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微能力认证 1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微能力认证 1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作业微能力认证 1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作与探究是本课重要的学练方式,贯彻于课的始终,在课的主题内容实施中更显得突出。
本课主题内容教学可分解成两个层次逐步推进。
第一层次:
体验与观察。
这节课我设计让学生“教师设疑—学生体验观察—师生互动—学生思考比较—图形展示—学生自主练习(兴趣练习)”,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有针对性的练。
这个层次我主要设计的教学方法有:
设疑法、演示法、指导法和激励法。
学生的学法采用:
体验法、观察法、尝试法、讨论法、合作法和互评法。
我认为科学合理的确定教与学的方法,为有的放矢实施教学,达成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层次:
巩固与加强。
快速跑的练习往往比较单一、枯燥,于是我采用了游戏竞赛法,意在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注入了趣味性和竞争性,并蕴涵了规则的要求,既比反应又比速度,进一步巩固、提高了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
本堂课是以学生的快速跑练习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及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快速跑为课例进行教学,发展速度和协调能力,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培养正确的奔跑姿势。
我想本课不但要让学生提高加速跑的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一点跑方面的技术。
因为在《快速跑》的教学中,教他们掌握动作要领属于培养他们跑的能力。
只有放松才能跑得快,如果按照要求学生只能去完成任务而已,而提高不了快速跑的练习,为了让学生训练快速反应能力和使教学生生动活泼,还可以练习各种不同的快速跑,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采用情景导入,主要用游戏形式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般跑的课都比较难上,容易枯燥又比较累,所以学生不感兴趣。
而我采用对比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实践体验成功的乐趣,并结合游戏,符合学生好动的心理。
只有学生积极性起来了,再加上正确的引导他们,才能提高体育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
一堂体育课是否上得成功关键就看学生参与性有多少,也就能看出整堂课有效性有多少。
让学生真正体验了什么叫“快乐体育”的含义。
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
整堂课上学生学得起劲,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大胆表现着自己的成绩,我深深感觉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
今后的体育课,只希望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好好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知道身体健康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去做其它事情。
这也要求我继续努力,不断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深造,改进教学方法。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数学学科模板)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知识,把两个加减法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以及上两节课学习的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知识,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做了有力的铺垫。
在本节中出现的两个积相加、相减或者两个商相加、相减的计算对于同学们不是难点,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和事物,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和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掌握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顺序并借助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掌握第二种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渗透乘法分配律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律积累感性认识。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体验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一.1.重新认识学生
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之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
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充分估计和了解学生的这些已有积累作为学生的学习起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钻研教材,把握好“逻辑起点”
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所学内容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它的前后联系,真正做到沟通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
只有把握了“逻辑起点”,教学中才能大胆取舍,灵活施教。
反之,则很难创造性地搞好教学。
3.要关注“现实起点”,机智调整“教学进程”
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都知道要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但往往只在备课时去“备学生”。
这时候的“备学生”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种主观臆测,缺少对学生的真正把握。
我们应学会在课堂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探底,以便及时对教学过程作出调整,实现教学的自如化。
要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我们还应该学会在课堂中倾听,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
在倾听中了解学生,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把握住课堂的学习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整预设的教学过程,构建好知识结构体系,这是一堂好课的关键。
把握好了,课堂学习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只有教学内容传授分析,缺失学生接受能力分析
传统的教学设计关注教学内容的填鸭式传授,忽视学生的有意义接受,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往往关注教师教的内容,很少关注学生能不能接受,而且碰到学生听不懂的情况时,往往埋怨学生的接受能力差。
不仅如此,在接受能力上,常常发生这种现象:
同一个内容,接受能力较好的孩子很快就掌握了,积极地和老师之间进行有效互动,而接受能力稍慢一点的孩子却还懵懵懂懂,一节课被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拖着走,至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学,干脆就跟不上,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
《乘法交换律》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乘法交换律(P34例1)
教学目标:
1.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
能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可能对于在使用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又运用乘法交换律有冲突,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3—35页中的乘法交换律。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了加法的运算律及其相关简便运算后学习的。
对于乘法的交换律,学生学习表内乘法时有了初步体验,知道根据同一幅图能列出两个乘法算式,知道互换因数位置得数相同。
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方法时,知道互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教材对乘法交换律的编排与加法交换律类似,也是由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引出一组算式,让学生初步理解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再让学生通过举例,经历分析、综合、抽象的过程,得出乘法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
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知识迁移,学生通过猜想、探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理解其作用,为后面的简便计算作好铺垫。
学情分析:
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解答,学生一般都能说出4×
25和25×
4两个算式。
这两个算式得数是否相等?
都表示什么?
两个算式得数是否相等?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对乘法交换律已有初步的认识,这里通过具体例子,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使学生发现任意两个数相乘都有同样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给这个规律命名,由于学生刚学了加法交换律,所以一般都能自己说出乘法交换律的名称。
教学设计意图:
1.复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对运算定律的表述进行了复习。
而且本环节,也为后面学生探究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奠定了基础。
2.探究新知环节,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探究解决“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和“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这两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在此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归纳总结出乘法交换律。
随后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刚刚学到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巩固练习主要穿插在各个知识点的教学之后,及时反馈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总课时:
1课时
教学课时:
教学预设: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能根据运算定律填空并说一说运用哪些运算定律
(1)165+126=126+()
(2)(316+73)+127=316+(+)
你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有类似的运算规律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一些运算律。
二、探究新知
(一)大胆猜测。
猜一猜乘法有哪些运算规律?
(二)探索乘法交换律。
1.情景中感知乘法交换律。
出示例题:
参加种树的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启发学生思考:
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主题图中哪些相关信息?
指定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然后指定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
4×
25=100(人)25×
4=100(人)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有何异同。
启发思考:
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即:
25=25×
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
板