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罗易带点焦躁埋怨他的年轻同伴:
“还有五里,真是见鬼!
应当明白,这是危险的地方,人家随时把电筒一照,就坏事的!
那个永远不知恐怖不知忧愁的年轻人,一面默默地听取这种埋怨,一面从腰间取下手枪子弹盒,卷起裤管预备下水去看看。
河水并不深,却有很深的污泥,拔脚时十分费力。
“呀,见鬼,这里就真有个鬼!
“怎么的?
“一个家伙,有意捣我们的乱。
被石磨缚着沉到这水里!
竹筏能转动,却不能流动。
时间不许两人从容打算。
“从旱路走,翻过坳,我们才可以在天明以前赶到。
“从旱路走,不小心,我们就又得被魔鬼在我们脖子上悬一副石磨。
两人从一个泥滩上走了许久,才走进了一片泽地,小径四围都是苇子,放心了一点。
进苇林后他们只觉得脚下十分滑泽,十分潮湿,且有一股令人欲呕的气味,越走气味越难闻。
“一定在这路上又躺了一个,小心一点,不要为这家伙绊倒。
“我忘记摸摸我们筏底那一个身上了,或者是我们的伙计!
“不是我们的,你以为是谁的?
“我知道第七十四号文件是缝在领子上的,十三号藏在一支卷烟里。
还有那个……”
“小心一点,我们还在人家笼子里,不然也会烂在这里的。
留心你的脚下。
“等一等,我算定这是我们第七十四号的同志,我要过去摸摸他,只一分钟,半分钟。
这伙伴不管那头目如何不高兴,仍然躬着腰迎着气味所在的方向,奋勇地向深密的苇林钻去,还不过三分钟,就又转身回来了。
“我说是他就是他。
那腐臭也有他的性格在内。
这小子活时很勇敢,倒下烂了还是很勇敢的!
我们在一个村子里长大的,大我三个月。
“怎么知道是他?
“我把那小子缝了文件的领子拉下来了。
我一摸到领子,就知道是他。
“你们都是好小子。
走了一会,听着大路上有了马蹄声,两人知道一定是魔鬼送信骑马过路。
两人恐怕这骑马信差带得有狗,唤得出生人气味,赶忙爬上山去,胡胡乱乱借着一点点影子,爬了许久。
两人从山半走回路上时,罗易扭坏了一只脚。
到了危险关隧附近时,听到村鸡第二次叫唱,声音在水面浮着。
年长的明白难关近了,有点愤怒似的同他的伙伴说:
“平平,这是鬼做的,我也应当烂到这里,让下一次你来摸我的领子了。
我这只脚实在不大好,到水中去已不济事。
咱们俩各走一边好不好?
你把枪交给我,你从水里去,我慢慢地从山路摸去。
“这怎么好?
脚既然坏了,应当同你在一起。
我们即刻上山吧。
要烂也烂在一堆!
那一个忽然生气似的骂着:
“你有权力死吗?
你这小鬼。
我们能够两人烂在一堆吗?
听我的命令,把枪给我,不许再迟延一刻。
知道了吗?
年青人不作声。
罗易明白他的同伴的意思。
知道这小孩子同自己共事经过危险已有许多次,两人十分合手①。
现在从山路走很危险,小孩子意思决不愿意让他老朋友一个人走,但事实上又非如此处置不可,故把声音柔和了许多,安慰这孩子。
“平平同志,你放心从水中下去,不要担心。
我有两支枪,可以讨回他几只狗命。
你冒一点险从这条路走去好了。
我打这儿上去,我摸得到路的。
我到了那边,可以把这支枪交还你,一定交还给你。
我们等一会儿到那边见,等一会儿见。
一定见!
