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新起点——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
新教材解读
马龙县旧县小学罗聪升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本学期,历时近五个年头的部编新教材终于在热切期盼中显出真面目。
为引领一年级语文教师准确把握这套教材的特点,切实使用好新教材,我通过研读新课标,将新、旧教材进行对比阅读,查阅相关资料,对新教材进行了解读。
一、部编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几点变化
部编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采用大开本排版、水墨画插图,显得大气优雅,赏心悦目。
新教材有哪些变化呢?
(一)、调
1、教材板块调整
原版教材第一单元是拼音教学,新版教材第一单元是识字教学。
为什么要这样改呢?
拼音教学的定位是工具——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识字难度低于学拼音的难度,这样编排便于和儿童的学前生活相连接。
2、识字与拼音比重调整
新版教材的拼音教学由原来的4单元减少到目前的2单元;识字由原来的8课调整为现在的10课。
目的:
体现了新课标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的要求;体现了拼音为识字服务的定位。
3、选文调整
新版本教材共有14篇课文,保留了原来5篇课文,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去远足》、《大还是小》、《项链》、《乌鸦喝水》、《小蜗牛》等9篇课文。
选文突出了经典性、时代性,选用文质兼美、适宜教学的内容,一些经典课文又恢复了。
选文按照“双线”组织单元教学:
一条线是“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4、字种调换
新教材将字种调换为儿童使用的高频字。
例如:
《小小的船》,原版本要求会写“见、白、田、电”,新版本要求会写“月、儿、白、里”。
《画》,原版要求会写“人、火、文、六”,新版本要求会写“水、去、来、不”。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高频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
先学写高频字,容易而有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能够带动后面的学习。
(二)、减
1、内容减少
和原版本相比,新版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由原来的20课减少到14课,拼音由原来的4单元减少到2单元。
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内容的调整和融合,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2、识字量减少
由原来的400个减少到300个。
目的:
降低初入学的难度,放缓坡度,减轻负担,呵护孩子爱学习的天性。
(三)、增
1、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
例如:
新增的《金木水火土》、《江南》、《春节童谣》、《剪窗花》等,这些内容具有中国传统元素。
2、语文园地增加了“识字加油站”“和大人一起读”2个栏目。
全册8个单元,有6个“识字加油站”。
“识字加油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识字,分担了课文识字的教学任务,把使用频率高但又不好在课文中呈现的字编排起来。
6个识字加油站,共完成31个会认、6个会写的任务。
“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有儿歌、故事、童话、童谣。
这个栏目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引导孩子从口语过渡到书面语,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从一年级开始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的路,是语文教师分内的事,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3、增加了笔画、笔顺规则、偏旁,这些内容让识字教学更清晰、更科学。
4、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
例如:
拼音中的情境图;认读课程表,泡泡语提问“看看你的课程表,星期三有什么课?
”;52页“说说你的名字里有哪些声母和韵母”,和孩子的名字发生联系;71页的“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95页的“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
”这些内容联系儿童生活,关注儿童成长。
5、增添了“连环画课文”。
鼓励孩子运用识字成果,自主阅读。
不认识的字鼓励孩子猜读,特别是借助图画猜读。
(四)、融
尽管新版本教材分单元组织教学,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教学内容融合性更强,综合性也有所加强。
例如:
新版本的拼音教学,一改原版本着重形似的特点,既有口语交际,又有拼音识字,还有观察和思维等。
总之,改版后的语文教材,注重两个延伸:
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更符合语文教育规律,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二、针对新版本的备课建议:
1、重新研读《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掌握其中对各个学段内容、目标的要求,特别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2、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小学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系列,把系列和课标要求对照,互为补充。
3、研究这些“要点”(知识点,训练点,也就是讲课的重点)如何分布到各个单元、到每一课,体现梯度,体现螺旋式提升。
三、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一)、汉语拼音
1、准确把握目标要求,体现弹性。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请注意,课标是把汉语拼音放在“识字与写字”里边,并没有独立列出一条。
这就从一个方面表明,学汉语拼音的目的是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和查字典,提高识字效率,而不是为了掌握拼音阅读的能力。
因此,汉语拼音的“地位”要适当,不要摆得过高,要降低难度。
2、突破难点,充分利用情境图学习,在活动和游戏中学习。
教材中的情境图有几个特点:
①呈现有趣的故事情境。
②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
③以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帮助学习字母。
④能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在拼音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情境图。
例如:
26页学习声母dtnl,可以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字母——发现共同点——巩固字形
新课标中指出:
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
我们在教学中要巧妙地设计一些小游戏,帮助孩子学好拼音。
例如:
37页语文园地二中的“还能摆什么?
