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北师大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一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小数的意义
1、阅读书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数。
(了解学生对小数读法掌握情况)
2、学生试着解释这些小数的意义。
(初步感知小数的意义。
)
3、一同探究小数意义。
从长度单位“米”来研究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用1米的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有诸多不便。
有时不足1米,因此我们可以把1米怎么样?
——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也就是1分米。
如果测量更小的物体,1分米的单位长度还是大了,我们还可以继续将1分米平均分成10份……这时小数就产生了。
4、结合刚才长度的线段图,分上、下板书出十分之一,一百分之一;
0.1,0.01。
再让学生观察、分类。
上层的数都是什么数。
(分数)这些分数都可以直接写成相应的小数形式。
观察这些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分母都是10、100、1000……
5、观察这些小数和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6、我们在写整数时都可以按照数位顺序表来写,小数可不可以呢?
看P4的计数器。
了解数位顺序。
明确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各数表示什么。
边想边填。
三、运用拓展
1、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1,请你表示0.01可以吗?
小组讨论一下,你打算怎么样表示?
为什么?
2、完成试一试。
注意学生的读、写小数。
3、完成练一练。
教学反思:
.1、整数和整十数、整百数学生不明确。
因此,虽然教材上没有整数这个概念出现,但要提一提,对理解小数意义有帮助。
2、对于17/1000,3/1000,409/1000学生容易出错。
因此,在理解小数意义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总结:
1/10可以写成0.1,一位小数。
小数点后面有一位数。
1/100写成0.01,是两位小数……。
测量活动
用小数表示数量
1
教学准备:
让学生带软尺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一、创设情境
1、测量桌子的长、宽、高,记录。
发现什么问题?
单位不统一。
这样有什么不好?
怎么办?
2、改写成以“米”为单位。
二、分组测量
1、注意:
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
2、问题:
(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3)数学书的封面长26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6米”?
(4)教师门2米1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三、拓展
1、第7页试一试第1题,一种大雁,翼长2米1分米,还可以怎样表示?
骨骼重113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
113克=()千克
它的体重约1千克500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
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
第7页练一练。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比大小
(一)
小数的大小比较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2、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为选手的资料介绍:
郑强,11岁,身高1.42米;
李明,11岁,身高1.38米。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他们俩谁高?
板书:
1.42米>
1.38米
3、他们的成绩出来了!
郑强的得分是9.87分,李明的得分是9.90分。
谁的得分更高一些?
可以怎样表示?
9.87<
9.90
4、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今年也是11岁,身高1.40米,我们先来关心一下他的成绩:
评委说,张华的表现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
猜一猜评委可能给出多少分?
请你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
说一说你的怎么比的。
5、现在他们要进行团体表演,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排成一队。
6、小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三、巩固与应用
3、三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
40.26千克、35.56千克、35.80千克。
请你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
4、第9页练一练第1题、2、3、4题。
5、第9题《数学游戏》。
四、总结。
这节课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学。
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让学生讨论比较的方法。
总结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比大小
(二)
小数的性质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活动,经历用几何模型研究小数的过程。
2、用直观的方式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比较大小。
1.26()2.030.23()0.31
2、0.2()0.20
1、思考一下,0.2和0.20谁大?
2、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
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说一说。
3、0.2和0.20怎么会相等呢?
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4、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
你发现了什么?
1、第10页试一试1、2。
2、第11页练一练1。
3、第2、3题。
4、阅读。
《你知道吗?
》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课本上涂一涂的1、2两题比较直观。
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意识到小数的性质,但不能解释。
其实书上之种方法,也就是从直观上看出来。
实质上是这样做原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没有发生变化。
班上周稼祥同学就说出这一点。
真不错。
补充:
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小数的性质》案例
师:
拿出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学习纸(各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其中一个被平均分成10份,另一个被平均分成100份)。
请大家用水彩笔在两个正方形中分别涂出面积相等的一块,并试着用小数把涂色部分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涂色,并在涂色处标上相应的小数。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各自的画法。
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得出如下的等式:
0.3=0.30
0.5=0.50
0.8=0.80
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独立观察,并大组交流。
生:
我发现,等号左边的小数末尾没有0,而等号右边的小数末尾多了一个0。
那它们的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
没有。
那你的发现就是——
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还有哪些同学也有同样的发现?
同学们纷纷举手。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谁愿意将它写在黑板上?
一位学生上前,芹在黑板上写上“在小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你觉得他这样写,有没有准确地表达了你的发现?
我觉得“后面”这个词不恰当,容易引起误会,最好改成“末尾”比较合适。
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
比如0.4吧,如果只说是在它的“后面”添一个0,可能有同学会误解添成0.04。
这样,小数的大小就发生变化了。
而说“末尾”的话,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误会了。
你们认可他(发言的学生)的观点吗?
(认可)那谁愿意上来将我们刚才的发现作一下修改?
一学生上前,将结论中的“后面”一词改为“末尾”。
看来,多一份思考,我们的结论也就多一份准确、多一份严密。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知道“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那今天的学习是不是到此结束了呢?
(略迟疑)我觉得不能。
(故作惊讶)为什么?
该有的结论,我们不是都得出来了吗?
难道大家还有什么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刚才我们的发现只是通过给正方形涂色得来的,我认为还比较肤浅。
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大小究竟为什么不变,我觉得我们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在征得学生广泛认同后,教师将这一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问题1:
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大小究竟为什么不变?
”
另外,刚才我们的研究只是局限在“一个0”上,要是添两个0、三个0甚至更多的0,小数的大小还会不变吗?
如果不是“添”,而是“去”,也就是说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
同样,在征得学生广泛认同后,教师将这些问题依次板书在黑板上:
“问题2:
小数的来尾多添几个0,小数的大小变吗?
“问题3:
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变吗?
看来,下面的学习,我们就应该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研究时大家最好能结合具体的例子展开。
在教师的建议下,学生们纷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研究。
教师深入每一学习小组,倾听他们的发言,并对他们的研究作出评点、引导、激励、修正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
我先谈谈第一个问题。
以0.4和0.40为例:
因为0.4元=4角,0.40元=40分=4角,0
.4元=0.40元,所以说0.4=0.40。
我是这样想的,0.4表示4个0.l,0.40表示4个0.l和0个0.01,0个0.01表示什么都没有,所以0.4与0.40的大小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说0.4=0.40。
我们还可以这样想:
0.4=4/10,0.40=40/100=4/10,所以0.4=0.40。
(注:
部分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已初步具备感性的认识。
同学们的交流都非常活跃,也很有道理。
看来,任何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往往就会找到不同思路,并获得不同的理解。
这才是真正的数学学习。
我们组选择了第二个问题。
通过研究,我们一致认为,小数的末尾多添几个0,小数的大小仍然不会发生变化。
能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谈谈吗?
能。
还是以0.4为例,如果添两个0,那就成了0.400。
因为0.400=400/1000=40/100=4/10,所以0.4=0.400。
添三个0、四个0,结果还是如此。
我觉得我们还可以这样想。
0.400表示4个0.1、0个0.01和0个0.001,0个0.01和0个0.001都表示没有,所以0.400与0.4的大小是一样的,并没有发生变化。
甚至可以说,无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小数大小都不会发生变化,道理是一样的。
这样看来,我们一开始所获得的结论是不是又要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了?
谁愿意上来将它补充完整?
学生上前,将原来结论中的“添上一个0”改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