被确定为全省新农保试点县,参保率达到87%。

落实科技三项经费520万元。

县城集中供热实行市场化运作,居民反映良好。

农村低保工作完成了缩面提标,实现了公平公正、应保尽保。

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65人,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54个。

劳务输出25068人,实现创收1.2亿元。

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000户,建成村级应急广播室85个。

扎实认真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普查办公室质量抽查。

全面启动了母亲健康、优生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创业三大工程,全县人口计划生育各项质量指标保持稳定。

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实施了智能交通、治安卡口和城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点建设,严打整治斗争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明显提升。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四项指标全面下降。

超额完成机动车注册登记任务。

全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建成了联合接访大厅,实现了“一控双降”目标,受到市信访联席会议奖励,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升,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高标准建成了政务服务中心,形成了全县统一规范、高效公开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赢得了全市县级行政审批管理工作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按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目标责任考核,继续完善督查督办等工作落实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和执法监察,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六项制度,实行“问责、问廉、问效”,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十一五”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

我们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重大项目给力支撑了经济大发展,办成了一系列事关全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实事、好事,为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增速,都提前实现了翻番目标。

2010年与2005年相比,GDP净增16.9亿元,年均增长25.2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净增15.11亿元,年均增长24.65%;

地方财政收入净增1.53亿元,年均增长19.8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净增2.41亿元,年均增长21.8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10316元,年均增长21.18%;

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2895元,年均增长22.31%。

二是农业产业化建设突破发展。

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了规模和效益两个重点突破,苹果面积净增17万亩,梨果面积达到31万亩,农民人均果品收入净增3300元。

棚栽业累计建成大棚6500座,净增2500座。

产业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70%以上,产业富民战略目标初步变为现实。

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累计投入2.97亿元,建设新农村35个、整体搬迁村34个、维修改造村119个。

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累计完成林业投资1.02亿元,营造林面积达20万亩,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战略性突破。

五年累计实现工业产值64.15亿元,石油工业稳定发展,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和转化利用取得突破,工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天然气液化项目开工建设,盐煤气电综合利用化工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制约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瓶颈取得突破。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实现产值16.24亿元,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6个,引进投资16.65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8.7:

54.5:

26.7。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5亿元,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城市面积由3.2平方公里扩展到5.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3.5万人增加到4.9万人。

交通道路建设累计投资11.57亿元,渭清路、姚白路两条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公路总里程达到1765公里,乡镇通油路率达到100%,通村油路由“十五”末的97.6公里增加到738.7公里,净增641.1公里,通油路村由26个增加到244个,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85%,交通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利事业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新修基本农田5.25万亩,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17处,全面解决了全县农村5.87万人不安全饮水问题。

五是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教育事业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偿还“普九”债务4000多万元,顺利实现“双高普九”达标,新建了县职业中学,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了资源整合、寄宿设施建设、集中供暖、幼儿园建设一次到位。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医疗卫生事业累计投入3400万元,城乡医疗基础设施和医技设备全面更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依托的五保户集中供养和社会化养老福利服务机构网络,建成廉租房492套,城乡困难群众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建成县体育综合训练馆、标准化体育场、3个乡镇文化站、15个文化室和村书屋、50个农村体育广场,完成城区数字化电视改造和1万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司法、工商、统计、金融、盐务、物价、宗教、气象、老龄、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食品药品监督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实现全面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集中财力办大事,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是坚持项目引领不动摇,高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