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默写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5316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36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默写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默写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默写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默写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默写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默写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默写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默写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默写汇总Word文件下载.docx

生物起源

(生物进化论)

动物界生存本能

利托尔诺沛西能

第一个正式提出

共同点:

否认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不同点:

是否承认动物界也存在教

育。

心理起源

无意识模仿

孟禄

劳动起源

劳动

凯洛夫米丁斯基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中国和前苏联

五、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1.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阶级性。

2.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六、学校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

4.

国家的产生

七、西周时期教育的特征

①教育场所:

国学:

在王城和诸侯国都内;

乡学:

设置在地方。

②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教育是中心。

③教育特征:

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八、稷下学宫朝代:

战国

官家举办、私家主持

学术自由,待遇优厚,尊师重道,不治而议论

九、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内容及选士制度

学校名称

课程特征

选拔制度

中国

私学盛行

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盛行

(百家争鸣)

汉代

官学、私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太学)

察举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

四馆二学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九品中正制

隋唐

六学二馆

三教(儒、道、佛)并重

科举制

宋朝

书院盛行兴起于唐

程朱理学(四书、五经)

清朝末年

学堂

中体西用

废除科举(1905年)

十、外国奴隶社会教育的内容及特点

国家

教育目的和内容

特点

古埃及

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

文士学校(较低级、设置最多)

文士学校通常教授书写、计算、有

关律令的知识。

以僧为师、

以吏为师

古印度

婆罗门教育:

以《吠陀》为主要内容

佛教教育:

以寺院为场所,以佛教经典

为主要学习内容。

古希腊

斯巴达重视军事体操和道德训练。

其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

——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

饼。

尚武

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

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崇文

十一、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内容及特点

1.教会学校:

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育内容:

三科四学)、教区学校

2.骑士学校:

(“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十二、近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国家:

德国;

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③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④教育的世俗化;

⑤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出现了双轨制。

十三、洋务运动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兴办学堂:

外国语学堂;

工业技术学堂;

军事学堂留学教育:

留美和留欧

十四、维新运动设立京师大学堂

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十五、维新运动代表人物:

梁启超:

最早论述师范教育的文章《变法通议》;

趣味教学的倡导者;

推动第一个女子学堂经正女学的建立

严复:

最早从德智体三要素构建教育目标体系;

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十六、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十七、关于终身教育

两个人物:

耶克斯利、保罗朗格朗四部文献:

1、最早的终身教育专著:

耶克斯利《终身教育》

2、概念化体系化标志:

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

3、提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概念的: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4、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成: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五大特点:

1、终身性(最大特征)

2、全民性

3、广泛性

4、灵活性

5、实用性一些古文

1、孔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学而不已,阖棺而止”

2、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荀子:

学不可以已

4、陶行知: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十八、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的核心:

实现人的现代化

教育制度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保障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

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反映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教育条件设备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十九、教育民主化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二十、21世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1、全民教育

2、教育民主化

3、教育信息化

4、教育全球化

5、教育个性化

二十一、教育学的概述

二十二、教育学的萌芽时期

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只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1)人们对教育的认知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

(2)教育学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3)教育学思维与论述的方式以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为主

二十三、孔子

1、人性论: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还把人性分成三等:

上智、中人、下愚

2、论教育功能:

社会功能:

“庶”、“富”、“教”,我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

个体功能:

3、论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古文:

“自行束修(一束干肉)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论教育目的: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论教育内容:

《诗》《书》《礼》《乐》《易》《春秋》

6、论教学方法:

①学习过程:

学、思、行并重

②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按照朱熹的解释:

“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是“开其意”;

“发”是“达其辞”;

“复”是“再告知”。

③因材施教:

闻斯行诸,朱熹后来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一大成,无人弃也”

7、道德教育

立志(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士志于道;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二十四、孟子(最早将教育连在一起)

性善论

2、教育目的:

“明人伦”。

五对关系: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教学思想:

深造自得、盈科后进(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因材施教(教亦多术)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专心致志

4、理想人格:

大丈夫。

特点: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途径:

持志养气(坚定志向)、

动心忍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存心养性(养心莫善于寡欲)、

反求诸己(注重反躬自问)

5、社会分工与教育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二十五、荀子(最早将道德连在一起)

性恶论,教育要化性起伪。

2、教育目的:

大儒

他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

俗儒、雅儒、大儒。

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已知推未知,自如应对新事物,自如地治理好国家。

3、学习过程:

“闻见知行”

荀况: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

4、教师的地位师云亦云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二十六、大学和中庸

《大学》三纲领:

大学之道也,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学习过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二十七、墨子

1、思想基础:

兼爱、非攻

2、人性论:

“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外铄论)

3、教育目的:

兼士或贤士。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4、教育内容:

政治道德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教育。

5、教育方法:

主动(不扣必鸣)、创造(述而又作)、

实践(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听其言而观其行)、

量力(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6、三表法: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中国家人民百姓之利

二十八、孔子、孟子、荀子、墨子思想汇总

人物

人性论

教育作用

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孔子

“性相近,习相远”

①社会功能:

庶、富、教

②个体功能:

“性

相近,习相远”

学而优则仕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育方针:

有教无类

①启发诱导;

②因材施教;

③温故知新;

④学思行结合

扩充善性

明人伦

道德教育

盈科而进

教亦多术

荀子

性恶论

化性起伪

培养大儒

儒家经典

①闻见;

②知;

③行

墨子

人性素丝说

培养兼士、贤士

①政治和道德;

②科学技术;

③文史;

④思维能力

①主动、创造、实践、量力;

②亲之、闻之、说之

二十九、老子的思想

1、文化堕落论

2、人性复归论

3、绝圣弃智论

三十、《学记》中的思想

“化民为俗、其必由学”

教育的重要性和教

育与政治的关系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性原则

“君子之教,喻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循序渐进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

教学相长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

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长善救失

“禁于未发之谓豫”【预】

预防性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时】

及时施教

“相观而善之谓摩”【摩】

学习观摩原则

“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可接受性原则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主张课内外相结合

“藏息相辅”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尊师重道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讨论法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

复述策略

三十一、

朱熹

教育阶段

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小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事”;

大学教

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

根本任务:

明天理,灭人欲

教育方法:

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

朱子读书法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