快来试试看。
”还可以和同桌做手指操,摆出字母:
ocgxe;和家长一起摆图形:
b——d,q——p,f——t等等。
3、注重运用,拼音教学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新教材中,在汉语拼音中加入了识字、儿歌这种做法,一方面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了汉语拼音学习阶段丰富的学习内容,增强了趣味性,有利于各方面相互促进,整体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对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要重点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拼音认读汉字,说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二)、识字与写字
1、识字、写字编排特点:
(1)、识写分流,多识少写:
认300字,写100字;放缓坡度,减轻负担;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验阅读的乐趣。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集中识字:
识字一、二,共90个字;识字加油站,30个字。
分散识字:
汉语拼音,32个字;课文,147个字。
(3)、合理安排识字写字序列。
科学选择字种:
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的字优先。
合理安排字序:
写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
(4)、教学要求更清晰,重视识字方法、识字能力和写字指导。
2、识字写字教学建议:
(1)、凭借插图,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画面更具有吸引力。
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处理好“图”与“字”关系,从而帮助学生识字、学词。
例如:
在学习《日月水火》这一课时,可以按这样的步骤来学习:
展示字的原始图形——出示古体汉字——出示楷体汉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引导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能提高识字的兴趣与效率。
(2)、引导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例如:
在学习《小青蛙》这课时,可尝试这样教:
①借助拼音读儿歌②去掉拼音读儿歌③画出跟“青”有关的字,引导发现形声字左边的形旁表意,右边的青表示读音。
④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把识字过程转化为一个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发挥创造力的过程。
(3)、和游戏结合。
《大小多少》生字多为合体字,可以设计“开心碰碰车”游戏,让学生们用部件组新字,巩固识字。
(4)、渗透字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5)、鼓励在生活中识字。
(6)、多次复现,复习巩固。
把字放在词、短语、句子中,多次反复出现,以做到温习巩固的作用。
(7)、重视写字指导,指导要到位。
按照识字规律指导,指导独体字时,要让学生掌握笔画笔顺,关注主笔的占位;指导合体字时,要注意部首、比例、占位、相邻部位的交叉等;指导要注意坐的姿势、执笔的姿势;指导书写要有五个环节:
观察、范写、描红试写、讲评、再写巩固提升;要按照课标新提出的要求:
随堂练习,天天练习,课堂练习数量不宜太多,要讲究质量。
(三)、阅读教学
1、新版教材编排特点: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2、阅读教学建议:
(1)、加强朗读指导
①新课标对低年级段的朗读要求: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②低年级的朗读尽量不要过多讲技巧,老师要范读、教读,正确、流利、有感情要逐步提升。
读书要求,从读出来到读正确,从读正确到读流利。
③读书内容,从读字、词到读句子,从读句子到读段落。
中间一定要强调读出标点符号。
④读书形式,老师范读学生听读,学生自由读,读给同桌听,读给家长听……
总之,要在一遍遍练读中,把规范的书面语揉进孩子的生命,让孩子的思维和各项能力得到锻炼、得到提升。
(2)、重视阅读方法、策略的引导
部编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
例如:
《青蛙写诗》课后练习“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
”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项链》课后练习“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教学中,要由圈词到画句,提取相关信息,促进阅读理解。
(3)、关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①积累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除了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来积累好词佳句外,还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对语言的积累。
②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不是理解整篇文章内容,而是理解重点词句。
几个问题扎堆提问,让孩子们理解整篇课文内容,这是违背新课标原意。
③积累语言时,要多读多背。
对好词佳句、常用句式和优秀篇章,只有真正记住了,积累下来,那么运用也就得心应手。
(四)、口语交际
1、教材编排特点
要求更清晰,指向更明确;构建了目标体系;选择适当的呈现方式。
2、教学建议:
(1)、口语交际要面向一定对象,(不是自我表达)以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为目的。
(2)、口语交际的课堂价值在于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提升学生在生活中交际的能力。
(没有“比一比,看谁说得好”的语句)
(3)、口语交际要拒绝表演,要在自然、实际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4)、口语交际外在表现的是口语表达,实际体现的是综合素养。
(5)、按新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的表达。
(五)、和大人一起读
1、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要求:
(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设置目的:
幼小衔接;口头语过渡到书面语的桥梁;亲子阅读;共享阅读。
这样真正体现了:
儿童阅读要进课堂、进课表、进教材、进评价。
2、教学建议——在游戏中共读
(1)、我是主角
读完一本书,把故事中主角的名字换成孩子的名字,还可以把孩子小伙伴的名字加到故事里。
于是,一部以孩子为主角的故事就可以上演了。
(2)、猜故事的前传和后传
读了故事之后,让孩子想想,在这个故事发生之后可能发生过什么故事?
在这个故事发生之后,又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
新教材、新内容,新要求、新挑战。
我们一定要借助这个机会,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实践,这样做不但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