说的和听的都明白“等一会儿见”原是一句虚空毫无凭据的话。
年青人小小心心向下游浮去,心中总不忘记他的同伴。
却只听到岭上一声枪响,接着又是一声……
第二次露出头面时,一切枪声都没有了。
他用力泅着,向将近身边的光明与热奋力泅去。
远近山村各处都有雄鸡报晓声。
……
(选自《沈从文小说精品》,有删改)
【注】①“合手”指协调、和谐。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个尸体是被缚上石磨沉到水底的,正面描写了死者英勇就义的情形,表现了敌人的残忍。
B.小说中出现的第二个尸体是个还未完全成年的孩子的,他与平平是老乡,生前非常勇敢,平平对他很是赞赏,这也从一个侧面衬托了平平的英勇形象。
C.小说中罗易这一形象性格丰满。
既有特定情境下情绪化的一面,又不失资深军人临事时所特有的敏锐冷峻;
既有对同伴要求严格的一面,又有重要关头舍己为人的情怀。
D.小说中“远近山村各处都有雄鸡报晓声”,预示着黎明前的黑暗即将过去,使故事在黑暗恐怖中增添了一丝亮色。
(2)小说中说罗易和平平“两人十分合手”,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3)文中让交通员两次碰上尸体,这对全文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A
(2)①合作效率高,顺利混过了敌人的四个水面哨卡。
②两人各有所长,优势互补。
罗易经验丰富,对处境有敏锐的察知;
平平肯吃苦,临危不乱,胆大心细。
③关键时刻都能从局势的需要出发,相互服从,步调一致。
④都能为对方着想,具有自我牺牲精神。
(3)①交代背景,丰富情节。
借两次遇到已经牺牲的同伴的尸体,补充了过去的故事,既使两人执行任务有了具体的形势背景,又丰富了小说的情节。
②推动情节,增加波澜。
因为竹筏搁浅,才使他们不得不改走旱路,并因此想到碰上的第二具尸体;
也因上山避险而罗易伤脚,才有分头行动一死一生的后事。
③渲染氛围,铺垫下文。
两具尸体的出现,既渲染了危险的环境氛围,又张扬了英雄主义气概,为下文罗易果断选择牺牲自我、保护同志做铺垫。
【解析】【分析】
(1)A项,“正面描写了死者英勇就义的情形”错误,从文中来看,是借助二人的对话来刻画死者的形象,并没有正面描写死者英勇就义的情形。
故选A。
(2)从注释可知,所谓“合手”指协调、和谐;
“罗易和平平‘两人十分合手’”应是指二人的特点、做事的原则、二人的配合等。
从文中来看,文章一开始说“两人在竹子编成的筏上,沿了河流向下游滑去,混过了四个水面哨卡”,这是说二人的配合非常默契,效率非常高;
如面对艰难的处境,罗易说“把事情当游戏,想在这儿搁下,让人家从提上用枪子来打靶,打穿我们的胸膛”,而那个永远不知恐怖不知忧愁的年轻人“一面默默地听取这种埋怨,一面从腰间取下手枪子弹盒,卷起裤管预备下水去看看”“等一等,我算定这是我们第七十四号的同志,我要过去摸摸他,只一分钟,半分钟”,由此可以看出两人性格截然不同,一个经验丰富,感觉敏锐,另一个胆大心细,性格上形成互补;
如“咱们俩各走一边好不好?
你把枪交给我,你从水里去,我慢慢地从山路摸去”“这怎么好?
要烂也烂在一堆”“你有权力死吗”,罗易和年轻人都能为对方着想,都能从大局出发,行动上相互服从,步调一致。
考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3)第一处,两人在筏子上从水路走,结果尸体让筏子难以通行,“一个家伙,有意捣我们的乱。
被石磨缚着沉到这水里”,接着他们在泥滩上行走,这才遇到第二个尸体,接着上山避险,罗易脚受了伤,二人分开行动,结果一死一生,由此可以看出,文中两次碰上尸体在情节上推动情节的发展;
从围绕尸体的对话来看,“我忘记摸摸我们筏底那一个身上了,或者是我们的伙计”“我知道第七十四号文件是缝在领子上的,十三号藏在一支卷烟里。
还有那个”“我说是他就是他。
我们在一个村子里长大的,大我三个月”,这些内容透露出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了当时的处境;
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让我们知道,这两具尸体是我们的交通员,而他们的遇难则凸显了任务的艰巨性,同时弘扬了英雄主义气概,这也就为下文罗易牺牲自我保护平平的行为做了铺垫。
故答案为:
⑴A;
⑵①合作效率高,顺利混过了敌人的四个水面哨卡。
⑶①交代背景,丰富情节。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理解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3)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
首句(段):
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过渡句(段):
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
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
尾句(段):
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
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
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敌与友
老舍
不要说张村与李村的狗不能见面而无伤亡,就是张村与李村的猫,据说,都绝对不能同在一条房脊上走来走去。
张村与李村的人们,用不着说,当然比他们的猫狗会有更多的成见与仇怨。
大概自有史以来,张村与李村之间就没有过和平。
为表示抵抗,两村人是不惜牺牲了真理的。
张村的太阳若是东边出来,那就一定可以断定李村的朝阳是在西边。
两村的村长是最激烈的,不然也就没法作村长。
张村村长的二儿子张荣已在军队生活过了三年,还没回来过一次。
这很使张村长伤心,怨他的儿子只顾吃饷,而忘了攻击李村的神圣责任。
慢慢地,村长想出了主意,时常对村众声明:
“我的二小子,是大排长。
李村里出去那么多坏蛋,可有一个当排长的?
我真愿意李村的坏蛋们都在我的二小子手下当差,每天不打不打也得打他们每人二十军棍!
”不久这套话便被全村的人记熟,“打他二十”渐渐成为挑战时的口号。
李村的确没有一个作排长的。
最难过的自然是村长。
为这个,李村村长打发自己的小儿子李全去投军:
“小子,你去当兵!
限你半年,就得升了排长!
不,升到营长!
”李全入了伍。
可是半年过去了,又等了半年,排长的资格始终没有往他身上落。
真正的战争来到了,两村的人一点也不感到关切。
说真的,要不是几个学生来讲演过两次,他们就连中日战争这回事也不晓得。
由学生口中,他们知道了这个战事和日本军人如何残暴。
他们很恨日本鬼子,也不怕去为打日本鬼子而丧了命。
可是,这得有个先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