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73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中语文试题.docx

《高二语文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期中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期中语文试题.docx

高二语文期中语文试题

宿豫区实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

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剥落(bō)栖息(qī)周公吐哺(fǔ)蜗角虚名(jiǎo)

B.笑靥(yè)龟裂(jūn)放浪形骸(hái)运筹帷幄(wéi)

C.粗糙(cāo)浸渍(zì)呱呱坠地(gū)陨身不恤(yǔ)

D.慰藉(jí)铁砧(zhēn)茕茕孑立(qióng)异曲同工(qǔ)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如果认识到我们对于生活在我们四周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还有很多不了解的,那么关于物种的起源问题,我们即使有很多地方不能解释,也就不足为奇了。

B.大多数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基因组的差异与调节基因的环境不协调而引起的,所以,要与我们的基因建立起和谐关系,善待自己。

C.写作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情感,要“会爱会恨”,同时也要敢爱敢恨,爱什么、恨什么,如何爱、如何恨,都是我们写作的内容。

D.“弘扬传统孝道,体验亲情,学会感恩”大型报告会将于2013年1月26日在校大礼堂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作演讲。

3.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合称“前四史”,它们都是我国正史的名著。

B.古诗文常常在篇名上反映出文体特点,如《兰亭集序》《陈情表》等。

《陈情表》中的“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C.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其中元杂剧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D.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戏剧代表作之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只填序号)(4分)

荔枝呈心脏彤、卵圆形或圆形,通常上大而下稍小。

,这些品种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没有了。

①旧记载有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

②蒂部略凹,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④下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③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

5.某中学高二年级准备开展“《史记》读书沙龙”活动,请你为此活动写一则宣传语。

(5分)

要求:

①联系该书内容;②表达简明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④不超过40字。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留侯论①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故日:

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庄王日: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

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人,不称其志气。

呜呼!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苏轼文集》)

注:

①留侯:

即张良,字子房,辅佐刘邦平定天下,被封为留侯。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间不能容发间:

中间,空隙

B.句践之困于会稽于:

C.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卒:

通“猝”,突然

D.此其所以为子房欤所以:

……的原因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本文围绕“忍”字,选取张良寻人刺秦、圯上受书和辅汉建功几件事,说明了张良最终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

B.本文写了不少历史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的能忍。

写荆轲、聂政、项羽以及郑伯是反衬;而写勾践则是正衬;写刘邦既是正衬又是反衬。

C.本文结尾用张良的“状貌”反衬他能忍的胸怀,从另一角度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同时也是对上文的进一步引申阐发,含蓄而余味无穷。

D.与《史记》中关于刘邦“有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看法不同,本文认为,刘邦的胜利和项羽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甜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3分)

                                      

(2)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3分)

                                      

(3)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4分)。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3分)

                                      

三、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①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①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中的“飞将”原指谁?

司马迁为他写的列传结尾引用一句赞扬他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受到人们敬仰的谚语是什么?

                                      

(2)本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其中的“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5分)

                                      

                                      

(3)请简要概括诗中这位边防将帅的形象特点。

(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旬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论语·子路篇》)

(2),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

(4),衣食足而知荣辱。

(司马迁《史记·管仲列传》)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6)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7)惨象,;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l2~15题。

司马祠

和谷

①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

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而对韩城心仪已久。

在这次的游览的历程中,韩城的地势之高,城郭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

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

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

汉武帝喜得瑞药,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

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③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

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

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

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

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

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④“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

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

这条险峻的山脊,是后人垫沟筑起的,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用意取之于《易经》中的释义,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

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义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

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⑤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

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司马迁之侍妾,叫随清娱,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遂作此墓志铭。

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

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

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

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岗上的。

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茔。

这是谁的悲哀呢?

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宇轩昂,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

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八卦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

墓顶一柏分为五指,人称五子登科,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

⑥这是天问!

我听见史圣在歌唱。

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一起歌舞。

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圆的墓冢,读方的祠院。

读直的牌坊和山门,再读弧形的古石坡和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选自2003年6月1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1.文章是围绕游谒“司马祠”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6分)

                                      

                                      

12.第③段中的“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