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21 古诗三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2610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21 古诗三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下21 古诗三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下21 古诗三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下21 古诗三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下21 古诗三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21 古诗三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

《四下21 古诗三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21 古诗三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下21 古诗三首教案文档格式.docx

教材分析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文

古诗三首

这三首古诗或描写送别朋友的情景,或描绘雪夜追敌的场面,或以梅喻人,反映了诗人们不同的精神、气概和品格。

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说每首诗的意思;

体会诗句中传达出的精神品格,感悟作者的情感。

2课时

文言文

二则

这两则文言文讲的是车胤夏夜捉萤火虫照亮来读书和李白受磨铁杵的老婆婆触动返回山中完成学业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坚持不懈。

借助课本上的注释,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体会文中人物的求学精神,培养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

“诺曼底号”遇难记

本文通过写“诺曼底号”被撞,船长亲自指挥救援工作,在人员全部获救后自己却沉入大海的悲壮故事,体现了船长沉着冷静、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明白哈尔威船长行动的真意;

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黄继光

本文讲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舍身堵枪口、英勇献身的事迹,赞扬了黄继光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借助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视死如归、英勇献身的精神,逐步提高阅读写人类文章的能力。

1课时

口语交际

自我介绍

选择或创设一个情境,试着作自我介绍。

学会根据说话的对象和目的,运用合适的内容进行自我介绍。

习作

我的“自画像”

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

抓住自己独特的外貌特征,反映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交流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

引导学生交流从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中看出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讲讲有关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故事;

能写出有连续性动作的句子;

积累描述人的品质、心情的词句,背诵名言。

识字

加油站

学习描述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识记汉字。

词句段

运用

积累有关古人读书求学故事的成语;

仿照例句,写连续生动的句子。

日积月累

积累、背诵4则名言古训。

21古诗三首

文本分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

前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

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所作。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本诗情景交融,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

《墨梅》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所作。

诗人表面上是在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此诗浅显易懂,同时又富含哲理,耐人寻味。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应该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并且把握人(事)物形象。

所以,教学中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注意让学生在诵读、理解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句中传达出的精神品格,感悟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想象诗歌描写的景象。

教学难点

品读古诗,比较阅读,体会诗中人(事)物的精神品质。

第一课时

《芙蓉楼送辛渐》

1.会认“芙、蓉、洛”3个生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1.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2.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理解体会诗意,感悟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谈话导入。

导语:

相见时难别亦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曾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大诗人王昌龄也不例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板书课题)

2.读题,解题。

(1)芙蓉楼:

原名西北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

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辛渐:

诗人的一位朋友。

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

这是一首送别诗。

题目交代了送别友人的地点(芙蓉楼)和友人的名字(辛渐)。

(2)了解送别诗。

送别诗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代表诗人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

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中常写到的景物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歌题目通常有“赠、别、送”等字眼。

送别内容有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同僚之别,甚至是匆匆过客之别。

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其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委婉含蓄,有的词浅情深。

3.了解作者。

王昌龄(698—756)唐代诗人。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他擅长七绝,人称“七绝圣手”。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等。

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请同学们自由读诗。

点拨:

注意读诗要强调字词间的停顿,读出它的节奏来。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指名朗读,教师点评,并进行范读。

指导读法:

我们读古诗文,光有节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读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来。

(再次练习朗读)

3.借助注释,结合你自己的感受,谈谈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印象。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诵读,加之注释及课前的相关资料的补充,使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初步感悟诗歌的空灵之美。

三、精读古诗,重点品悟

学习体会“寒”,感悟“孤”。

(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

(1)自然的“寒”与楚山的“孤”。

师: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场趁着夜色潜入吴地的雨的确带点寒意,就连那楚山看起来都是那样孤零零的,让我们一起读出这场雨的寒意与楚山的孤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齐读)

(2)离别的“寒”与内心的“孤”。

预设:

除秋雨自然的寒意之外,还有什么是令诗人感到寒意与孤独的?

(学生谈体会)

是啊,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中,也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啊,这场雨使诗人平添了几分孤独!

该怎样读出那种寒意呢?

(指导激情诵读前两句)

总结:

除此之外,你知道诗人还会为什么感到寒心吗?

这里还暗含着同学们所不了解的一些历史背景。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王昌龄曾在朝廷做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诋毁诬陷,两次贬官。

开元二十七年(739),被贬为江宁丞,开元二十九年(741),又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作县尉。

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终年不到六十岁。

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遭贬时所作。

随机提问:

你认为这个“寒”字,我们还能怎么理解?

(3)对世态心寒,更觉孤立无援。

引导谈话:

世态的炎凉,朝廷的不公,仕途的坎坷,使他更觉寒心啊,朋友的离去更让他觉得孤立无援。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一起去感受诗人那种复杂的内心。

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找含义深刻的字切入,品读感悟,从最初的含糊的印象到对作者复杂的内心的深入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梯度的引导过程,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可谓水到渠成。

四、走近作者,感悟品质

1.小练笔,走进作者内心。

(1)播放雨声的音效及古诗后两句,创设情境,补白。

过渡:

面对这苍茫的烟雨,孤峙的楚山,聆听着窗外传来的这淅淅沥沥的夜雨声,诗人思绪万千,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那个无眠之夜,他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环节是通过一个情境的创设,再次拉近学生与当时环境、文本、诗人之间的距离,以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切身体会诗人内心,能与诗人对话,同时也为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2)指名发言。

2.创设情境,引导激情朗诵古诗后两句。

(1)在那长亭外,瑟瑟秋风中,我们听到了这样两句话(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那是他对家人如冰心玉壶般一览无余的爱啊!

(2)在那古道边,萋萋芳草地上,我们听到了同样两句话(生):

”(师)那是他对朋友如冰心玉壶般纯真的情啊!

(3)在那一叶小舟上,茫茫沧海边,我们也听到了那两句话(生):

”(师)那是他对朝廷如冰心玉壶般清澈见底的忠心啊!

此环节仍然采用教师创设情境激情引导的方式,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想象与朗读的欲望,而且这一个个脑海中不断变换的场景,朗读后教师及时的补充,也会使学生明白,诗人那种对家人、对朋友、对朝廷矢志不渝的爱无论何时何地都未曾改变。

与此同时对“冰心”“玉壶”这两个抽象的词语也已经形象化,学生对此已经有了个性化的理解。

因此,此时的朗读,已经化为了学生情到深处的一种自然、真实的流露。

3.感悟人物品质。

(1)没有了对亲人的竹报平安,也没有了封封家书中字斟句酌的牵挂,千言万语化作临别时的两句叮咛(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后两句)

(2)引导:

望着朋友远去的背影,王昌龄决绝地转身,再也没有回头,难道是他不想回家吗?

(生答:

想)可是他能回家吗?

(3)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是的,他要让那些恶势力知道,即使遭遇再多的坎坷与磨难,他都不会屈服,自己依然冰清玉洁,保持着自己的信念。

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想要回家但又不能回去的内心,从而体会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暴、不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此环节是本课的一个点睛之笔。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塞下曲》《墨梅》

1.会认“砚、乾、坤”3个生字和多音字“单”,会写“雁、砚、乾、坤”4个生字,能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