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级评定办法工业企业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74206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级评定办法工业企业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级评定办法工业企业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级评定办法工业企业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级评定办法工业企业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级评定办法工业企业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级评定办法工业企业类Word格式.docx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级评定办法工业企业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级评定办法工业企业类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级评定办法工业企业类Word格式.docx

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2、消防验收报告:

建设工程应依法进行消防验收(如二次装修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

3、特殊行业依法取得相关的资质许可。

1、1、2项均为否决项。

2、3项不符合扣20分。

一般建设工程应依法进行消防验收(或备案)。

安全管理机构建立

(80)

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经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其中,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非煤矿山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参加安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2、按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主任)。

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非煤矿山单位主要负责人未经培训并考核合格为否决项,除上述类型的企业负责人未按规定参加培训和考核合格的扣20分,其他人员每人次不符合扣5分。

2、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扣30分。

3、未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为否决项;

虽有配备但未按要求规定配备相应数量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主任)每缺1人扣10分。

扣完本项分为止。

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主任以公司文件的形式发布及下发任命书。

安全生产责任制

(50)

 

1、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依照单位的机构(部门)设置,建立健全各机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机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及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并形成统一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

3、各机构(部门)及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受控文件的形式下发;

张贴(悬挂);

并组织学习。

1.依照公司职能部门的设置建立部门和岗位各级人员责任制,并编成册;

每缺一个部门或一级岗位扣10分。

主要负责人责任制必须覆盖六项内容每缺一项扣5分。

2、抽查部门及各级员工对本部门、本岗位的安全职责的了解情况,每人次不符合扣5分。

3、现场检查各车间或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卡是否悬挂在明显处,不符合的每处扣2分。

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企业最基本的管理制度,目的是将企业的主体责任划分至各部门及各级人员,即确定应该“干什么”;

企业的其它规章制度用于规定企业各部门及其各级人员应如何履行其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即确定“如何干”。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企业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标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按下列顺序汇编成册:

1、基本要求编制的企业制度:

(1)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3)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如新进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员工转岗、复岗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等);

(5)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6)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7)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9)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0)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11)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2、依据企业规模、生产实际情况编制的企业制度:

(13)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14)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6)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7)外包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18)安全投入管理制度;

(19)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20)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如危险区动火作业、受限密闭空间作业、吊装作业、高处作业等);

(21)其它保障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1、将所有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设置目录,未按要求扣10分;

基本要求的企业制度缺少一项扣5分;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的制度每缺一个扣5分。

2、规章制度成册并下发给车间、各部门,未下发扣20分;

3、各部门、车间组织学习并有学习人员签到和学习有关记录,每缺一项扣10分。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也是各单位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是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健康以及财产安全的最基本的规定,各生产单位应当在本汇编的基础上,根据各生产、使用单位的特点,制定出具体且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规章制度中的责任要统一,相互呼应。

2、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的制度解释为: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此项内容而未建立相关的制度。

3、企业制度汇编按公司受控文件的形式发放到各职能部门和车间,并要求组织员工学习。

相关的记录档案

(60)

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

建立新进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员工转岗、复岗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等培训记录、考核评定和档案并以保存。

2、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记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主任对排查的隐患(含单位自查及政府职能部门检查的安全隐患等),应当按隐患的等级、性质进行分类登记,建立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台账、隐患整改及验收信息档案;

并对每月的安全生产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统计分析,并以保存;

同时安全主任应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上报每季、每年的相关报表。

3、危险作业管理的相关记录:

建立危险作业票审批管理并预以保存。

4、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记录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

5、安全生产奖惩记录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落实安全生产奖惩罚和责任究制度。

6、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

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7、事故管理记录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

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8、工伤社会保险缴费记录: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9、与承租单位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单位、租赁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租赁合同中约定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10、特种设备基础管理:

管理制度:

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应急救援:

应建立事故应急措施、救援预案并有演练记录。

档案记录:

应建立设备档案,应齐全,保管应良好。

检测报告:

所抽查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应在有效期内,检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应整改。

保养记录:

所抽查的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有记录。

特种作业人员证件:

抽查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证件应在有效期内。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应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记录。

1.无教育培训记录(签到、考核等),扣10分,有培训记录但没有关于三级安全教育、员工转岗、复岗、日常安全教育等具体内容和考核的,酌情扣分。

2.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记录的,扣10分;

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记录,但没有安全隐患分类、统计分析、安全隐患整改和治理相关记录以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文件归档等方面资料的,酌情扣分。

3、危险作业按要求审批并存档,抽查存档档案发现一处不符合项扣5分,未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扣10分。

4、未建立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情况表扣10分,未建立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入库、发放等记录的每缺一项扣5分。

5、对“三违”行为未建立教育、处罚记录并存档的扣5分。

对安全生产有功人员未建立宣传、表彰记录并存档扣5分。

6、未建立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并存档的扣10分。

7、安全生产事故未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并建立事故档案的扣10分。

8、每发现从业人员一人未购买工伤社会保险的扣5分。

9、承包、租赁合同中未涉及到有关消防、安全生产条款的扣10分。

10、未建立特种设备台账、档案的扣5分;

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未按规定的期限检测的扣10分;

未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及档案的扣10分;

无特种作业证上岗的每发现一人扣10分;

未建立特种设备保养记录的扣10分。

1.三级安全教育不是普通的安全法制和安全常识教育,其重点是履行《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如实告知从业人员本单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并组织学习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培训大纲(或课件、教材,下同)分为厂级和车间级两个。

厂级安全教育重点是告知员工有关全厂的公共安全方面的情况(包括主要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以及通用于全厂的一些规章制度(如危险作业审批管理制度、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

车间级安全教育重点告知本车间的一些重点危险有害部位、场所、机器设备等方面的情况及其防范措施,以及本车间的特殊安全管理要求。

5、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有如何进行处理、整改完成后如何进行验收的明确规定的记录;

安全隐患统计分析表编写、审核,对统计分析表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的记录和落实。

6、危险作业的审批流程按详细表格执行如何提出申请、谁负责审核、谁负责审批、审批的依据、审批后如何执行、由谁负责现场监护等方面孝应有记录。

7、伤亡事故的报告处理应简单易操作。

对重伤以上事故,只需交代及时报告安监部门即可,有关处置按照应急预案执行。

主要内容是建立对非重伤事故的处理机制,包括:

由本企业的谁负责报社保部门并办理社保理赔、由谁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填写《伤亡事故处理表》、谁负责审批结案、谁负责对事故所反应的问题落实整改等。

伤亡事故的处理不能用“四不放过”一句话交代,须清楚交代如何查清事故原因、如何追究事故责任、如何让其他作业人员受到教育、如何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等,处理程序也不能特别复杂。

员工培训教育档案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卡一项扣10分。

应急救援

(40)

1、应急救援预案: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本单位的危险状况、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并定期进行演练;

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与就近的应急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2、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综合(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3、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物资: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指定专、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或者与周边应急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负责应急预案的实施。

4、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对本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备案(具体参照南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求执行)。

1、未编制企业应急预案的扣20分。

2、未建立企业应急机构或未与就近的应急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的扣10分。

3、应急预案未按规定的时间、频次开展应急演练的扣5分;

有演练未建立演练记录、总结、存档的扣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